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席子德语,母语环境学习英语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席子德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席子德语的知识,包括母语环境学习英语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昨天和朋友就学习英语这件事争论了半天,朋友是英语专业出身,自然对英语学习表示推崇,他还特意提出某些机构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母语式学习方法”,并说“采用母语环境下自然习得的方法,让孩子真正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这是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我表示了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痴人说梦。这根本就是在给这些家长们洗脑,胡解什么叫母语环境。

席子德语,母语环境学习英语

2、要知道什么叫母语?官方解释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那一种语言。多为本民族语言或本国语言。”或者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中,通过比较亲属语言而构拟出来的原始语。即把这种假设的语言模式看成是同一语系多种语言的母语,其他语言都是由它繁衍出来的。”

3、其实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孩子在母体内酝酿的时候,外部的环境对他来说,就已经产生了影响。当他出生后,他所接触的环境,语言氛围将直接给他造成影响。有人讨论过究竟是血缘还是环境是直接造成对婴儿语言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呢,通过了一系列的试验表明,环境占据了主要因素。在这点上,我认为胎教是对孩子起到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

4、相信看过《史记》和《列女传》的都知道我国的胎教第一人叫太任,就是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历史记载:太任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傲语,而且相传太任从不歪着身子睡觉,也不偏斜着坐。切割不正、气味不良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夜里就让乐师朗诵诗歌。这样的胎教法,结果是:生此文王而圣明,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5、《史记》上记载: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6、《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

7、《诗经·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

8、具体的古文就不做翻译了,但是大家可以由此看清楚了太任的做法。那么在语言上,他从在娘胎中听到的就是中文,生出来后,所感知的也是中文,他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所被教导的也是中文,于是,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说出来的是中文。这才是我们能理解的母语环境。也正因此,这样的语言环境造就下的心里记忆就是中文,这是刻在骨子中的,甚至是不需要学习的,他只需要去听,去记,去模仿就够了。就好像我们在解放前,很多人是根本没有上过学的,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甚至当看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都认不出,那么他们就不说话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依然可以生活一辈子,往往越是这种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更深刻。这才是母语环境。试问,哪一个培训机构可以营造出这样一个母语环境呢?

9、要知道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语言是保持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几乎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10、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特定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特定的烙印。另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语言也是不同物种间沟通的桥梁。

11、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掌握某种语言后,虽然也可以学会另一种或几种其他语言或方言,可是原语言或方言的口音很难完全改变,总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原来所说语言的口音。熟悉语言的人往往就能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区分出说话人的家乡所在地及其身份和职业特征。然而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彼此间直接交谈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北京人听不懂广东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2、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往往出现抗拒的心里,这都是正常的。当然我们首先需要承认有一部分人是具有语言学习天赋的,他们可以非常快速地掌握一种乃至多种语言,就好像龚鸿铭先生一样,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对于他的说法很多,但不可不承认的是他的学识。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不但要售票,而且票价要高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梅兰芳的戏票价格为一元二角,而辜鸿铭的讲演票则开价两元,却还很叫座。足见他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他的个人经历为他创造出了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着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3、1867年,也就是他十岁的时候,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将他一起带到了英国。三年后,他被送往了德国学习,然后又回到了英国,由此他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在他20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并可以流利地说出九国的语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不是他从小就有这样的语言环境,而是一直在大清朝地治下的话,他是不是会有这样的能力呢?与他同一时期的,且被他一直推崇的蔡元培先生,虽然也曾留学日本、德国等地,我们相信蔡先生至少应该也会英语和德语,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这方面的论述。这其实就是母语环境造就的。

14、至于说“采用母语环境下自然习得的方法”,这更是无稽之谈了,你的父母说的是汉语,周围的邻居说的是汉语,师生交流的语言是汉语,大街上,小巷中,无一不是汉语交流的环境,这如何采用母语的环境呢?这样近于白痴一样的宣传居然还有人相信,真是令人爆笑不止了。

15、而最令人喷饭的是居然还有人认为这样的白痴口号是属于教学理念领先,其实类似的试验早在公元纪年之前就有人做过,这根本就是拾人牙慧的一种做法,这不禁使我想起,当年曾轰动一时的“国父尚在人间”的案例,两个仅有小学文化的骗子,居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用白痴一样的谎言,聚敛了一大笔财富,受骗的竟然都是高学历的白领、商人、甚至是教授等,可见高学历真的不代表有文化,有知识。而居然还有人为了这样的口号与我哓哓辩论,由此可见一斑。

16、自然,家长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高考有这么一门,要想拿到高分,也自然是需要补充学习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于说孩子们是否真正愿意去学这一门知识,那是没有人去理会的,他们只会用高高在上的论调去强迫孩子们接受,应试教育下,没有喜欢与不喜欢,分数才是一切。

17、快乐学习,那终究只是一场梦而已。

OK,关于席子德语和母语环境学习英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