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席勒美学书简德语版(审美教育书简)

大家好,席勒美学书简德语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审美教育书简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席勒美学书简德语版和审美教育书简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最早把美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肩蒙运动时期的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席勒用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思想,认为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改变近代社会不和谐的状态,能够重塑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人性,并达到精神解放的目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成为全面发展,和谐的人,从而也建立起更高水准的和谐社会.

2、席勒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发端于康德,康德主张的美育思想在更加注重物质需要的今天似乎有更大的意义,假如我们的教育真能按照美育思想来办,比如蔡元培所主张的北大精神(蔡元培学习的就是席勒的思想),那么我们的社会不会如此糟糕。美育能不能救国,这是一回事,但起码在改造社会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席勒美学书简德语版(审美教育书简)

3、席勒还是有创新的地方。他认为政治需要之前应该有美的需要。认为美比政治更加伟大,只有个体达到了完美的自由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的自由和完善。传统的启蒙思想逻辑认为应该先唤醒民众的政治需求,然后革命,建立政治共和国,最后再实现个人的自由。启蒙的结果并没有人想象得那么完美,而是造就了对个体的压抑。所以叔本华、尼采开始呼唤真人的出现,主张张扬个性,人应依靠自己。席勒可以说有先见之明,但在当时德国政治分裂的条件下,他的思想是无法得到赞同的。席勒认为人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感性冲动让人认识质料,后者让人在纷繁中把握统一,也就是形式。但前者让人迷茫与杂多的世界,后者让人的生活渐渐单一,精神枯寂。文学家太感性,容易痛苦,哲学家太理性,但容易丧失生命的活力。两种人都不是幸福的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完美的人。席勒于是提出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也就是感性和理性两种冲动的和谐,在这种状态中,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理想的人。当然他也认识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也认为在混合美中可能感性多点,或者理性多点。

4、席勒不注重质料,偏重于形式,这点继承了康德关于形式方面的论述,不过他没有康德的辩证,没有看到康德论述的美从形式向内容方面的过渡。他认为美是理性和感想的统一,这点可以说启发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思想。李泽厚认为席勒是上承康德,下启马克思的人物,因为他关注个体的人,关注个人的精神自由。哲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个体的人,而不是集体的人,集体的人如果不能保证个体的自由与健康,那么这个民族要么是贫弱的,要么是不能持久的,例如罗马。总感觉中国人是在儒家文明的压抑下痛苦地活着,要么为子女活,要么为某个看似崇高的目的活着,那么个体的现世价值何在?人是活在此岸的世界。

5、有些学者认为席勒的美育思想空想,不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现今,我们重新审视席勒的美育思想,认为对于过去对于席勒的评价是不全面的。

好了,关于席勒美学书简德语版和审美教育书简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