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淮南子的译文,淮南子全篇

要么用词直白、不冒犯问题,要么用词熟悉、现实。高岩负责房间,向工匠询问。工匠说:“你不能这样做,给原木涂漆会划伤它。如果你涂一遍又一遍,现在可以,但以后就不行了。” “不会的,木头干了之后会变得更坚固。如果干了之后再涂漆,它就会变得更轻。如果用坚固的材料,涂得轻一些,现在就不好了,不过以后可以。”工匠无语了,没有言语回答,接到订单后就安排房间了。起初很成功,狗很友善,但后来失败了。这是一个言语直接却无用的人。耳有缺陷,不随心而合实是什么意思?靖国公欲攻城,但宾客太多,不肯听从。景国公对口渴的人说:“我不知道对客人说什么。”齐人来见我时,他说:“我只想说三个字,请做饭吧。”对我来说,”他说。靖王一听,宾客纷纷涌入。他兴奋地再次鞠躬,称他为“大海里的大鱼”,然后“转身离开”。靖国军停了下来说道。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我不会接受死亡作为信任的标志,”宾说。金国军说:“老师大老远来到这里,所以叫我来的!”丙先生说:“海里有大鱼,你用网是拦不住的,但你可以。” “钓鱼不能钓到它们。我做不到,”他说。若荡失水,则众蚁皆得志。如今夫和,王渊也和。如果失了节操,薛能独活吗?靖国君说道: “很好。”“阻止无城的薛。”这是真的,因为他们失去了听觉,不随心而行。用“薛”。这一行动与“大海里的大鱼”相差甚远。

淮南子的译文,淮南子全篇

所以,有时看似遥远实则很近,有时看似近而遥远,有时光听方案就感觉很远,有时却无法沟通却感觉很近。计划行不通。我该如何理解呢?三国攻齐,围困平卢。国子向尼子报告说:“三国之地与我无关。如果你超越邻国,围攻平卢,好处就不会贪了。但是,如果你想与我同名的话。” ,请走吧,”他说。齐侯”牛子觉得这是好事。支架一出来,五五子就进来了。牛子用括号告诉五五子。 Gokarasu:“这不是我听到的。” Ushiko:“国家危险且不安全,结有困难,但无法解决。什么是智慧?” Ushiko 说。 ”此话无害,却以郭子之计,挡住了三国军队,平卢之地就保住了。从此以后,锅子渐渐少了,五子也日渐精进。因此,谋划解决困难,谋国存亡,这就是郭子的智慧。关心无害的儿子,不会产生谋略,其谋划也不利于国家,但心顺于君王,就会产生正义的行动。如今,人们想用帽子来装饰自己的头,并在地面上行走。对于人类来说,皇冠和鞋子不能让我们御寒,不能挡风,不能挡风。但拥有王冠、冠冕、鞋子的人,才是靠自己的人。福库的罪犯打败了纳普拉,但延吉的功绩并不大,但据说是高贵的,延吉先赏赐了他,后来库的罪犯才得以幸存。因此,义人必受到世人的奖赏。与其说对一百件事,不如选择趋势、谨慎行事。

明主不求利,忠臣不求利。我该如何理解呢?途中,穆波攻击鼓,但无法下车。给文伦的反馈是:“太鼓小气,文伦知道。不要阻止吴大夫,你会得到鼓。”穆伯夫回答道。左右人道:“只要不折戟,不伤卒,用鼓就可以得来。你是在请使者吗?”穆伯说道。“文伦是一个人”,但他并不谄媚,也不仁慈。如果使者知道伦的行为,我不会赏赐他。嗯?如果你奖励他,就奖励这个傻瓜吧。如果谄媚得逞,晋国武士就会仁慈地说:“攻城者,欲乘广域之利,即使得了鼓,又有何用?”得地而不盗地,则见其根,知其终。

【翻译】

平和安宁是人性,仪容和纪律是做事原则。如果你了解人性,你的修行就不会不一致,如果你了解事物的原理,你的行为就不会混乱。从边缘开始,无穷无尽地扩展,绕着八极旋转,回到中心,这就是“心”。看事物的根源,可以预测未来;看方向,可以预测事物的结局;抓住要点,可以应对很多事情;把握全局,可以应对很多事情。管理细节。这些技能被称为“技能”。我称之为。当你冥想时,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当你行动时,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当你做某事时,你知道你遵循的原则,当你行动时,你知道你从哪里来。你可以看到。称为“道”。 “道”放在前面也不会躺下,放在后面也不会升起,放在狭小的地方也不会受到阻碍,无拘无束地传遍天下。差距。所以,让别人称赞自己、恭维自己,是“心”的本事;让别人鄙视自己、诽谤自己,则是“心”的罪过。话从嘴里说出来,别人无法阻止你,但行动发生在你身上,远方的人也无法阻止你。事成难而败易,名誉难立而易毁。蚂蚁洞的渗水导致数千英里的堤坝崩塌,烟囱裂缝冒出的烟雾和大火烧毁了100 英尺高的建筑物。《淮南子》曰:“战战兢兢,战战兢兢,日日谨慎,大山不绊倒,小丘常绊倒。”因此,有轻视小事,有忽视小害的倾向。这导致了下一件事。发生了一场大灾难,我后来后悔了。灾后忧虑,犹如病重后求良医,现在连扁鹊、于佗这样的名医都无法治愈病人的病,我做不到。我们是不幸的根源,也是幸福的根源。这些福祸同门,利害相近,非圣人难辨其奥妙。一般来说,人们做一件事时,首先会绞尽脑汁地思考、思考,然后根据这些结论制定计划和策略,付诸实施后,有人受益,有人受害。这就是智者与愚者的区别。然而,即使聪明人自以为明白了生存的要诀、祸福的根源,办公室工作导致危险的事例却数不胜数。如果每个人都能提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可行的,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不通的路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你会看到,慧思是祸福之根本,行是利害之要。百事可乐的所有变化和国内的动荡,都必须以正确的思想和行动来完成。所以要小心这一点。

天下有三危:无德而多荣宠者,此为第一危;无才而位贵者,其二危,为大业。工资,这是第二个危险。第三个危险。因此,有时事物会削弱它,但结果会补偿它,有时事物会补偿它,但结果会削弱它。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从前,楚庄王在和英之间的璧地区打败了晋国,庄王凯旋而归,想要赏赐孙叔敖,但孙叔敖不肯。接受。后来,孙硕发脾气快要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死了,楚王一定会赏赐我的,他不给我肥沃的土地,只给我沙砾之地。”那里。有一个地方叫团丘。那里土地贫瘠,所以地名也难听。当地的京越人相信鬼,他信神,迷信,所以不喜欢任何人。 ’敖死后,楚庄王果然物产丰富,将领地赐给了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不肯,要求将团丘的土地赐给他。按照楚国的法律,功臣的爵位传到第二代就必须撤销,而只有孙硕一家幸存,这也算是所谓的损失,结果却是增益。确实如此。那么,虽然弥补了它,但最终却减损了它,这意味着什么呢?从前,晋厉公南征楚、东征齐、西征秦、北征燕,其军队遍布天下,四面楚歌,没有任何阻碍和挫折。于是厉公在嘉陵会见诸侯,就变得骄奢淫逸,残暴百姓。国内无大臣帮助或谏言,外国诸侯也无援助。同时,他又杀了忠臣,与小人亲近。加入诸侯的第二年,李公在途经心爱的姜离氏领地时,被阮叔和颜中兴绑架囚禁,而此时诸侯中没有一个人来救他。由于没有民众同情他,他被监禁并于三个月后去世。百战百胜,镇压每一次进攻,就能扩大领土,提升威望,这是天下人都想拥有的福气。然而,金立功却因为这些事情失去了生命和国家。他们说它弥补了这一点,但结果却破坏了这一点。孙硕吩咐儿子为诺丘的田地谋取报酬。诺丘的土地贫瘠,所以可以世代相传。晋厉公想联合嘉陵诸侯,统治天下。然而,他却死在了健庆家族的领地上。

大多数人只知道优势是优势,劣势是劣势,但只有智者才明白,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正如一棵结两次果子的树必定会伤根,一个亵渎坟墓的人必定会陷入困境,贪图大利的贪婪就会带来大祸害。张武试图策动智伯夺取韩魏两国的土地,智伯被俘于晋阳城,申叔石劝说楚庄王封陈后裔,楚庄王一统天下。当孔子读到卦象《淮南鸿烈》、卦象《尧戒》、卦象《易》时,他叹息道:“懂得利害关系的人一定是王中之王。嗯?”事情有时会发生,我想受益。它,有时我想伤害它,但这只对它有利。我们不能忽视祸福之因,利害相反!羊祜引起鲁国的混乱。鲁王命人关闭城门,搜寻羊祜。他宣布,抓获羊祜者重重赏金,放羊祜逃走者处以罚款。受到惩罚。追兵围住了羊祜,羊祜无奈举刀准备自杀,守门人劝阻道:“天下之大,逃不掉,何必自杀?”自杀?我带你出城吧。”颜虎如此说道。傅得以突破重围。严复身后追兵,挥刀就杀。守门人趁着混乱,把羊祜放出了城门。出城后,羊祜回来,擒住守门人,用枪刺他,枪刺穿了他的衣袖,刺伤了他的腋下。这时,看门人说道:“我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我冒着被处决的危险救你,你却刺伤了我,我遇到这种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他抱怨道。羊祜逃出城后大怒,询问他是从哪个城门逃走的,并派官员逮捕了他认为是守门人的人。鲁王应该重罚受伤的守门人,因为他是阻止羊祜的人,但也应该重罚未受伤的守门人,因为他可能是故意让羊祜逃走的。我决定了。受赏金受伤的守门人中,就包括放羊虎逃走的人,可以说,伤害他,其实对他有利。何谓欲利而害人呢? 楚恭王与晋军战于鄢陵。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贡亲王受伤,战斗不得不取消。楚军中的司马子口渴了,就去找东西喝。这时,侍从阳谷给子凡倒了一杯酒。智焕喜欢喝酒,看到酒就很高兴。季凡接过杨谷递来的酒继续喝,但很快就醉得躺在帐篷里。恭王准备再次与金军开战,于是派人给季番打电话,季番却谎称没有叫他,因为他伤心欲绝。之后,京亲王亲自乘车去迎接,但一进帐篷,就闻到了一股酒气。这时,恭王勃然大怒,说道:“今日激战,我亲自上阵求胜,受了重伤,现在想用司马子凡,但他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他说道。 “他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没有了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没有了对将士的同情,我就无法再与金军作战了。”于是他下令部队撤退,当众谋杀了自己迟到的儿子。战争。杨谷这个下人给他喝酒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想伤害子凡,而是因为他爱子凡,想让他开心,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伤害了子凡。这意味着试图使某人受益,但实际上造成了伤害。中暑的人应该吃饭,中暑的人应该喝冷水,这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医生认为这会使症状恶化。愚人热衷于赏心悦目,但有方向感的聪明人则远离它。

所以,智者先遭遇逆境而后顺利,平民先得其所而后陷入困境。

建立功绩是每个部长追求的目标,而因犯罪而受到惩罚是每个部长都想避免的结果。但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你有功德,人们怀疑你,但你有罪,人们却信任你。为什么这个?因为,人为了追求名誉,可以忽略友情,但犯了罪的人,却不敢失去仁慈。那么,就会出现上述现象。魏国将军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被中山人俘虏,关押在城里。中山人把儿子绑起来挂在城墙上,以示他们幸福的日子。雷彦读完后说道:“为了君臣之谊,我必须忠于君王,履行臣子的职责。我不能为了儿子而犯奸淫。” 。他麾下的军队对这座城市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中山市的人给儿子煮了饭,还派人给岳阳熬了一锅肉汤和儿子的头。热言拍着他的头,惊呼道:“这是我的儿子!”说完,他向使者跪下,喝了一杯肉汤。使者回来报告说:“乐羊是一个愿意舍生取义的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对付他。”于是中山投降了魏国,我只好这么做了。在这场战争中,乐阳为魏侯开辟了大片土地,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从那时起,卫侯开始对乐羊日益不信任。这意味着虽然你有优点,但你会招致别人的怀疑。那么,即使自己犯了罪,还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意味着什么呢?孟孙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带回给部下秦西霸煮。母鹿跟着秦西巴哭个不停,秦西巴不忍心伤害小鹿,就把小鹿放了出来,还给了母鹿。孟孙回到家,问小鹿在哪里,秦西巴只好回答:“这只小鹿的妈妈在我身后一直哭,因为她实在受不了了,我就放手了。”孟孙勃然大怒,愤怒地将秦西马赶走。一年后,孟孙请秦西巴回来当儿子的老师。孟孙身边的人问:“秦西霸得罪了你,你现在为什么要以他为你儿子的老师?”孟孙回答说:“别说是人了,连小鹿都伤了,我不能。”也受得了。”这意味着即使你犯罪了,别人也会信任你。所以,进退必须慎重,不慎取舍,才导致公孙鞅在秦国被定罪,而无法投奔魏国,就是这个原因。杨公孙的贡献不能说小,但正是因为他的不义,才让我们因为没有立足点而无法前进。

它还可以表现为试图拿走别人拥有的东西,但对方却把它拿走,或者先给予别人,然后拿走对方拥有的东西。智伯向韦玄子要土地,韦玄子不给他。这时,任登说道: ”智伯现在实力强大,势力遍布天下,他想要土地,如果不给他,就等于先给其他皇子带来灾难。然后他说:“如果叔叔一直问”冷登道:“我们卫家应该先向他要土地。“如果其他诸侯来要土地,诸侯们就得洗耳恭听,但肯定会有。”卫玄子听了任登的话,把一部分土地分给了智伯。尝到甜头后,子博请求韩康子给他一些土地,但韩康子不敢给他任何土地,这引起了诸侯们的恐慌。后来,智伯向赵湘子要土地,赵湘子拒绝了。于是智伯派韩、魏攻打赵襄子,将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城。然而此时,赵、韩、魏三大家族暗中沟通、密谋、行动,旨在击败晋阳的智伯军,占领智伯,将智伯统治的晋国分成三部分。 塔.这是我想从别人那里夺走的东西,但别人却从我身上夺走了。那么什么是先给予别人,然后再索取别人呢?晋献公想借虞国之力征服虢国,于是向虞国王献上荆棘玉和良马。豫王看到这些珍宝和名马,有些感动,想借给晋襄公。这时,孔志奇劝道:“不可能!我们国家和郭的关系就像轮子和辅树的关系。辅树靠近轮子的外侧,轮子依赖于轮子。”轮子。”做到了。是辅助木材。请保护。余、郭现在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局面。如果借路给晋国,虢国一朝就会灭亡,我们的豫国也会灭亡。 ” 豫王不理乔玄音,出谋划策,让晋军。荀僖率军灭虢。随后,部队在回师途中攻占了豫州。这就是先给予别人,然后从别人那里接受。

圣王对天下人民的施舍,不是期望人民得到回报,也不是祭祀天地日月山河大地的仪式。祖先期望得到人民的回报。来自鬼神的祝福。当山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云雨自然会出现,河流达到一定的深度时,自然会出现龙,当君子的修行达到一定的道德水平时,必然会出现福祉和吉祥。将是他的。暗中行善的人必定会受到大众的赏赐,暗中赚取利益的人必定会获得显赫的名声。远古时代,沟渠堤坝被毁,洪水给人们带来灾难,夏禹开龙门,开垦义渠,抑制洪水,整治土地,让人们在陆地上安居乐业,我做到了。由于民不亲疏,五伦不顺,齐教民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的尊卑等级和相关礼仪。受过教育。田地贫瘠,百姓缺衣少食,后稷就教百姓开荒、改良土壤、播种粮食,以保证家人的温饱。所以,这三位国王的后裔之所以都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们积累了恶习。周王室虽然衰落,礼仪被废弃,但孔子以三代的道德教化世人,孔子家族不断后继有人,所以。秦始皇赵(嬴)用暴力吞并天下,但很快就被灭亡了。

侵占韩、魏、赵三家土地但最终反被消灭,商鞅实行苛政而遭肢解,李斯谋害忠良而遭车裂。夏、商、周三代君王施行道德而称王天下,齐桓公帮助弱国生存下去而成为霸主。种黍的不会收获稷,埋下怨恨的不会得到恩德的报答。从前宋国有一户好行善的人家,世代坚持不懈行善做好事。有一年,家里养的一头黑母牛产下一只纯白的牛犊,于是家里人就将这件怪事去请教术数先生。术数先生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用这纯白牛犊去祭祀鬼神吧。”又过了一年,这家的父亲无缘无故眼睛失明了。以后这母牛又产下一头纯白牛犊,于是父亲又让儿子去请教术数先生。儿子问道:“先前听了术数先生的话,父亲您的眼睛失明了,现在还去问他为什么?”父亲说了:“圣人的话常常是先好像不对,但以后会应验吻合的,而且这件事还没完,你就去试着问问吧!”儿子又去问术数先生这怪事。术数先生回答说:“这也同样是吉祥的征兆,还是用这纯白牛犊去祭祀鬼神吧!”儿子回家后将术数先生的话如实报告了父亲,父亲说:“那就按照先生的话去做吧!”又过一年,儿子的眼睛也无缘无故地失明了。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包围了这户人家所居住的城邑。这时候,城里能充饥的东西都吃光了,人们只能交换孩子吃,并将枯骨劈开当柴烧。壮年人也全都战死,这样老人、病人、儿童上城楼防守,顽强抵御,使楚军迟迟攻克不下。这时楚王大怒,在城被攻破之后,将凡上城楼防守的人全部杀死。唯独这户人家因父子均失明而没上城楼防守,得以保全性命。当楚军撤走以后,父子两人的眼睛又复明了。这正是祸福互相转化互相促成,其中的变化难以明了。 在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一次他家养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邻居家的人都为此事来安慰他。他说:“这事难道就不能变成好事吗?”过了一段时间,跑走的马领着一群马回来了。邻居家的人又都来贺庆。他说:“这事难道就不可能变为坏事吗?”果然,因家有不少胡人养得好马,他儿子骑马玩时将大腿骨给摔断了。这样邻居又来安慰他。他又说:“怎么知道这事不会变成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参战,结果边塞附近的居民死去十分之九,唯独这户人家因儿子跛脚,父子性命都保住了。所以说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有时辞语顺当却不切合实事,有时言辞难听不合心意但却切合实际。宋国人高陽魋准备建造房子,他采伐了木材等建房材料后去征求匠人的意见。匠人对他说:“现在还不能开工,因为木料还没干透;在湿木头上涂上泥浆,时间一长,这木头会变形。用湿木料承受重泥,即使现在造好房子,往后房子一定会倒塌。”高陽魋听了后说:“不对。木料干了就更坚硬,泥浆干了就变轻。用坚硬的木料承受变轻了的泥浆,眼前虽然不好,往后就一定坚固。”匠人听了后一时也没有话说,便只好按照吩咐造房子。没多久,房子落成,显得非常高大结实,十分壮观。但不久这房子果然倒塌。这就是所谓的辞语顺当但却不切合实事。那么,什么叫辞语难听不合心意却切合实际呢?靖郭君打算在他的封地薛修筑城墙,他手下的宾客、门人都纷纷劝阻,靖郭君不听。靖郭君对传达官说:“不要替来访的客人传话通报了。”这时有位齐国人要求会见靖郭君,说:“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我情愿受烹刑。”靖郭君听到后表示愿意接见这位齐国人。那齐国人快步走到靖郭君跟前,拜了二次,然后起身说:“海大鱼。”说完就转身往外走。靖郭君连忙喊着那齐人:“我想听听你的高见。”那齐国人煞有介事地说道:“我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靖郭君说:“先生你不顾路途遥远来到我这里,有意见但说无妨,我很想听听。”那齐国人就说:“大海里的大鱼,渔网都捕捉不到它,钓钩更钓不到它。但是它一旦跃出水面落在岸边,那蝼蛄和蚂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咬食它。如今,齐国就是你的大海,若是失去了齐国,这薛地还能独自存在吗?”靖郭君听了后一下子醒悟,说:“先生你讲得真好。”于是靖郭君马上取消了在薛地筑城的计划。这就是辞语难听且不合人心的却切合实际。用硬邦邦“不要在薛地筑城”的话来劝止靖郭君薛地筑城的计划,对于劝说的实际效果来说,还不如用“海大鱼”三个字来得管用。 所以事情有时候是,疏远它反而亲近它,接近它反而疏远它;还有些事情是,说的话被采纳,而且计谋恰当,但自身却反而被疏远;说的话不被接受,而且计谋行不通,但自身却反而被亲近。怎么说明这点呢?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包围了齐国的平陆这地方。括子向牛子报告:“魏、韩、赵三国和我们齐国不接壤,他们越过邻国包围平陆,没有什么实际可以贪图的利益。他们这样做只是想从我们齐国获取某种名声而已,既然这样,就叫齐侯前去和他们讲和算了。”牛子听了后认为这是好主意。括子走后,无害子随即进来。牛子就将括子的话告诉给无害子听。无害子只是说:“这跟我所听说的不一样。”牛子见无害子不说出具体的意见,就用话来刺激无害子:“国家危害却又无能耐安定它,祸患缠身又无办法解脱,还尊重谋士干什么?”这下无害子才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听说过有以割让土地来使国家安定的,我也听说过以牺牲生命、毁掉家园来保存国家的,但我就是没有听说过让自己的君主去求和受辱来保住疆土的。”牛子当然不会听从无害子这种议论的,而采用了括子的计谋,使三国军队顺利撤走,平陆也就安全保住了。可是,从那天起,括子一天天被齐侯疏远,而无害子却日益被齐侯看重得以晋升。所以,用谋虑来解除祸患,祸患也就被解除,用谋略来挽救国家,国家也就得以保存,这括子的智谋就是这样管用而实际,但却受到疏远;而无害子的想法根本不合乎策略,对国家也无实际好处,可是他就是掌握君主的心意,顺着君主的心意,从行为上看有忠义的表现,所以日益受到齐侯的看重。这就好像人用帽冠做头饰、穿鞋子便于行一样,这帽冠和鞋子对人来说,天寒不能保温、刮风不能挡风、烈日下不能遮陽,但人们还是戴帽穿鞋,这是因为人的头脚需要帽鞋作依托。咎犯在城濮打了胜仗,而雍季却无半点功劳,但到论功行赏时,雍季首先得到赏赐,而咎犯只得到安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雍季说的话中有它可贵之处。“义”,正是天下所赏识、珍贵的东西,所以说句句话管用,不如瞅准势头,摸透人的心意然后谨慎行事。 有时候没有功劳却先得到荐举,有时候有功劳却后得到赏赐。怎么说明这点呢?以前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还有一事例,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包围了晋陽城,并挖开晋水灌淹晋陽城,导致城中的军民爬上树来避水,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赵襄子找张孟谈商量:“晋陽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缺乏,官兵们也缺医少药,你看如何是好?”张孟谈说:“国家面临危亡而不能保全它,那真的是算白养了我们这批谋士了。现在让我偷偷试着涉水出城,去会会魏、韩二家君王,是否有可能搞个协议共同对付智伯。”于是张孟谈暗中出城会见魏、韩两君王,劝说道:“人们常说:唇亡齿寒。今天智伯胁迫你们两家来攻伐我们赵家,眼看赵家保不住。可是按智伯的个性,赵家一灭亡,他就非得挨个地来收拾你们两家。所以现在假若我们不共同想法对付智伯的话,灾难也就很快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了。”韩、魏两家君王说:“智伯这个人,暴戾骄横而少恩寡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谈马上说:“话从二位君王口中出,进是进入到我的耳中,谁还会知道?再说,处境一样、情况相同、利益一致的人应该互相成全、生死与共。请二君王仔细考虑吧!”于是韩、魏二君王与张孟谈谋划商定举事日期,并约定其他事项。张孟谈随即潜回城里向赵襄子回报。到了约定的日期,趁着黑暗,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堤防的官兵,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的军营,智伯军队一片慌乱,连忙堵水。这时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军队从正面出击,将智伯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智伯也被杀死,又将智伯的封地一分为三,从此晋国也就分为韩、魏、赵三国。等到胜利凯旋归来,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陽之所以能保住,全仗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赫获首赏,这是什么缘故?”赵襄子回答:“当晋陽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多大臣很少不对我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唯有高赫仍然不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战胜敌人,挽救国家,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来得高贵。所以《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 有时候有罪过却得到嘉奖,有时候有功绩却引来责罚。西门豹治理邺县时,粮仓里没有积蓄的粮食,钱库里没有储备的钱币,兵库里没有兵械存放,官府里没有总计收入的账簿。这样就有人多次在文侯面前议论过西门豹的这些过失。于是魏文侯就亲临邺县检查工作,看到的现象果然和人们议论的相一致。魏文侯于是召见西门豹说:“翟璜推荐你来治理邺县,你却将这里治理得如此混乱。你能说清这些事的原由也就算了,否则就要严加追究。”西门豹解释说:“我听说实行王道的君王使人民富足;实施霸道的君王使士富足;只有亡国之君才使各种府库充足。如今你魏文侯是要实施王霸之道,所以为臣就将粮食、兵器、钱财都积贮在民间。你如果不信的话,让我登上城楼击鼓,这时铠甲兵器和粮食就会马上齐备。”于是西门豹登上城楼开始击鼓,第一阵鼓声结束,只见百姓纷纷披挂铠甲,带着弓箭,手持兵器从家里出来;第二阵鼓声结束,只见又有许多百姓背着或用车装着粮食纷纷来到。看到这些后,魏文侯说:“行了,行了。”西门豹说:“我和百姓守约讲信用,这可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有一次欺骗他们,以后就别再想调动他们。燕国曾经侵犯我国,占据我国八座城市;现在让我指挥军民向北攻打燕国,收复失地。”于是西门豹率兵攻打燕国,收复了失地后返回邺城。这就是有罪过反而得到嘉奖的事例。还有,解扁担任为东部边境官员,有一次年终上报账目,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三倍,主管财政的官员提请上级嘉奖解扁。而魏文侯却质疑说:“我的国土没有增扩,人口也没增多,为何解扁的地方财政却增加三倍?”主管官员解释说:“解扁在当地下令百姓冬天砍伐树木积存起来,到来年春天再从河道运出去卖掉,所以这样积聚了不少钱财。”魏文侯听了说:“百姓春天努力耕种,夏天勉力耘耕锄草,秋天又忙着收割敛藏,只有冬天才有空闲,现在要他们冬天伐木积贮树木,又驾车运到河边,这样一来,百姓哪有时间休生养息。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就是收入增加三倍,这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有功绩却反而引招责备的事例。 贤明的君主不苟且获得,忠诚的臣子不苟且得利。怎么说明这点呢?中行穆伯进攻鼓地,一时攻不下。这时 闻伦说:“鼓地方上的啬夫,我认识他。我有办法不劳顿我们的军队就能把鼓这个地方弄到手。”穆伯没有理会 闻伦说的话。穆伯身边的人就说了:“按 闻伦说来我们可以不断一戟、不伤一卒就可以将鼓地拿到手,你为什么不派 闻伦去做这件事呢?”穆伯说:“ 闻伦是个奸邪不仁的小人。如果派他去完全这件任务,夺得鼓地,到时我能不奖赏他吗?如果奖赏他,也就等于是奖赏奸邪不仁小人,让这种奸邪小人得志,也就会使整个晋国的人都会舍弃仁义而追求奸佞。这样即使得了鼓地,又有什么用呢?”攻夺城池,本想是扩展领土,但有时本可轻易获得的土地却不去获得,这是因为这样的人已看清了事物的本源而推知它发展的后果了。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