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一忘皆空德语(用自己克服一个时代)

大家好,关于一忘皆空德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用自己克服一个时代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中国佛教俱舍宗的宗旨《俱舍论》中讲:

一忘皆空德语(用自己克服一个时代)

“壮士一疾弹指顷(打个响指),六十五刹那。”

《大唐西域记》里载:“百二十刹那为一呾[dá]刹那。”

“一呾刹那”是1.6秒,“一刹那”便是1.6除以120了,辣么短。

[“刹那”、“呾刹那”都是古印度梵语中的时间单位。]

那么,在“一刹那”里能做什么呢?

我们脑子里的念头不仅多而且连绵不绝,好似流水,

精确些说,像电子显微镜下的水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过,根本停不下来。

这倒也罢了,更令人困惑的是,一个念头过去了,紧接着的另一个念头是怎么来的?

不知道,有点烦,断不了,除不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bōrě,根本智慧]波罗蜜多[到达彼岸之上]时,照见五蕴[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由拍案叫绝,这个“照”字用得太妙了!

如在黑暗中,“啪”得一下将灯盏打开,用灯光把所有那些滚滚而来、滔滔而去的念头照亮,

先观照就好了: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心经》全称《摩诃[móhē,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从古印度的梵文译过来的。

仅从其中一个“照”字,便可窥见译者佛学造诣的精深,和对梵、汉语言的兼通。

所以,后世的梁启超评价译者乃“千古第一人”,

周国平告诫人们“忘记他是可耻”的,也就少了许多崇拜的突兀感。

那位译者,就是大唐慈恩寺寺主——玄奘法师。

明代的吴承恩在以玄奘为原型的志怪小说《西游记》中,将他的身世写得凄婉曲折,很是家喻户晓。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奘的身世并没有那样传奇。

他俗名“陈袆[huī]”,出身官宦世家,

但10岁时父母不幸双双病故,于是追随二哥赴东都洛阳净土寺学佛。

在古代,并不是谁想出家便能出家的,

道理很简单,那时人口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如果人人可以随便出家接受供养,

那么谁纳赋税?谁服徭役?谁去打仗呢?

玄奘13岁那年,隋炀帝派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剃度僧人,名额仅十四个,要考试录取。

当时有上百人去考试,而玄奘因为年龄太小,被拒考场之外。

但他“立于公门之侧”,就是不走。

郑善果见这相貌漂亮的小孩儿很执拗,便问他:

意欲远绍(继承)如来,近光(发扬光大)遗法。

郑善果听后又惊又喜,直接就把十四个珍贵名额中的一个给了年仅13岁的玄奘。

众人不解也不服,郑善果解释道:

诵业亦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意思是说:背诵佛经容易,得有佛家风骨的人才难。剃度这个孩子,将来必成佛门之伟大人物。

玄奘剃度后不久,正赶上隋末唐初的天下大乱,

所谓“白骨交衢,烟火断绝”的末世之境。

在这样的乱世中,玄奘却没有苟安于密林古刹的木鱼清磬之中,而是四方游历遍访名师。

他从洛阳到长安,从长安到成都,从成都到荆州,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北),到赵州(今河北赵县),

先后师从慧景、慧严、宝暹、首基、慧休、道深、道岳等高僧大德。

最后止步于长安大觉寺,被法常、僧辩两位大师赞誉为“释门千里之驹”!

年仅26岁,他就凭借对佛法极高的悟性和超常的记忆力,

学透了诸如佛教成实宗的《成实论》,俱舍宗的《俱舍论》《阿毗昙心论》,法相宗的《摄大乘论》等诸多高难度佛学经论,

以世俗的眼光看,玄奘具有泰斗级学者穷理、求真的潜质。

从佛门的角度观,玄奘有一颗随时随地,勤奋努力求证的恒心,极为“精进”。

在拜谒众师,博采群论之后,玄奘发现:

由于山川阻隔,当时传入汉地的佛经很多并不是从古印度的“梵文”直接翻译过来的,

而是从当时中亚和西域很多小语种间接译出。

好比今天一本英文书,先翻译为法文,再从法文译为德语、然后阿拉伯语,......,再蒙语,再汉语。

这样显然会造成部分原意的丧失,进而导致以这些佛经为理论基础的大师们的见解出现偏差,甚至矛盾。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梵文原本直接翻译为汉语。

与此同时,玄奘在长安结识了一位前来大唐传法的印度高僧,

从他口中得知,在遥远的印度有一所大乘佛教顶级学府——那烂陀寺,

那里的主持戒贤法师精通所有佛经,

包括那部相传由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口授,反应人类极其精深智慧的佛典——《瑜伽师地论》。

对,到西方去,到西方去,去那烂陀寺求“真经”!

凭直觉,那一刻,玄奘知道了他的人生有一个使命,他将用自己克服一个时代。

我们知道,《西游记》里,唐太宗李世民称玄奘为“御弟”,不仅洒泪送他,还赠“通关文牒”。

现实中,唐朝尚新,与吐蕃、突厥仍在交兵,全国正推行“禁边令”,国民未经许可出国,死罪!

玄奘多次上表申请出国,都被断然拒绝。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长安爆发饥荒,朝廷无奈,允许灾民自由行走,各谋生路。

玄奘于是“冒越宪章”,藏身饥民之中,迈出了西行求法的第一步。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选择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是绝对的,无可比较。

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讲伐魏,明知会败,但他没有可选择;

日本明治维新第一功臣西乡隆盛,学生要兵谏朝廷,他明知会死,但还是带头做了最后的武士,也是没有可选择;

莽荡戈壁绝孤烟,冰封雪岭灭千踪。

此去十万八千里,九死一生一人耳。

所以,鲁迅先生把玄奘这种“舍身求法”的人誉为“民族的脊梁”,也必是心临其境而发的肺腑之言吧。

这一路玄奘昼伏夜出,横穿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关,过边塞五烽......

悠悠天地,踽踽独行,艰苦卓绝之至,已是难以想象了。

然而,当他走到“流沙河”时,却不知这里险些成为他的“死地”。

没错,“流沙河”里没有巨浪滔天的河水,也没有叱咤怪叫的沙悟净,

而是真正的“流沙之河”——绵延八百里的莫贺延碛沙漠。

据唐高僧慧立和彦悰所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

“时行百余里,失道,......,下水欲饮,袋重,失手覆之。”

玄奘走了八分之一的路程就迷路了,

而当他从自己的老马身上取下水袋准备饮水时,却失手将水全洒了。

玄奘当时本想折返回去,补给后再行,但他突然自问:

“我之前曾发愿,若到不了印度,绝不东归一步,我这是在干嘛?”

宁可就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旋即西行,口诵《心经》,再不回头。

(当时玄奘口诵的《心经》,是他在四川游学时救助的一个病人传授给他的,并不是后来他亲译的版本。)

然而,之后的五天四夜,玄奘滴水未进,直至昏卧沙中,气若游丝,即将殒命。

就在第五夜的晚上,他在昏迷中突然感到一阵凉风袭来,如沐寒水,精神一振。

身边奄奄一息的老马也豁然站起,驮起他奔向远方,

翻越重重沙丘,豁然间青草数里,一潭清水宛如明镜......

玄奘继续西行,他穿新疆,翻葱岭(帕米尔高原),冲铁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

再折东南,越伊拉克斯奇山(今阿富汗境内),度黑岭(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南部),入古印度......

从他28岁踏出长安金光门到32岁抵达那烂陀寺,

整整四年,经百国,历千难,行十万里,不惮艰险,无所屈挠,

虽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不过如此。

而他一路发奋求教,光大遗法,使沿途名王叩首,高僧摩肩,也仅一人而已。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

在那烂陀寺,当时已106岁高龄的住持戒贤法师,得知玄奘万里求法,甚为感动,

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专为玄奘开讲共十六万颂的《瑜伽师地论》,一讲,十五个月。

不仅《瑜伽师地论》,在那烂陀寺留学的五年里,玄奘还学习了大量在汉地闻所未闻的经论,

而随着学术声望日隆,各种宗教派别的挑战者也接踵而至。

比如,有一个顺世外道的高手就拿着四十条辩论意见,跑到那烂陀寺要与玄奘辩经。

而且开出了令人咋舌的辩论条件:

“若有能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

就是拿命和玄奘赌,玄奘仔细研究了他的每一条论点,积极应战,

几个回合下来,顺世外道便认输了,起身就要自尽。

玄奘哪里会要他性命,外道感激不尽,心甘情愿做了玄奘的奴仆。

就这样,玄奘在印度的名声越来越大。

公元641年,当年印度最有实力的两位王——戒日王和鸠摩罗王为玄奘召开了一次极为隆重的无遮大会,

邀请了当时印度其它十八位王,和近万大、小乘僧侣、婆罗门和外道来一起听玄奘讲大乘佛法。

玄奘讲完后,连续十八天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年仅42岁,玄奘的佛学造诣已登峰造极,他的声望也如日中天。

然而,就在此时,玄奘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选择:

回大唐去!回大唐去!回我大唐去!

西楚霸王项羽当年率军攻下秦都咸阳,便立刻想回家,他放言: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玄奘不是项羽,他不要“衣锦还乡”,他西天取经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惠利苍生”。

所以,当他在时隔十七年后再度步入长安,唐太宗特命宰相房玄龄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以至长安万人空巷争睹师容之际,

却“独守馆宇,坐镇清闲”,如月一样安详,如海一样平静。

他只请求唐太宗让他去嵩山少林寺翻译带回的佛经,但唐太宗却说:

“何必去深山密林翻译佛经呢?不如在我给母后建的弘福寺里译吧。”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玄奘几乎没有自由身,只能在皇家指定的弘福寺或者慈恩寺翻译佛经,

一代高僧,却不能四方弘法,奈何?

公元657年,58岁的玄奘再次上表请求去少林寺译经,又一次被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严辞拒绝了,

“勿复陈请”,这是终极的答复。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大唐盛世已归尘土,帝王将相飘零风中,

而由玄奘与他带领的学者们共同翻译的总计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高难度佛经,时至今日仍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公元664年,在徒弟们的恳请下,玄奘拿起笔开始翻译《大宝积经》,但写了几句就停下了,他说:

“此经与《大般若经》一样浩大,我自量气力不足,死期将至。”

从此绝笔,虔心礼佛,直至圆寂。

当代人很多都很聪明,但终其一生只是将聪明禀赋中很少的一点发挥出来,了此余岁,湮灭无闻。

无坚卓之志,何谈坚韧之毅力?无坚韧之毅力,何谈事业之成功?

所以,如欲不负天赐才华,只需发愿立志,排除干扰,选择自己乐于承担的、性情所近的事情来做,可谓尽性矣。

玄奘的大宏愿是“惠利苍生”,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人生使命,

所以他一生行迹,他的选择,他的精进,他的平静,他的忍辱,

以及其间彰显出的巨大人格魅力都源于这种愿力,

并以它的文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穿越万物枯荣,百代兴衰,时至今日仍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的力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