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维也纳大学学德语 维也纳小组与科学哲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维也纳大学学德语这个问题,维也纳小组与科学哲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维也纳大学学德语 维也纳小组与科学哲学

本书选题超棒——通过维也纳小组把握20世纪上半叶德语科学哲学的动态。在1930年代,这些思想家们大都由于纳粹的迫害而移民到美国,使英语和德语科学哲学在20世纪下半叶融汇贯通,构成了今日科学哲学的基础。全书节奏控制良好,个人小传、私人轶事、观点交锋与思想解释穿插交织在一起,共同为思索“科学何以可能,科学应当如何”这一条主线服务。主要缺陷是某些重大问题没有提供足够的说明,也没有专门提炼梳理整体思想脉络。不过考虑到这些思想的深度和难度,也很难再去苛求这部生动可爱的群传作品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用作走进那些有趣世界的路标——科学哲学的世界,语言与逻辑的世界,当然,更是人类琢磨自己“为何可以思考、怎样思考、可以思考什么”的悠久传统中一座新的高峰、一处前所未有的美妙花园。

哲学与科学打一开始就纠缠不清。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不再费尽心思揣摩神祗们变幻无常的情绪,转而认为自然的运行有规律可循,并且这些规律可以被人认识。这种新奇的观念支持乃至鼓励人们观察、思考,洞悉这个世界纷繁现象之下隐藏的秘密。正如G.E.R劳埃德在《早期希腊科学》里说的,古希腊人为揭开伊西斯的面纱准备了两双手套:其一是将数学应用于理解自然,其二是经验观察手段的发展。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证明了这两种办法何等重要,又何等模糊——关于科学的思索,几乎从来没有远离它们。

什么是“关于科学的思索”?一般来说,物理学关注物质、力、运动、能量之类的东西,它们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物理学的思索则关注物理学怎样看待、研究、确认物理学的对象,以及物理学与这些对象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把关于物理学的思索整理成为一个比较一致(不会自相矛盾)、连贯(没有忽略某些中间环节)、可靠(好歹实际一点),那么这就有可能构成了一个物理哲学体系。科学哲学大约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哲学比科学“高级”或“根本”,它仅仅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上观察那些了不起的探索者。

对与科学哲学来说,科学家们总是在一定的认知基础、学科传统、符号习惯、文化风俗之内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竟能发现前所未知的东西,这当然挺令人惊奇的——在绝大多数时候,人类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从惯例和已有的知识中得来,充其量再把它们重新组合一下。因此,许多科学家都感到很难解释他们到底是怎样发现“新”知识的。但如果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就会发现任何解释都无法摆脱科学发现的“过程”——观察与思考。

伽利略在很多场合被作为现代自然科学之父介绍给小朋友们,将这个称号授予他主要不是因为某些具体成就,而是他恢复并推进了自然哲学中观察与思考的传统,使之成为新生的自然科学的天赋。望远镜不是伽利略首创,但他把望远镜改造为观星仪器;数学更非伽利略所独享,但他用数学来描述理想实验。除了改进观察的仪器与方式,用数学语言来澄清思考,伽利略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精密“完美”的数学世界和粗糙多变的经验世界可以合而为一。自然科学就在这两条腿的带动下步履不停,一路向前。直到今天,即便经历了许多轮科学变革、哲学争论,不断改进的观察方式和日益复杂的数学体系依然是科学大厦的稳固基石。

结果如你所料,关于“新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科学为什么能发现?”之类问题,最后往往回归到两种回答:一,从对现实世界、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操作中得来;二,在抽象领域、形式系统的思考与演算中发现。用哲学语言整理这些看法,就会得到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工具主义与本质主义等等一系列长期对峙的思想体系。维也纳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在20世纪初期物理学和逻辑学迎来巨大突破的时期,以新的方式讲述这些故事。

本书介绍了包括恩斯特·马赫、玻尔兹曼、希尔伯特、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普、哥德尔、卡尔·波普尔等等一系列20世纪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也许一个简短的书目会有所帮助。如果可以,阅读他们的著作原著当然是最好的,但那显然不适合大部分业余读者:

WilliamDunham/2013/机械工业出版社

此书十分易读,介绍了至关重要的康托尔集合论与连续统假说。

(英)A.J·艾耶尔/2006年3月/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提及】十分清晰简明,适合了解逻辑实证主义。

R.卡尔纳普/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维也纳学派为主的论文集,包含对马赫、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费格尔、克拉夫特等人的评述文章。

[英]A.F.查尔默斯/2018/商务印书馆

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对各家的评述也值得一读。《世界观》讲得太浅了一点,如果感觉这本难懂,可以折回去读《世界观》,把《科学究竟是什么》当作下集。

[美]迈克尔·弗里德曼/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

1928-1929年达沃斯疗养院的故事(本书P175-177),海德格尔、卡尔纳普,以及本书没提到的卡西尔。对业余读者可能不是特别友好。

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Nagel)詹姆士R.纽曼(JamesR.Newman)/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提及】框架完整可靠,你不能指望找到更易懂的对哥德尔论证的说明了。

[美]王浩邢滔滔/2009/浙江大学出版社

此书作者王浩在《精确思考》里出场过一次。原本王浩的《哥德尔》一书才是主角,介绍了哥德尔的生平和主要工作,但此书目前已很难寻得。《逻辑之旅》进一步拓展到哥德尔较少公开的哲学思想上,同样精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