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武汉日记德语?不只是两字之差

大家好,关于武汉日记德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不只是两字之差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主要经历:1955年5月-2020年1月25日(省略)

2020年1月26日至今撰写方方日记,以及处理与日记相关事宜

武汉日记德语?不只是两字之差

用方方本人的话讲:“一开始并不叫“日记”。甚至没有打算天天记,比方初二我就没有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方封微博,又比方极左攻击,让我产生一种我偏要记的想法,这种心情有点像艾芬的“老子到处说”一样。就这样一天天地记了下去。因为“一日一记”,所以别人称之为“日记”,我也没有表示反对。”(出自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为保持客观,本文对日记原文内容不做评价,仅摘录几个片段:(备注:方方日记是当天发表前一天的文章,一下引文中是发表时间)

“李跃华确是非法行医,但如果他的疗法确实对新冠肺炎有效,有关部门就应该特事特办:让他出来救人,其他的证书证件等问题事后再说。

但我也会跟很多人想法一样:既然他声称能治,有什么可争论的?

尤其紧急关头,人命大于天,为什么不给人家一个机会?哪怕当场戳穿他的牛皮,让真相大白天下,不也挺好?”(出自方方日记《我们的眼泪还没有流完》)

“事实上,我们也很快看到湖北官方对监狱一众官员的免职处理。快得令人惊愕。而今天的新增确诊首次降到了两百以下,新增疑似也不足百人。医生朋友认为:有望两三天内进入低位运行期(即人数到100以下)。武汉人曙光在望了。这这这……是不是意味着,开城的时间可能提前?900万武汉人,现在最盼望的是这个。”(出自方方日记《让后人知道,武汉人经历过什么》)

“今天也有一个坏消息:很多天前,在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中,一个广西的年轻护士在医院里突然昏厥。得幸当时很多医生在场,迅速急救,将她抢救了过来。这件事,媒体都有过报道,我们也为她的死里逃生而庆幸。但是晚上,医生朋友告诉我,她还是去世了。生命中断在抗疫的最前线。她叫梁小霞,今年28岁。让我们永远记住她,也愿她安息。(3月24日公开报道引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生的说法,称梁小霞仍在抢救中,病情非常严重——编者注)”(出自方方日记《所有的疑问,都无人回应》)

三、从“方方日记”到“武汉日记”

方方日记怎么写,我觉得都无所谓。它只是方方在疫情之间的一系列笔记,就如当时疫情发展的状况,所有人也是在摸索中抗疫防疫的。

方方黑中,有人质疑方方日记是否公正客观;有人看不惯方方在字里行间所透露的傲慢态度;有人就方方的是否配当一名作家提出质疑;有人认为方方的文字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人不满方方随意给人扣帽子……

方方粉力挺方方日记的问世与留洋。

这些都是一个作家以及一个作品(方方日记还未正式出版,暂且这么称呼)在面临读者时必然要应对的冷和热。这是作品/作者与作者的一种动态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在达到平衡的时候,作品才能实现它的一些功能,比如社会功能,比如审美功能。

就目前态势来看,方方日记在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它的功能,尽管方方粉们不停在摇旗呐喊,反对的声音还是一声高于一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内本来有十多家出版社想要出版此书,但是因为极左人士(我要说明一下,极左人士只有极少数人,其他的人我并没有说他们是极左,是他们自己往自己身上套的)的叫骂,目前所有国内出版社都不敢出了。”(出自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因此有了即将面世的英文和德文版“武汉日记”。

1.“武汉日记”iscoming

1817年创建于纽约,曾是马克吐温、勃朗特姐妹、狄更斯、马丁路德金、萨克雷、肯尼迪等世界名家的出版商。主要在文学、小说、经济类图书、宗教图书方面有较大影响。

这么大影响的出版社,但愿方方日记能承担得起。

标题:“被禁止的日记,来自新冠危机开始的城市”

宣传语“证明了短时间内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灾难的根源”

2.方方该有所为

关于方方日记,重点说两个事件:

“而更让人心碎的,是我医生朋友传来一张照片。让这些天的悲怆感,再度狠狠袭来。照片上,是殡葬馆扔得满地的手机,而他们的主人已化为灰烬,不说了”。

这一段是方方日记中受争议最大的一个描述,对日记真实性怀疑、认为日记素材只是道听途说的声音此起彼伏,方方如果有这第一手的关键性证据,应该早拿出来来回击各种怀疑,但至今没有。也许,她要等到武汉日记出版时,作为献礼发给世界各地的读者,果真如此,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护士死亡事件”本文第二部分最后一个摘录的日记内容,作者的标注也很显眼。怪在,这篇日记是2020年03月24日00:32发表的。那文中提及的“3月24日公开报道”是什么时候报道的?如果是在2020年03月24日00:32之后,则说明这个标注是作者后来补上的。

这两个事件凸显了“方方日记”和“武汉日记”之间的冲突。“方方日记”作为方方即时的日记,是有时效性的,记录的只是当时的所听、所感甚至所猜想,作为日记它可以藏在书房,可以放在个人博客。被接受与否,体现读者的包容与理解。而“武汉日记”作为“方方日记”成型后的一个注译,它的任务包括翻译+注释两部分。

关于翻译工作,方方不应该以“没有外文阅读能力”为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目前,英文版的副标题已经改为“来自一座被隔离城市的报道”,但德文版预售页面的宣传语仍未修改)。应该督促自己的翻译,把日记里诸如“记者说”、“听说”、“好像”、“大概”、“可能”、“医生朋友说”、“告诉”“医生朋友告诉”之类的词汇如实翻译,“信”是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

“武汉日记”的两个副标题,已经给了它一个纪实性报告的实锤。“武汉日记”的真实性的任务在方方,而不是译者或出版商。方方有把自己日记拿到海外出版的自由,但日记里面如“护士死亡事件”、英雄李文亮被追封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方方也有必要在“武汉日记”里做全面的注释。因为从“方方日记”到“武汉日记”这段时间里,疫情期间的各种状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包括客观事实从隐性到显性的发展,也包括个体及集体认知上的转变。这些转变本质上讲是发展的过程,不涉及对错,但如果方方能在“武汉日记”中充分体现这些转变,是一个作家的基本素养,不能的话,则是人格问题,甚至是动机问题。

3.海外华人,不得不说的一个群体

“武汉日记”的在海外出版,无疑将成为西方国家及反华势力抹黑中国的工具。不难想象它的问世将激起所在国家群众的愤怒,一旦如此,他们最先寻找的发泄对象将是海外华人。

在此呼吁海外华人,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多还原事实本身,以此致敬那些在这场灾难中付出过,努力过,甚至已经牺牲的平民和英雄。

好了,关于武汉日记德语和不只是两字之差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