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形容漂亮的词德语,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形容漂亮的词德语和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形容漂亮的词德语以及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漂亮的词德语,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

1、发音人:李妮蔓、陈瑶、张蓝心(从左到右),常德七中初三学生。

2、常德七中初三学生演示常德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发音人:田颖、陈瑶、熊蕾、周慧(从左到右)。组图/潇湘晨报记者王砚

3、发音人:田颖、胡雅婷、周慧(从左到右),常德七中初三学生。

4、西南官话自明清随移民进入湖南以后,迅速成为湘方言之后的第二大方言,经过上千年的流变,至今仍生机勃勃,大有扩张之势。

5、以湘北、湘西两地西南官话为例,可透视语言背后种种人文风貌,换言之,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们,其精神、性格、气质……在日夜相传的语言中,一现端倪。撰文/潇湘晨报记者王砚

6、人人都会说一点儿的常德话,温柔又俏皮

7、在大多数湖南人的印象中,与常德人的交流轻松而愉悦。这些来自沅水和澧水流域的人们,讲起话来绵柔婉转,好听,也好懂。不知不觉间,其他人也跟着学一些腔调,偶尔会冒出一句“哪么滴”(意即怎么了,相当于长沙话里的“何解”和湘乡话里的“么解的”)?“一起刻玩啊”(一起去玩)等等。大家都觉得“德语”和普通话很相似。当然,常德方言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语法、词汇上确实保留了不少北方话的特征,但它也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多多少少体现了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8、清同治元年辑刊的《武陵县志》有一段关于方言的文献,是目前关于常德方言研究最早的资料,来,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到底是怎样的:

9、你称灵我称玩去读刻凸读作包拈读作列(平声)寻读作情咸读作寒巷读作浪骇读作黑……

10、这记录的一百多个字,地道常德人念一遍之后一定会会心一笑,除了个别字声韵或声调有不同外,其余都和现代音基本相同。有些则使用了古老的训读手法,比如,把巷念作浪。直到今天,这个不是浪花的“浪”,在常德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仍旧相当高,你会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学校后面那条浪浪里面的牛肉粉真滴好七!”(学校后面巷子里面的牛肉粉真的好吃)

11、儿童和女孩说常德话时,格外可爱,大量儿化音和叠词的使用,使他们总仿佛处于萌状态,透着十足的娇憨。

12、比如,妈妈夹一块酸萝卜递给孩子,告诉他:“这是嘎嘎(外婆)腌的坛坛菜(腌菜)。”看见孩子上了马路,又会大喊:“快点走边边上!莫走到中间刻哒(快点走到路边去,不要走到路中间)!”

13、又或者:“昨天晚上,老鼠把你的饼干七得渣渣儿都没得哒(老鼠把你的饼干吃得渣都不剩了)!”

14、名词的重叠和儿化,正是常德方言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它意味着事物的“小”,突出一种亲昵色彩。重不重叠,加不加儿化音,常常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以“刀”字为例:

15、“你莫动那把刀,会砍到手滴”——这里的“刀”当是指刀家族中所有的成员,语气严肃,强调刀具的危险性。

16、“把那把刀刀儿递给我,削苹果”——这把“刀”明显令人松弛下来,一听就是那种小巧精致,惹人喜爱的小刀。

17、如果重叠、儿化后面再加上一个名词,表达的情感会更加浓郁一些,如:叶叶儿菜、襻襻儿鞋、格格儿纸等等。

18、不难为叠词、儿化词的形成勾勒这样一个过程:人们最初用“伢伢儿”来形容初生的婴儿,这无疑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等孩子长大了,仍呼作“伢儿”,然后又把这种怜惜喜爱之情投射到大千世界中所有幼小、惹人喜爱的个体:羊儿、鸟儿、秧儿、苗苗儿、碗碗儿、缸缸儿……就这样,人们以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创造了庞大的叠词、儿化词体系。在湘方言中,没有儿化词,更多的是子尾词,比如,露珠子、鼻尖子等等。其实,“子”和“儿”在本义上是相通的,它们说明西南官话和湘语地区的人们,都具有情感认知共性。

19、一个女孩子“好乖”,更多是夸她长得漂亮

20、都说常德话和普通话相似,其实,常德话中为数不少的词语和普通话仍是存在差异的。

21、有一些词,词形虽同,语义却发生了变化。

22、如果一个常德人坐在椅子上叹气,说:“今天好吃亏。”那他可不一定是因为生意赔了本而叹气。在常德话中,吃亏,还有劳累、疲倦的意思。

23、如果形容一个女孩子“好乖”,也不一定是说她乖乖听话,更多的是夸她长得漂亮。

24、有一些词与普通话意思一样,在常德话中却要反着说。公鸡得说“鸡公”,蚂蚱得说“蚱蚂”。

25、字形相同,语义完全不同的也有许多。普通话中的“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可在常德话中,这个词通常用于反问句:“未必(难道)你不晓得?”

26、形容正在做农活的妇女,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句子:“那个女的几得(十分)力量。”力量在这里也不是孔武有力之意,而是形容这位妇女非常能干。有趣的是,“力量”专用于女性,男人能干不说“力量”。

27、常德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讲究是出了名的,细琢磨一些常德方言词语的成因和理据,会深觉它们其实都是风土人情的产物。

28、沅江流经常德,也为这个处于下游的古城带来了许多特殊词语。借助大河往来贸易的商人自古不绝,市井繁华了,商人们精明狡诈的形象也算是定格了。不少贬义词就来自他们,都少不了一个“水”字。比如,水货(假货),水老倌(痞子流氓),水里水气(作风不正派),玩花水(暗中骗人)等等。

29、常德人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体察不可谓不细致,他们敏感地把声音具象化,使一种声音变成一个专用动词。例如:

30、出门时把门“乓”(pǎng)好——“乓”正是关门时发的响声。

31、这人做事情老是滴滴咚咚——“滴滴咚咚”本是形容滴水声音,却又被借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动作慢,老不完结。

32、总而言之,常德人是一群特别钟爱细节的人,也特别善于把这些细节发扬光大,他们把与生俱来的幽默和智慧,都藏进了自己的语言中。

33、注:文中常德方言区域专指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

34、湘西话万能动词“逮”相当于英语“make”

35、沈从文先生文字中的湘西,以家乡凤凰古镇为中心,辐射武陵山系十余县的山光水色。这是沅水上游的古老神秘地带,与鄂、渝、黔三省交界,大山古雅,层峦叠嶂,绵亘千里。湘西人自然也带有几分野山的气息。除了苗瑶等少数民族语言之外,他们使用最广泛的仍是西南官话。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湘行散记》等名作中,极富地域特色的湘西话屡见不鲜。

36、沈从文先后到过青岛、上海、武汉、昆明等地,又长期居住在北京,一口湘西话到老也难改过来。他早年曾与丁玲、胡也频创办过一本杂志,叫《红黑》,并非借了名著《红与黑》之名,而是取自故乡方言中常用的一词“红黑(hé)”。“我们取‘红黑’为本刊的名称,只是根据湖南湘西的一句土话,例如‘红黑要吃饭的’,这句话中的‘红黑’便是‘横直’意思,‘左右’意思……因为对于这句为人‘红黑都要吃饭的’这个土话感到切身之感,我们便把这‘红黑’作为本刊的名称”。

37、巧的是,丁玲是常德人,也说一口西南官话,想必不难理解“红黑”之意。

38、沈从文自谦湘西方言是“一种很笨的,异常不艺术的语言”,却像一股快意而纯净的乡野大风,冲击了当时还带着文言腔调的现代汉语。

39、每到湘西,听当地人一开言,亦觉得彪悍,尤其是那个万能动词“逮”,无处不在,无处不闻,其义之多,非得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

40、吃饭是“逮”饭,抽烟、喝酒、饮水也用“逮”,唇齿间蓦地升腾起一股潇洒。

41、照相要说“逮”一张;下盘棋要说“逮”一盘;问某人考上了大学没有,“逮没逮起?”

42、这个“逮”字,不仅包括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最基本的“打、搞”之意,还引申出各种义项,如:击,殴打,交涉,放射,领取,捉,砍,计算,游戏,做,设法弄,提高,整人……甚至还囊括了英语用词“make”的多种含义,如:做,制造,作出,写作,获得,组成,完成,补充等等。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远比词典更广泛。诸如犁、挑、锄、送、申请、背诵、提意见……说它是万能动词,绝非虚言。

43、从澧水发源地龙山县开始,顺流而下,永顺、古丈、桑植、张家界,到处能听闻“逮”字。另一个高频使用地区是吉首市,这也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历史上的水陆交通中心其实是在古丈罗依溪,而吉首在罗依溪附近,且属于官道。虽然吉首的方言要归于湘语吉溆片,但当地方言和西南官话除了声母发音略有不同,其他都是很像的。可见,“逮”字的流行,有一定的水域特色。

44、电视剧《血色湘西》中,靠水吃饭的排帮兄弟们响应首领号召,啥也不说,只高举手臂,齐声怒喊:“逮逮逮!”用这个古老的方言词最大限度地表现湘西人的好斗和血性。

45、口不离“逮”的湘西人,最常说的,是讲“逮头”。讲逮头意即讲“狠”,语气中透出一股蛮气。这种在语言中都恣意流泻的“狠气”,构成了湘西人既吃苦耐劳,又快意恩仇的独特气质。

46、参考书目:郑庆君《常德方言研究》、牟成刚《西南官话的形成及其语源初探》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形容漂亮的词德语和听听150年前的常德口音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