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邻居德语书 应该是这两年最值得读的德语文学

今天给各位分享邻居德语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应该是这两年最值得读的德语文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德国统一得晚,又是个陆上强国,没能赶上大航海的红利。两次世界大战之败,又没能成功突围,德语在欧洲之外就没有像样的使用者。错失了成为主流语言的机会,联合国工作语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没有德,日这两个繁荣的战败国,已成定局。

2、不过还好,这并不妨碍德语文学的价值,德国人向来坐得住,写得出。以下就是2014-2015年度德语世界最新引进国内的译著和轰动德国文坛的原著。

3、2014年度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去年德语文坛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和以往的东德转折小说不同,《克鲁索》放弃了家族史的套路,选取了一个新视角来讲述东德史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无法忍受压抑的社会环境以及女友的自杀,主人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来到东德边界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寻找自由的真义。

4、小岛处于现实与虚构、历史与神话、文明与蛮荒的交接点,虽然名义上属于东德,却像托马斯·曼笔下的“魔山”一样游离于社会体制之外。

5、上海人民出版社预计2015年底或2016年初推出

6、《过度纤细的身体》(德)尤丽?策

7、尤丽·策是德国当代文坛的明星,《过度纤细的身体》甫一出版即占据德国亚马逊畅销榜前列,媒体盛赞策为“女奥威尔”,这部反乌托邦政治惊悚小说则被拿来和《1984》、《美丽新世界》等名著相提并论。

8、小说中未来的“理想国”实行“健康极权”:健康第一,不准虚弱、不准生病,打喷嚏造成恐慌,抽烟等于犯罪,感冒的人相当于患了黑死病,不是进医院,而是上法庭,甚至锒铛入狱。女主角米亚想替自己被判罪的弟弟洗刷冤情,不料却陷入体制的黑洞,要独自面对极权的深渊……。

9、《缓慢的归乡》(奥)彼得?汉德克

10、汉德克是近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不仅在德语剧坛影响深远,小说方面也颇有建树。《缓慢的归乡》属于汉德克中期的作品,小说主人公瓦伦丁多年以来就放弃了身边的人和关系,受某种不知名的感觉驱使,他对一切带着“家”烙印的东西都避而远之,先是自己的家庭,然后是家乡,最后是祖国奥地利。,《缓慢的归乡》涉及自我身份的求证,时间与空间的游戏,不是容易消化的作品,然而对于想挑战阅读极限的读者来说,则是最好的选择。

11、本书今年二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2、彼得·施塔姆可谓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当代德语作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字干净、冷酷、锋利,类似卡佛的极简主义,而且还因为他对人生与爱情的脆弱作了种种细致入微又毫不矫情的观察。

13、长篇新作《七年》讲述了一段激流暗涌的恋情:主人公在平静如水的婚姻生活和谜一般朦胧的婚外恋之间游移不定,他几乎不由自主地被陌生女子的爱所牵引,同时又无法放弃善良的妻子,当情人怀孕后,男主作出了惊人的抉择……作者通过简单的婚恋故事探讨了爱欲与现实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的判断句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张力,直把读者拉进无名的情感深渊。

14、本书已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在2014年10月出版

15、《流放的老国王》(德)阿尔诺?盖格尔

16、盖格尔这本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位阿兹海默症患者——他的父亲——与遗忘作斗争的故事。

17、曾经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父亲,被疾病一步一步剥夺了记忆,从而也被剥夺了自我,再也认不出最爱的人,只能像个被废黜的君主一样被流放到那些尚未被腐蚀的记忆最深处——童年的幻景、战争的经历,还有被尘封的精神领地。

18、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已出版

19、残酷的分割线以下图书暂无中译本或翻译计划。

20、《庆典之前》(德)萨沙·斯坦尼西奇

21、2014年上半年德国最受瞩目的小说,波黑裔德国著名作家斯坦尼西奇新作,获得当年莱比锡书展最佳小说奖。

22、小说采用多视角交叉叙事,讲述了北德一个小村庄里几位居民在节庆前夜的经历:一位罹患夜盲症的90岁高龄女画家,决心在当晚超越极限,画出村庄的夜色;一位前东德军官,准备亲手结束自己充满罪孽与厌倦的一生;一位对村庄古老传说与神话了如指掌的老妇,还有她在敲钟人那儿当学徒的儿子,后者和其师傅发现村里的大钟不翼而飞;还有一只为幼兽觅食的雌狐,鬼魅般穿行于村里的大街小巷……短短一夜间,各色怪人异士的命运神奇地交织在一起,彷如一副斑斓的马赛克拼贴画。

23、《四月》(德)安格丽卡?克吕森多夫

24、赫尔曼·黑塞文学奖获奖作品,入围去年德国图书奖决选名单。本书讲述了一个名为“四月”的东德女孩在70年代末莱比锡所度过的惶惑青春。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四月总是喜欢逾越别人给自己设定的界限,离开东德后,更是逾越了两个德国之间的界限。

25、作者用细腻、幽冷而不动声色的语言重现了一个逝去的时代,讲述了80年代东西德居民的心路历程。此书不仅仅是一部成长小说,还是一个失落的时代寓言。它就像时间本身:安静,强大。

26、《惊惶之春》(瑞士)盖特露德·洛伊滕艾格

27、《惊惶之春》是一副时光静止的都市肖像,一本回忆与死亡之书。小说的结构非常有趣,根据泰晤士河的水位来界分小说的章节,水深与叙述的内容——灾难后的伦敦现状或两位主人公的童年回忆——有着神秘的联系。

28、分离与重聚的主题贯穿始终:两位本无交集的主人公在其梦游人般的讲述中慢慢触及对方的过去,散文诗般的回忆快照中两条平行线朦朦胧胧地越来越近……开放性结局使得全书成了一个令人沉醉的迷。

29、《我的祖国是一枚苹果核》(德)赫塔·米勒

30、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自拼贴诗集《爸爸和苍蝇打电话》之后发表的最新作品,一部直面往昔深渊、暴虐而真实的对话录。米勒在面谈中讲述了自己在罗马尼亚巴纳特的黑色童年,政治意识的觉醒,与秘密警察的斗争,被迫害的朋友们的命运,移民德国后的经历,直到后来《呼吸秋千》的写作出版。正如许多报刊上的米勒访谈那样,本书虽是口述,语言却惊人的精准、锋利、富有诗意。

31、“世上只有两种人,他们依据感知风景的方式而区分彼此:第一种人,登高以后,靠近浮云,用头颅和目光使整个山谷臣服于自己;另一种人,站在高处俯瞰,脖子一下子抽紧,整个人变得越来越窄,直至不再存在。我属于后一种人,心里经常念想,我的身体还能属于自己多久。”对于理解米勒的文学世界,这本小书意义重大。

32、《或许叫艾斯特尔》(乌克兰)卡佳·彼特洛夫斯卡娅

33、乌克兰裔德语女作家彼特洛夫斯卡娅的小说处女作,发表后好评如潮,不到一年即被翻译成4种外语,在巴赫曼文学奖朗诵会上让多位评委泪如泉涌。

34、小说中的“我”对父亲无法确定曾祖母叫什么而深感恼火,这位或许叫艾斯特尔的曾祖母在纳粹占领基辅时期被家人委托给邻居照顾,七年后家人重返故里,她只留下了一张照片和一段永远无人知晓的故事。

35、作者以家族史为素材,结合回忆和想象,用文学重构了谜一般的曾祖母的故事。书评家们一致认为其用轻盈灵动的语言和感人的笔触再现了一段无比沉痛的历史。

36、赞赏社交出版人人都能赞赏成书长按上方二维码扫描关注【帮你读书】,每天都有好书,每天都有好故事。

关于邻居德语书和应该是这两年最值得读的德语文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