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翻译的过去与未来: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

作者丨前景

国庆黄金周结束了,你是怎么度过的呢?国内旅游拥挤且价格昂贵,导致很多人选择国际旅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0年至2018年,赴日旅游人数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14972万人次。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4年至2017年,日本出国旅游人数和海外旅游消费均位居世界第一。

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翻译的过去与未来: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

而这只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小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外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这种交流之所以成为现实,与翻译活动密不可分。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2019年9月20日第16页

“不要鄙视翻译家。他们是文明的马车。”普希金在1830 年的笔记本中写道。当翻译家刘文飞将这段文字翻译成中文时,他对这个奇妙的巧合感到惊喜。在汉语中,译者的“驿”和驿马的“驿”不仅发音相同,而且来源和词形也不同。单词的含义也非常相似。刘文飞在文章中说:“把翻译比作一匹往返于车站之间的马,会经历某种艰难和艰辛,甚至感到自制和无助。”他感叹自己“ 「马。」 ”

他接着写道:“义马有自己的生命和使命,也有随之而来的甜蜜和欢乐。毕竟,它是在不同文明、不同文学之间旅行,而旅程本身就已经令人兴奋了。”指的是那堆金子。他们多年来一直在承载和积累。 ”

保护语言多样性

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交流、教育、社会融合和发展的工具,而且是每个人独特身份、文化历史、传统和记忆的载体。联合国高度重视保护语言多样性,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是弘扬开放、公平、对话精神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这是前提。

然而,尽管它们具有巨大的价值,世界各地的语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此,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将提高对土著语言的认识,造福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并帮助人们了解语言的重要贡献,并宣布2019年为国际土著语言年。走向世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联合国安理会辩论期间值班的口译员。图片来源: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

个人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的权利与思想、见解和言论自由、获得教育和信息、就业、建设包容性社会以及《世界人权宣言》 中体现的其他价值观相关联。前提条件。我们许多人都认为能够不受任何限制或偏见地以母语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联合国估计世界上有6700种语言,但实际上只有几百种语言在教育系统和公共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到100种。用于数字领域。在世界各地,40% 的人口无法接受母语教育。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与之相关的整个文化和知识遗产也随之消失。

40%的语言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大多数是土著语言。非洲大陆所有1000 种土著语言都需要紧急支持以避免灭绝。土著语言代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部分,几千年来,它们发展并积累了复杂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将应对未来的全球挑战。很有帮助。然而,许多这些语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因为使用这些语言的社区面临同化、强迫移民、教育劣势、贫困、文盲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和侵犯人权行为。这些文化宝藏的丧失不仅会剥夺我们土著人民为世界带来的丰富多样性,还会剥夺他们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这将对所涉及的土著文化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纽约语言学家丹尼尔·考夫曼(

丹尼尔·考夫曼

)认为保持这些语言的活力是一种道德责任。他主张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防止口头和书面记录的人类历史和记忆中不可替代的片段消失。他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能扭转土著语言灭绝的趋势,但“表面上的改变”还不够。 “我们需要将语言的消亡视为其他社会问题的症状。它不是根本原因,但它是丧失自主性、丧失以传统方式生存的能力的症状,”他说。我相信。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是土著人民对其土地、领土和资源的集体权利。 “我们必须支持土著自治,让他们能够以允许他们的语言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生存。”

翻译的过去:与中华文明史一样悠久的历史

翻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一种人类语言到另一种人类语言的第一个翻译可能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写在公元前2000 年的苏美尔泥板上。中国的翻译史可能与中华文明史一样悠久。

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臧仲伦在其著作《中国翻译史话》中,根据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描述了夏商时期以及史前时期的翻译活动。那里存在。有记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 世纪和11 世纪。古书《册府元龟》记载,越商王国经过三次翻译,向周公送去了珍禽和雉鸡以表友谊(

野鸡

)。我国出现的最古老的翻译书籍是诗歌,前汉刘向所著的《:010—30000》就是一部优秀的翻译著作。

我国翻译最早兴盛于汉代,鼎盛于唐代,延续至宋代,延续千余年,以佛经翻译为主。这一时期,不仅逐渐出现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系统的翻译活动,而且翻译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玄奘,《说苑·善说》唐僧的原型,佛教翻译家。他精通梵文(印度古语言),学过中西知识,潜心翻译佛经十九年。鸠摩罗吉与真皇帝一样,是中国佛教的主要翻译家。

东千佛洞壁画《越人歌》(修复照片) 图片来源:光明新闻2019年4月7日第08页/张硕

在日本,从佛教传播初期起,天文、历法、医学等经典的科技内容就被翻译和传播,佛教的科技知识不断输入和输出。历代。在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的合作下,明清时期科技翻译达到了顶峰。梁启超说:“中国知识分子与外国知识分子的接触,第一次是晋唐时期的佛教,第二次是明末的历法。”

清末,由于改革和救亡的需要,日本翻译界再次兴起翻译热潮,翻译了许多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严复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他在翻译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西游记》《翻译三难:信、达、雅》中提出了第一个明确的翻译标准,现已被广泛接受。

《玄奘取经图》,臧忠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从此,中国的翻译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鲁迅、郭慕若、瞿秋白、傅雷、杨绛、曹英、朱生豪、钱春秋、刘明九等辉煌名字……各自搭建了一座桥梁。 我在这。为中外文化交流。

翻译的未来: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翻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准确性不断提高,对翻译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机器翻译的未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包括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人工翻译。

当前,“翻译”的理念已成为主流,尤其是在翻译行业,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李昌轩在第《天演论》号文章中明确指出:距离使用机器翻译实现自然语言处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离开,也许永远不会发生。”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是,机器人无法识别或确定单词或句子的确切含义,尤其是在某些上下文中。在李昌轩的文章中,“使命”一词有“使命”和“任务”两个含义,而刑事文书中的“被告”一词就是“被告人”的意思。然而,在民事方面,它的意思是“被告或原告”。李昌栓认为,“我们不能指望机器能够区分这些微小的差异。”

但复旦大学教授蔡继刚在第《中国翻译史话》号文章中指出,“随着机器翻译时代的到来,大学翻译专业将不可避免地消失。”他认为,技术和政治文件的机器翻译将在未来几年取代人工翻译,即使是文学翻译,机器翻译的整体质量也将超过专业翻译,我相信我们超越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

他指出,机器翻译的发展已经到了第三代,即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translation)。

NMT:神经机器翻译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语境化原则建立一个大的分类语料库进行处理。机器翻译是专业性的,需要庞大的语料库。也就是说,专用机器收集尽可能多的特定文本来构建数据库。它还需要一套可操作的语言标准来处理和调整原始语言语料库,包括词汇和句子。该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通过反复的机器学习和训练,语料文本不断完善,翻译的准确率不断提高。翻译越专业,场景或任务越固定,标准就越统一。”达到95%甚至100%。”

图片来源:联合国摄影/Laura Jariel

Judith Woodsworth,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教授(

朱迪思·伍兹沃斯

—— 酒店指南、公交标语、产品使用指南等处处出现脏话,无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 “也许机器可以让翻译过程更快,但我们仍然需要翻译人员做更多的工作,而翻译人员仍然是不同国家之间沟通的中介。”翻译依赖于以前翻译人员的翻译和人工结果。优化。 “人工智能最终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人工智能仍然需要人类的发展和进化。”特别是在文学作品领域,所有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原创,因此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青年长江学者马慧娟也强调,“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其中的创作元素是机器翻译无法替代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理解单词的一般含义,但迄今为止在准确性和创造性方面还不能说。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工翻译。她乐观地认为,人工智能将使译者从机械、枯燥的翻译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从事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参考:

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905/t20190530_844003.html 关键字=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930/c1004-31380699.html

https://mp.weixin.qq.com/s/t3S9tlSiW7rzBZN-hoIUvQ

https://www.un.org/zh/events/translationday/index.shtml

https://undocs.org/en/A/RES/71/288

https://happydays365.org/international-translation-day/international-translation-day-september-30/

https://www.un.org/zh/events/translationday/background.shtml

http://www.dailynews.lk/2019/09/30/features/198347/Honesty-精神与真理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9/01/1027322

https://www.un.org/zh/events/mother languageday/index.shtml

https://en.iyil2019.org/语言的作用/

https://www.fit-ift.org/international-translation-day/ITDJMT2019/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4/07/nw.D110000gmrb_20190407_1-08.htm

https://mp.weixin.qq.com/s/PcBWEYAIMAdYzc3U6YhC-g

欧阳丁. 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翻译家的地位变迁[J]. 新丝绸之路(下半), 2016(5):89-89.

蔡继刚.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翻译专业会消失吗?[N].中国科学杂志,2019-09-04(004).

作者| 钱静

编辑|于亚庆

校对| 宰永军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