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语常识

质朴动人的英雄赞歌——俄罗斯电影《最后的前线》

以电影为媒介,共享视听盛宴,以文化为引领,架起中俄桥梁。

六部俄语电影在星城放映,

在光影中感受俄罗斯独特的人文魅力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湖南省影评人协会名人点评,从专业角度深度剖析每部影片背后的匠心。

走进俄罗斯电影周,走进俄罗斯电影。

一首简单又感人的英雄赞歌

——看完俄罗斯电影《最后的前线》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最后的前线》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虽然共产主义作为民族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经走得很远,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并没有走远,历史没有被阉割,英雄还在敬礼时,“同志”三个字很亲切。 《最后的前线》不愧是战争杰作,英雄赞歌。

1941年10月,德军挺进到距苏联心脏地带莫斯科仅190公里的地方。 战争初期的苏联虽然已经通过了初步工业化,但尚未从内部清洗中恢复过来,对战争毫无准备。 没有部队可以派往前线,弹药也严重短缺。 参加训练的只有两所军校的3500名从未上过战场的学员和30门反坦克炮。 敌人是一个拥有300辆坦克和轰炸机的装甲师。 学员们被送往最后的前线,在战斗中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2000多名未曾享受过生活的幸福和爱情的甜蜜的20岁以下的战士被安葬在战场上。 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响亮的名字,但他们仍然受到后人的尊敬。

关键词一:英雄

人们常说,死很容易,但活着更难。 其实,死并不容易! 我们看到有多少人过着不光彩的生活,“生不如死”! 然而,在《最后的边疆》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人还活着:

炮兵学校的校长深爱着他的学员,知道他们是未来的军官,是国家的火种。 然而,当命令到来时,他对学员的动员是:“今天轮到我们上战场了,我们必须阻止侵略者。如果我们必须死,就让我们像英雄一样死去吧!”

中尉告别了妻子和儿子,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儿子,做个英雄”。 四五岁的孩子骄傲地回答:“我会的,爸爸!” 最后,中尉在枪架上插入了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摧毁了最后一辆敌方坦克后,它与大炮和碉堡一起爆炸,但英雄的血液已经在儿子的心中流淌。

主人公拉夫罗夫是一名炮兵大师,也是他身为军医的母亲唯一的亲戚。 虽然母亲希望他不要在前线做傻事,但她并没有阻止他上前线(这让我们想起了《山下的花环》中赵孟生母亲的所作所为)。

拉夫罗夫和米蒂亚这对欢喜冤家,为了美丽的女兵玛莎而大打出手,并被关进了一间单独的房间。 两人都拼尽全力,想要冲到前线。 战场上,他们欣喜地拥抱在一起,因为双方都还活着。 最终,撤退的命令下达,但米蒂亚中弹,玛莎正在营救他。 米蒂亚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他向她坦白,当他们坐在小学一年级的长凳上时,他就爱上了玛莎。 旁边,拉夫罗夫和中尉正在并肩作战,消灭敌军最后的坦克。 敌人的手榴弹被扔进了掩体里,他们无暇顾及,坦克的炮口也对准了他们。 关键时刻,坦克被击中,碉堡爆炸。

在战场上,死亡总是存在,但对于年轻的学生兵来说,牺牲却显得那么平静。 因为有一个信念,无论他们喊不喊,他们都坚守着:为了国家的心,为了莫斯科,万岁!

质朴动人的英雄赞歌——俄罗斯电影《最后的前线》

最感人、最华丽的场景就是埋葬死去士兵的场景:一排枪声过后,后面孤树上稀疏的叶子飞扬起来,像一条条生命飘向天堂,而苍白的太阳似乎也在颤抖……

伟大源于平凡,英雄源于平凡。 《最后的前线》诠释了英雄的意义。

关键词2:现实

战争最本质的真理就是摧毁一切:城市、村庄、生命、爱情、花朵,包括那些摧毁它们的人,最终都会被摧毁。 战争片最难的地方就是表现这种悲惨残酷的现实。 说到底,电影就是表演。 《最后的现实》恰恰具有最真实的质感。

就说牺牲吧。 即使你决心牺牲,战争也可能不会按照士兵们预期的逻辑进行。 在前往前线的途中,士兵博加托夫向战友们朗诵了一首诗:我不会成为猎物/我将参加战争/战斗到底/因为我出生在苏联。 然而,敌机随后开始扫射,博加托夫在试图保存他抄写这首诗的笔记本时被枪杀。 他的遗言是:“就这样死了,太蠢了,我还没到前线呢!” 他在离开战场之前就去世了。 当然,这样的英雄多少有些遗憾,但这就是战争真实的一面:有的英雄壮烈高喊口号,有的英雄则默默倒下。

如何打造《最后的边疆》的真实质感?

一是个人观点。 不乏宏大的视角和场景的描绘,如辽阔的土地、连片的白桦林、无尽的战场、从空中俯瞰的敌方装甲部队、轰鸣的炮火等,也描绘了将军、指挥员等上流人物。但基本的观点是普通人和小人物的观点。 宏大的背景与细腻的表情巧妙结合,宏伟大于细腻。 该剧主要讲述普通士兵和新兵的表演,展现他们的战斗与牺牲、友谊与爱情。

二是电影语言简单自然。 《最后的前线》还展示了特技场面,比如影片开头炮校士兵在大雨和泥泞中进行的演练。 但总体来说,它使用的是简单的电影语言,甚至看起来像是未经剪辑的镜头,包括战斗的混乱、准备不足、补给不足、学员士兵缺乏经验等我们问题的表现。

它没有像好莱坞那样精心构建一个战士的成长故事,或者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来体现人性的伟大或民族的不屈。 也讲成长、讲爱情,但即使是三角恋,也总是那么自然、直白,没有煽情,没有扭曲。 亲吻是充满激情的,嫉妒是可以理解的,战斗是有趣的。

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当敌人发射大炮时,自己的大炮飞到空中,落下来砍断士兵的腿; 士兵们被炸出了战壕,连连长也被炸得头晕目眩……

这说明战士往往有些散漫,英雄也总是有缺点。 瞄准手们放弃了炮位,加入了与敌人的近战; 炮兵们击中了一辆坦克,互相拥抱,欢呼起来。 与我们刻板的战场形象相比,这显得有些不真实。 事实上,正如鲁迅所说,一战期间,“士兵们躲在战壕里,有时在战壕里抽烟、唱歌、打牌、喝酒、举办画展,但有时却向敌人开枪”。 的。

关键词三:启蒙

战争片是电影的一大类型,各大电影国家都有很多经典的战争片。 《最后的前线》对国产战争电影有哪些启示和教训?

第一,要更加朴实自然,少一点做作和浮夸。 我们的战争电影也一直注重战争中高层人物和普通人物的结合,越来越倾向于平民表达。 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但我们常常走极端,即把焦点转移到各种人物身上,把普通人物从“尿裤子”、“临阵脱逃”到最后“勇敢无敌”、“壮烈牺牲”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我们更着迷于脱掉他们的衣服。 表演很差,不敢塑造主角和正面英雄。 其次,他们不想不会讲故事,而是痴迷于表现特效,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故作高深,把简单的故事讲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追求工业化、信息化新技术的电影视听效果不一定不好,但始终要以故事的需要为出发点,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表现而炫技。为创新而创新。 这类国产战争片或许看起来不错,但与现实相差甚远。 事实上,自然和质朴比虚饰更能打动人心,因为真理就是力量。

第二,多一些男性化,少一些“娘娘腔”。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当前热门话题。 应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风格范式,都是追求崇高与典雅、追求刚柔并存,但总有一个主旋律。 俄罗斯战争片,包括前苏联的战争片,一直聚焦于崇尚战斗和牺牲的男性之美。 虽然中国传统审美风格受道教文化影响,具有阴柔美的特点,但朝气和自强不息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所谓汉唐雄风所推崇的正是这种阳刚之美。 近年来流行的“娘娘腔”、“小鲜肉”等娱乐风格扭曲、矮化、扭曲了审美潮流,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审美心态和健全心理,确实不可取。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国家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时,我们要复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汉唐的雄风和蓬勃精神的弘扬。 活力不一定意味着尚武精神(更不用说军国主义),但绝对不是“娘娘腔”。 世界需要英雄。 《最后的前线》的蓬勃精神和阳刚之美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第三,主旋律表达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最后的前线》被认为是俄罗斯目前的主旋律吗? 从它获得了许多官方机构的资助来看,这当然算数。 问题在于,俄罗斯与前苏联的制度、制度、意识形态是完全割裂甚至对立的,所以影片不可能从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立场来叙述。 但历史是无止境的。 事实上,年轻学员和士兵们热爱并为之牺牲的祖国是苏联,是苏联的心脏。 因此,这部影片不仅向英雄和牺牲致敬,还含蓄地批评和讽刺了国家仓促的备战和指挥的官僚主义。 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像糖溶解在水里一样,不留痕迹。 它是生活化的,而不是硬塞进去的价值判断。这种含蓄的、生活化的价值表达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湖南省影评人协会主席、湖南省文联维权与产业建设部部长 谢子元)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