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眼中钉的德语?德国校长见留学生代表澄清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眼中钉的德语,以及德国校长见留学生代表澄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中国侨网6月24日电据《欧洲时报》德国版报道,6月21日中午,斯图加特大学校长何塞尔教授(Prof.Dr.-Ing.Dr.h.c.W..Ressel)和大学新闻发言人格耶尔博士(Dr.Hans-HerwigGeyer)在校长办公室与4名中国留学生代表会面,双方就近期当地媒体一篇涉及中国留学生的报道、及其所产生的负面风波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眼中钉的德语?德国校长见留学生代表澄清

2、风波的起因是《斯图加特报》(SuttgartZeitung)6月10日所刊登的一篇涉及中国留学生的、片面性的且带有误导性的报道。《欧洲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道德经”(Germanrepoert)在《斯图加特大学校长真的“视中国学生为眼中钉”?》一文中,第一时间对于该报道争议性的言辞进行了梳理。

3、该报道作者极大地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称中国留学生是斯图加特校长的“眼中钉”,并张冠李戴地罗列了中国学生的“种种劣迹”:语言水平一般、霸占厨房、不参加学生会等。事实上,“眼中钉”一词并不出自何塞尔校长本人之口;“爱用厨房”是引用校大学生服务中心发言人胡蓓乐(SimoneHuebener)的话,“中国学生不怎么买速食食品,而是喜欢自己做饭”;“不参与学生会”则是斯图学生会主席沃尔夫(FelixWolff)个人的一种直观印象。

4、纵观全文,能准确表达何塞尔校长意见的“直接引语”就是:“中国学生像犹太人一样爱抱团,影响了德语水平。”点出问题固然是好,但如此不恰当的“类比吐槽”,是否是堂堂校长应有之言,值得商榷。

5、本就是一篇带有误导性的德文报道,再加上个别华文媒体非专业性、失误性的转载,顿时间,“眼中钉”成为敏感词,犹如插在斯图加特校方与中国学生学者之间的一根刺,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6、善意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据“斯图加特学者学生联谊会”微信公众号22日上午更新的消息,在21日学生代表与校长的会谈中,何塞尔校长当面对此次《斯图加特报》涉及中国留学生的片面报道表示歉意,并严肃声明,此篇报道非他本意,校方并不曾在报道见报之前阅读过此文。

7、何塞尔教授向中国留学生代表说:“我非常抱歉,文稿中的附加部分在中国学者学生团体中产生了误解。我对此道歉并表示遗憾,中国学生、学者们的感情因这个报纸片面性的报道受到了伤害。”为进一步澄清已经造成的误解,校长还于6月20日接受了《SüdwestPresse》记者的采访,相关声明将于近期在《SüdwestPresse》上发表。

8、会面中,何塞尔校长详细地还原了这篇报道对应的真实内容:每年,校长都会参加大学的年度总结大会,并在会上致辞发言。

9、发言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介绍本校外国留学生的现状。在今年的发言中,校长又一次提及在校学生总数以及留学生比例的增长问题,自然也就提及了留学生中占比最大的中国留学生。校长解释道,学生总数增长过快,学校有了很大的压力。此话并非针对外国学生,更不是特指某一群体,而只是表达学生总数增加的趋势,成了大学新的挑战。挑战来自于教育资源的紧张和教学质量的压力。校长列举了相关例子:英美国家大学一个教授需要指导的15至20名学生,而现在斯图加特大学一个教授需要指导的学生达到了100人。

10、据斯图学联微信公众号报道,学联代表对于校长的会面的邀请表达感谢,并对校长的致歉和澄清表示了谅解。代表向校长介绍和展示了,学联为中国留学生举办的、服务中国留学生以及促进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各国学生交流的相关活动。

11、斯图学联主席周大双21日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对于此次事件,学联持非常严肃和谨慎的态度予以对待,极力避免对斯图加特大学以及中国学生学者造成二次伤害。(陈磊、关梦觉)

好了,关于眼中钉的德语和德国校长见留学生代表澄清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