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殷夫的德语老师(东方的微光)

大家好,关于殷夫的德语老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东方的微光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殷夫的德语老师(东方的微光)

1、没有刽子手断头台绞得死历史的演递。

2、殷夫《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诗之五

3、1931年2月,人们都在准备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但淞沪警备司令部龙华监狱里,却一派阴森肃杀之气。在一间冰冷昏暗的牢房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喃喃自语,尽管十分消瘦憔悴,眉宇之间却难掩一股凛然正气,他就是职业革命家、诗人殷夫。

4、殷夫(白莽,原名徐白、徐柏庭、徐祖华)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大徐村。自小家境富足,在象山县城读完高小以后,因为父亲病故,13岁的殷夫跟随大哥徐培根来到上海。

5、徐培根比殷夫年长15岁,少年时期即投笔从戎,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北京陆军大学和德国参谋大学。徐培根参加过辛亥革命,深受“五四”思潮影响,而且才干出众。1927年“宁海战役”后,因得到蒋的赏识,升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南京航空署署长。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参谋长,辅佐李宗仁,内战时期任白崇禧参谋长。1949年随蒋赴台,任“国防部”次长、台湾国防大学校长、“国防研究院”教育长等职,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军事理论家,被誉为“近代兵学泰斗”。

6、殷夫从小就对大哥很崇拜,徐培根也对这位聪明上进的弟弟十分喜爱。不久就以“徐白”之名,把他送到上海静安区的民立中学读书。殷夫聪明好学,又有出很强的文学天赋,14岁就开始创作诗歌,保存下来的有组诗《放脚时代的足印》八首。初中毕业以后,殷夫又越级考取了上海浦东中学。大哥徐培根的希望,就是把他培养成一个有“爵禄”、有“荣誉”的官僚阶层。

7、随着年龄的增长,殷夫表现出极强的爱国主义情怀。民立中学期间,因“五卅”惨案爆发,殷夫参加师生罢课、游行活动,积极募捐支援罢工工人,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考取上海浦东中学以后,殷夫接触到很多进步思想书刊,开始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8、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由于有人告密,已是共青团员的殷夫第一次被捕入狱。在狱中,殷夫奋笔疾书,写下长达500多行的诗篇《在死神未到之前》:

9、在狱中,殷夫贿赂看守,把消息告诉了大哥徐培根。徐培根利用军方的关系,把殷夫保释了出来。然而学校已经呆不下去了,殷夫准备前往莫斯科留学,学习苏俄革命经验。但大哥坚决不同意,硬要殷夫改学德文,从此兄弟感情出现了裂痕。由拗不过大哥的坚持,加上家乡女友盛淑珍来信劝说,1927年,殷夫以徐文雄之名,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德文补习科学习。

10、同济大学期间,殷夫秘密加入党组织,成了一名共产主义者。然而反动特务很快又盯上了他,1928年,殷夫再次被捕入狱,幸亏大哥徐培根及时得知消息,再次把他救出来。出于安全考虑,殷夫暂别上海,回到阔别五年的家乡,并在二姐徐素云的安排下,在县立女子小学担任代课老师,讲授自然课程。在这里,殷夫终于见到了通信三年之久的女友盛淑珍,彼此间感情心照不宣。

11、在此期间,殷夫创作了许多诗歌,赞美这段甜蜜又难忘的爱情,如《我们初次相见》《呵,我爱的》等。然而冷静以后,他深感革命道路环境险恶,革命者随时有可能被捕牺牲。为了不连累恋人,殷夫忍痛主动放弃爱情。他在《宣词》中写道:

12、1929年4月,殷夫告别亲人和女友,再次来到上海。由于断绝了与家庭的经济联系,殷夫的日子过得很艰辛。得知情况后,远在德国留学的大哥徐培根给他写信,还寄了300元钱给他接济生活。殷夫坚决地把钱退了回去,说:“他还可怜我,他自己才可怜呢,我宁肯饿死也不用走狗的钱”。为此,他用一首《别了,哥哥》,毅然与大哥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彻底决裂。

13、1929年秋天,殷夫参加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和进步刊物《摩登青年》的撰稿和编辑工作,开始专门从事共青团和青年运动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他在紧张的群众工作之余坚持创作,其作品思想性日益成熟,艺术性更趋完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革命者和青年诗人形象得到了较完美统一。

14、1929年,殷夫一边寻找党组织,一边靠写作卖文过生活,先后创作了50多篇诗歌、散文和小说,并尝试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29年5月,殷夫将大哥徐培根寄给他学德语的《裴多菲诗集》找出来,将页首的传记译成中文,以《彼得斐?山陀尔行状》名称,寄给鲁迅主编的《奔流》编辑部。恰巧鲁迅同样喜爱裴多菲,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煞费苦心搜罗其著作。见到殷夫的译作后,鲁迅心情激动,立即写信索要德文版原稿校核。

15、殷夫早就仰慕文坛巨擘鲁迅,收信后即带了《彼得斐诗集》去见鲁迅。6月24日,他们初次见面。鲁迅形容殷夫“面貌很端,颜色是黑黑的”,谈话中带着羞涩感觉,后来了解到他懂英语、德语,还在自学法语、俄语,十分欣赏这个朴实有才华的年青人。鲁迅当时觉得“只一篇传,觉得太冷静”,便约请殷夫再译十多篇诗歌,届时一起发表,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两本裴多菲作品集托柔石送给他,“算是给它寻得了一个好着落”。可惜的是,殷夫第三次被捕后,虽然不久即释放了,但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鲁迅为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16、殷夫在“极不安定的生活”中,译出了裴多菲的九首诗篇,以《黑面包及其他(诗八首)》为题发表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期“译文专号”上。其中一首《格言》仅两行字:

17、这正是《自由与爱情》的最初译文。

18、鲁迅不仅在写作上精心培养指点他,生活上也给予关心照顾。当时《奔流》杂志的稿费由北新书局直接寄发,一段时间由于资金紧张,作者们经常拿不到稿费。鲁迅得知殷夫生活拮据之后,不但总是尽快把他的稿件发表出来,又往往垫付稿费。在一年半的交往时间里,鲁迅在日记里18次提到殷夫,写过7封信,会面4次,彼此建立了十分珍贵的师生般的情谊。

19、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是旗帜人物,殷夫作为发起人之一。之后,殷夫在左联主办的《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随笔、传记和剧本等,成为左联有影响力的青年诗人之一。

20、左联成立地点(今多伦路201弄2号)

21、1931年1月17日,殷夫在上海三马路(今汉口路)东方旅社参加党的会议,刚踏进会场,即被早已守候的英帝巡捕房逮捕,后被转移关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在狱中,殷夫置生死于度外,热情帮助柔石学习德文,准备将来更好地战斗。2月7日夜间,殷夫、柔石、冯铿、胡叶平、李求实等等五位“左联”作家和党的重要干部何孟雄、林育南等,突然被带到监狱后园,随即遭到机枪残酷扫射杀害。殷夫牺牲时年仅22岁。

22、惨祸发生后,整个上海风声鹤唳,一片白色恐怖,报纸不敢刊登消息。鲁迅受形势所迫,也不得不搬家逃离。4月25日,鲁迅在《前哨》上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先驱的血》的悼文,纪念殷夫等五位牺牲的青年作家。鲁迅还保存了殷夫的《孩儿塔》手稿,准备择时出版,并撰写了序言:

23、“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

24、1933年,形势稍有缓和,鲁迅在撰写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悼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时,援引了殷夫留在《彼得斐诗集》《Wahlspruch》(格言)旁的一首四行格律诗,使这首《自由与爱情》不胫而走,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巨大鞭策,成为有口皆碑的绝唱。

25、时过境迁,精神永存。如今,象山县大徐村的殷夫故居,已经辟为象山县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故居正屋设有殷夫烈士的半身铜像,东西厢房设置六间陈列室,陈列有殷夫生前照片、百余首诗、数十篇文章和纪念殷夫烈士的诗文、著作。当每一位前来瞻仰者置身其中,仿佛依然能听到殷夫那气壮山河的呐喊:

26、没有刽子手断头台绞得死历史的演递。

27、首发头条,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来自网络。

殷夫的德语老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方的微光、殷夫的德语老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