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战略威慑德语(二战中德军为何没有在东线使用导弹)

其实战略威慑德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二战中德军为何没有在东线使用导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战略威慑德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战略威慑德语(二战中德军为何没有在东线使用导弹)

二战当中,随着导弹武器投入战场,人类进入制导时代。当时交战双方只有德国人掌握了这项“黑科技”并大规模投入实战,使用著名的V-1和V-2导弹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若不是德国很快战败投降,盟国方面还得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应对德军的导弹进攻。不过有趣的一点是,德军在二战中只在西线大规模使用了导弹,在东线战场却没有使用记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二战德军的导弹基地一景,其中一枚V-2腾空而起。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对西线的盟国目标总计发射了超过25000枚V-1和V-2,却没有在东线使用过导弹。

报复兵器,用在刀刃

众所周知,随着二战的深入进行,德军在战场上的总体局势越来越不利。东线战场苏德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残酷血战,但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西线却主要以盟军的战略轰炸行动和德军的反空袭防空作战为主。盟军的压倒性空中优势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西欧轴心国占领区和德国本土都遭到了持续的空袭,不仅严重影响军工生产,还使得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这令德国高层大为头疼。

二战后期,德军在东线还能和苏军在陆战中面对面过招,即使损失惨重也是互有来回,苏德双方的空战更是长期处于胶着状态,德军直至战败也没有彻底丧失东线的制空权。不过西线就有点烦人,盟军的空中力量太强,德国空军却越打越弱,导致总是被动挨炸。面对不利的战局,德国人一直希望能够扭转乾坤,或者至少给西线的对手制造足够的麻烦——总是挨打,总得有还手的时候吧。

常规力量不行,德国人便寄希望于非常规力量,即那些划时代的新式武器,其中最为寄予厚望的便是研制中的导弹——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FZG-76型巡航导弹,另一种是A-4型弹道导弹。为了凸显报复盟军的特点,德国宣传机构也开始推波助澜,在无线电广播中将这两种导弹称作Vergeltungswaffe,德语意为“报复兵器”。FZG-76型巡航导弹被称之为Vergeltungswaffe-1,即“报复兵器第一号”,简称V-1;A-4型弹道导弹被称之为Vergeltungswaffe-2,即“报复兵器第二号”,简称V-2。

■V-1导弹及其发射轨道,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导弹,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巡航导弹。

■竖立起来准备发射的V-2导弹,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应用于实战的弹道导弹。

既然是作为扭转乾坤的决定性秘密武器,那在使用方式上就得发挥最大的效能。按照希特勒的命令,首先完成战备的V-1导弹部队在1944年6月中旬开始向伦敦发动攻击。他希望在这次大规模打击行动中发射1000枚导弹,与此同时远程岸炮和轰炸机也将参与其中。这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导弹攻击行动被命名为“北极熊”(Eisbar)。

1944年9月,V-2导弹开始投入实战,与V-1导弹部队一起共同对西线的盟军目标展开攻击。此时除了伦敦这座城市以外,希特勒还下令向比利时的港口安特卫普发射大量导弹。轰击伦敦的目的是报复盟军的轰炸、瓦解英国人的战争意志,而袭击安特卫普则是为了摧毁那里的港口设施,以防止该港成为盟军的补给基地。

■1944年11月27日,德军一枚V-2导弹击中安特卫普,打死126人,其中包含26名盟军士兵。图为当天导弹爆炸现场一辆军车的惨状。

射程限制+精度感人

当然,将导弹的主要打击目标定为伦敦和安特卫普,除了政治上的考虑外,还有一项很实际的原因,那就是射程限制。V-1的射程仅为200-210公里,V-2的射程要远些,也只有310公里左右。从法国和比利时、荷兰的基地发射,德国导弹可以抵达英国首都和安特卫普,但面对更远的目标就无能为力了。如果将视野转向东线,这两种导弹投入实战之时苏军已经将战线推到波兰-巴尔干一线,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等苏联重要城市早就处于其最大射程之外,德国人即使想要攻击这些目标也是属于鞭长莫及了。

■彩绘作品,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一枚V-1导弹遭到英国战机的截杀。V-1的射程仅有200-210公里,随着西线盟军在1944年下半年的迅速推进,伦敦逐渐位于它的射程之外。

此外,由于技术条件的局限,V-1和V-2导弹的精准度实在是太差劲,根本不可能对战术目标进行准确点对点打击,只能对大城市这样的面目标进行战略威慑。以V-1导弹为例,在1944年6月13日到9月1日导弹进攻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总共发射了8617枚V-1,其中1052枚在发射后不久即坠毁。在5913枚飞抵英国的导弹中,3852枚被盟军防空网成功拦截(高炮部队击落1651枚)。最终只有不到2100枚导弹命中目标区,约占总发射数量的四分之一。

1945年3月11日,德国人向雷马根附近横跨莱茵河的鲁登道夫大桥发射了11枚V-2,这座桥梁当时刚刚被美军占领不久。希特勒在希姆莱的鼓动下发出了用导弹攻击的命令,为此德军出动了当时唯一一个装备无线电制导装置的导弹部队——党卫军第500火箭炮营。最终只有一枚导弹坠落在距大桥大约1千米的范围内,根据美军的统计,11枚导弹坠落点和目标的平均距离是1.7千米,方位偏差为3.5千米。以现代标准来看,这个命中精度实在是非常糟糕,但和二战期间的其他V-2导弹发射行动相比,这次导弹发射的精度还算是非常不错的。

■飞抵伦敦的V-2导弹散布图。由于受当时的制导技术限制,导弹的精准度堪忧,只能依靠散布概率对目标进行远程覆盖射击。考虑到东线战场频繁移动的战线和广阔而分散的目标,德军导弹部队实在是无能为力。

流产的东线攻势

其实在二战末期德军曾有过在东线使用导弹打击苏军的机会,不过这次行动因故流产。1945年3月底,德国已经处于战败的前夕,此时导弹部队的战斗力也所剩无几,但依然在进行最后的挣扎。第901炮兵团(德军将地对地导弹部队归为炮兵的一种)所剩部队奉命在汉诺威北部进行集结,以执行“布吕歇尔行动”,此行动意在对包围屈斯特林要塞的苏军实施一次V-2导弹攻击。但这个行动由于西线盟军的快速推进而最终未能实施——1945年4月7日,幸存的德军导弹部队为了不让自己的武器落入逼近的盟军之手而捣毁了自己的装备。大多数残存下来的导弹部队奉命重组为步兵部队,唯一的例外是第444连,这支曾经的导弹训练部队被派往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的维尔姆布特尔,从那里将大约五枚试验弹发射到北海中。这次发射是二战中已知的最后一次V-2导弹发射行动,该连随后撤到汉诺威地区,在当地摧毁了自己的所有装备。

■发射中的V-2导弹雄姿,德军曾计划在1945年4月使用该导弹攻击屈斯特林要塞周边的苏军,但最终没有得到实施。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