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夜行者的德语(一位如皋女作家笔下的柯蓝先生)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夜行者的德语,以及一位如皋女作家笔下的柯蓝先生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1、记得第一次见到先生,是1995年5月1日风和日丽的下午,在家乡已故长者、终生热爱散文诗写作吴克坚先生的引荐下,我和家乡几名散文诗爱好者去南通市郊天星湖度假村拜见柯蓝先生。先生知道我们专程看望他,非常高兴,和我们闲聊了一会儿后,带领我们几个参观度假村。因为先生的缘故,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热情接待。在一处风景颇佳的景点,我们向柯老提出跟他老人家拍一张合照留念的要求,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晚上,柯老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却硬拉先生到了市内一家小酒店。

夜行者的德语(一位如皋女作家笔下的柯蓝先生)

2、柯老开朗、真诚、气度非凡,晚宴气氛相当热烈。柯老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叫我们几个就天星湖宾馆进口处,一尊海的女儿石膏塑像下面先生亲笔所题散文诗《洗尘》,写一篇文章。我不知其他几位写了没有,当时我确实没写。因为先生那首散文诗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已经很高,我一时无法攀援。那首诗是这样写的:岁月匆匆/人生苦短/越过坎坷激流/几番拼搏/能得一瞬间忘我/或可顿悟。当我默诵之后就在心底引起强烈反响,唯有忘我的人才能对人生有所感悟,那尊美丽的塑像站在那儿,审视着进进出出的每个人,为他们洗涤着心灵的尘埃!我却不知这眼前飘来荡去的身影里,有几人能与其心灵共舞!第二次,我和另一位文友去看望刚从国外讲学回来的先生时,那尊塑像和题诗都没有了,据说新来的领导喜欢摆设人造盆景,以此赢得来客喝彩。我很失落。记得曾读过这样的文字:“艺术之美滋润着人类,哺育出健康的人性,健康的灵魂——逆流中它是正义的良知,患难中它是慰藉的天使,污浊中是一方净土,孤寂中是一角春色,而在新生活的创造中,则是催人奋进的歌声。”而有些人为一己之私,肆意践踏、戕害艺术。

3、与柯老第三次见面是在我的家乡——千年古城如皋,那天晚上我和爱人略尽了一份地主之谊。我们一并邀请了南通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诗人陈白子先生等文人墨客。柯老和我们一起唱了许多歌曲,然后点名要我也唱一首。我从来五音不全,问柯老可否改为我朗诵一首诗?先生不答应。为表自己对柯老的尊敬,我硬着头皮唱了一首《北国之春》,高音部分唱不上去,柯老和电视台的季健先生上台帮我,爱人见机也上来撑场子,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4、一九九七年五月五日,中国散文诗学会和深圳市总工会在深圳市最大的歌舞厅红岭南路凯撒歌舞厅联合举办《柯蓝文集》深圳首发式及赠书活动。承蒙柯老厚爱,特寄来一份请柬邀请我参加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前往,就拍了一份鲜花礼仪电报以表心意,柯老在《香港?中国散文诗》创刊号上提过此事。

5、夜幕降临,坐到写字台前,凝视着那深红色的印有柯蓝独白的请柬,以及先生赠予我的那厚厚的《柯蓝文集》,我的心灵就会走入令人景仰的柯蓝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一天、两天、三天……就这样,脑海中先生的形象逐渐丰满。那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感召,一种崇高精神力量的鼓舞,让我手中的拙笔,在一种自觉状态下流淌出心灵被震撼的文字。

6、柯蓝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还坐在父亲膝上时就能熟读唐诗宋词。十六岁时,他是一位英俊少年,怀揣一封徐特立先生的亲笔信和父亲唐贻承(和徐特立、熊瑾玎几十年如一日,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他借的一百大洋,踏上他的漫长人生路。从湘江到陕北,这位少年心中装着革命志士郭亮的英雄形象,虽然路途遥远,他的步履却无比坚定。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途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最终,他混在“西北联合大学工作团”里,机警地躲过国民党特务的百般刁难,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心中的圣地——延安。在那里,他接受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哺育,聆听了何其芳、沙汀、陈荒煤等大师对当代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创作的生动阐述,逐步成长为一位顺应时代潮流的青年革命作家;在那里,他找到与他风雨同舟半个多世纪、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人生伴侣、著名女作家王文秋。

7、在延安,柯蓝想学到更多知识,想找到可以进一步增强自己文学涵养的书籍,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即使是革命圣地延安各方面也很困难,后来他千方百计找到屠格涅夫、梅里美、果戈里等人的巨著。为了找到这些名著,柯蓝先生付出很大代价,他常常为一本书籍不惜把行军打仗必需的行李扔下,宁可饱受餐风露宿之苦,也不肯丢下一本心爱的书。那时的柯蓝像许多奔赴延安的青年一样,尽管物质上艰苦,但精神上却很充实、富有。他们几乎每天都被火热的生活燃烧,延安窑洞的灯光曾经燃烧着许多人的心灵,柯蓝先生成为当时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的佼佼者。

8、在延安,柯蓝先生创造了许多第一。他第一个怀着真挚的无产阶级感情写下歌颂毛泽东主席崇高革命情操的报告文学《上劳动大学》,该书详实地描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派他刚刚留苏回来的儿子毛岸英去陕北农民吴满有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的感人事迹。该书当时印了数十万册,成为畅销的普及读本。柯蓝先生还尝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章回体的手法,写下第一部反映当时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洋铁桶的故事》,这本书得到党中央的首肯,早在1945年就被介绍到海外,并被编入现代文学史。抗日战争结束后,先生又毅然放弃由丁玲、欧阳山夫妇组织的作家团去哈尔滨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陪着正在坐月子的爱妻,一边侍候爱妻、一边为儿子洗尿布。夜深了,待妻儿熟睡后,他就在油灯下创作《红旗呼啦啦飘》,这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一部反映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自给自足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此书得到当时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和推荐,由杨尚昆(当时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用军调部飞机送到大后方。1946年,该书由香港中外出版社出版,在各国引起轰动。茅盾先生专门著文在香港报刊上推荐宣传。

9、在延安,除了写小说、报告文学以及很多有分量的通讯报道外,柯蓝先生还进行了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他的散文名篇《深谷回声》,反映了当时一段感人至深的亲身经历,这是一篇传世佳作,后被著名导演陈凯歌改编为电影《黄土地》,捧回我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奖。

10、品读先生的作品,最打动我的,还是先生心灵深处蕴藏着的浓烈的生命激情。他的青年时代处在社会巨变、旧制度必将被新制度取代的特殊阶段。作为一位有志的革命作家,他亲身经历了血与泪、生与死的复杂人生,他总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变革的激流当中,以一颗特质的心灵感悟着社会的发展。他走的是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作家之路,他的作品始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忧患意识。他的作品不只是个人情感表达,而是通过文学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某种动向和情绪。《柯蓝文集》洋洋洒洒几百万言,或汪洋恣肆、激情洋溢,或潇洒自如、真诚质朴,哪一篇不是他毅力与信心、悟性与才华的结晶?

11、透过月色和星光,以及先生质朴真实的文字,我试图领略先生心灵无法言传的声音,我常常情不自禁心如潮水。然而,时光飞逝,先生已于2006年12月11日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挚爱的世界!他用心灵编织的华章却越发显现出真正的价值,那些用爱和哲理编织的文字魅力永存!尽管先生的早期作品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这些也不能轻易否定先生的作品所具有的厚重感及历史感,这些是他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感悟的结果。他是在伟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认识理解历史的,那些文字体现了昨天历史的沧桑,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待。好作品能帮助你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本质的真实。历史是由一个个曾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片段组合成的完整锁链,我们又岂能漠视昨天发生的真实!

12、柯蓝先生曾在他悼念茅盾先生的散文里写道:“我现在仿佛不是坐在这么一间宁静的书房里了(其实柯老是坐在茅公的书房里),我似乎来到一个历史的长河,我听到了那历史长河中,推动历史前进的汹涌的巨大的波涛声。而在那摧枯拉朽、震撼天地的波涛声中,也有我面前这位老人的心声。”当我读到这里,我的心灵都会被猛烈撞击。这些历史上能写出反映时代和人民心声作品的伟大作家,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年龄、地位等有所差别和局限,但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而且这些心灵常常在一种必然的相遇中彼此沟通、融洽、滋润。每当我们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下,阅读一部具有深厚人格魅力或史诗般的作品时,其实就是在与他或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对话。

13、柯蓝先生曾在他的散文中写道:“当我跨过湘江、洞庭湖,越过长江、黄河,所有两岸险滩、巨浪中,祖祖辈辈船夫高呼的号子、那歌声都溶进了我的血液。当我爬过黄山、泰山、华山、峨眉山的山道,遇见祖祖辈辈健步如飞挑着重担的挑夫,他们挥汗如雨唱着一支无声的歌,哼着一首无字的诗。这些也都成了我心中的支撑和铺垫。”先生还说:“当我以一生心血献给我所酷爱的文学创作,在夜深人静提笔疾书或仰首沉思的时候,我的笔下在唱着不尽的人生;一直到人间的笑和泪拥抱,在乐曲中徐徐起舞。”看到这里,我就更能理解柯蓝先生,与其说先生是为文学而生,还不如说他是为祖国的山水和祖国人民而生。他的目光曾经那么深情地注视着祖国的变化和发展,注视着人民的痛苦与欢乐,他用毕生精力以文学的形式将心中深厚的情感表达出来。

14、柯蓝先生总是在感情、想象、记忆的海洋上荡漾,从《背乌龟的小鬼》到《散文诗的超越及其他》,从他创办的第一张《散文诗报》到《香港·中国散文诗》创刊号问世,他所经历的物质与精神上的艰辛不必说也能想象出来。柯老总是把人世间的一切变幻化成心中时隐时现的光环,然后带着光明先燃烧自己,再以真诚、璀璨的文字去温暖他的读者,先生的心中始终荡漾着那首无声的歌。

15、如果说柯蓝先生具有博大的胸怀,那么先生还有一个鲜明的个性特征,《柯蓝文集》第二本的引言里写道:“我唯一的财富和唯一的骄傲是我的真诚……”是的,真诚。柯蓝先生心中始终有一团燃烧的篝火,这团火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扉,这些人当中有养路工、有山村孤儿、有武警战士、有农村供销社的营业员、有想寻短见的弃妇……先生总是倾听着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声响,然后将自己的心声融合进去迸发出激荡人心的诗句,再为那些饱受心灵创伤的人们疗伤;先生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或仰首沉思或提笔疾书。他饱含热泪在灯下握笔歌唱,歌唱那不尽的人生。平凡而又伟岸的提灯夜行者,在一条孤寂的山路上,踽踽独行,用文字把人世间的不幸化为甘泉。这颗真诚的心就这样跳动着,直到2006年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倾听着先生的心灵独白:“踏着星光远行/邀请阳光和花朵到心灵作客/只要心中有爱/生活里就永远充满阳光/梦想飞翔/我的沉思是我的痛苦/我的微笑是我的孤独……”

16、记得在《柯蓝文集》深圳首发式后,我曾经萌发了一个念头,想写一篇关于先生的散文,先生却不喜欢刻意谈起他的过去,他不愿把自己沉湎在鲜花和掌声中,先生多次自谦:“我不是卓越的……”当年,我有幸阅读到先生出访西欧和美国等地的随笔和散文。年逾古稀的柯蓝先生在异国他乡迈着庄严的步履,目光深沉;他涉过著名的莱茵河到特里乐城参观马克思纪念馆,面对一幅《共产党宣言》、用德文拼绘而成的马克思头像,脑海里浮现出的情景:一个英俊少年在山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的俱乐部里,第一次看到这位世界伟人像,俱乐部四周都是土墙,屋内矮小阴暗,伟人像的周围有用红纸贴的五角星和两面大红旗。少年神情专注,他在心中确立了坚定的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一生。多年过去,当他来到向往已久的国度和小城时,双眸蓄满热泪,内心的感慨无以言表……无论是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飞虹下,还是在庄严肃穆的阿灵顿公墓前,先生的心灵总是浸泡在一种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的忧患意识里,他注视着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关怀着中国的文学事业,特别是中国散文诗的走向与命运。

17、柯蓝先生毕生创作的文学作品高达一千多万字,国家现代文学馆开设了柯蓝与文秋女士的文库,他的足迹和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概括。先生的一生是提着文学的明灯在人生旅途中拼搏的一生。他的心灵是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

18、作者:朱广英,女,诗人、作家。撰有文学作品集多部。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如皋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如皋。

好了,关于夜行者的德语和一位如皋女作家笔下的柯蓝先生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