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厌恶生活德语 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

大家好,厌恶生活德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厌恶生活德语和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字数5077,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厌恶生活德语 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被讨厌的勇气》。

本书有两位作者,其中一位是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第二位作者是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强调社会文化和自我奋斗对个人的影响,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阿德勒的思想会告诉你,你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这不是一本讲心灵鸡汤的书,心灵鸡汤听上去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一琢磨没什么逻辑,更没什么用。而阿德勒的思想是基于一套严谨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经得起推敲,也经得起辩论,可以说是有一种不枉此行的感觉,内容通俗易懂。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很多人感觉不到幸福感,那到底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烦恼?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也就是阿德勒的核心思想,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具体来说,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你的选择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与过去发生的经历也无关。

作者提到了一位女学生,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哲人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

女孩回答说,有个男孩子,她很喜欢,很想交往,但因为有这个脸红的毛病,一直不敢表白心意。女孩还表示,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马上向他告白。

这个女孩的不幸是谁造成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可能是家庭的原因,或者是受过什么伤害。用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来解释现在的不幸,看起来是很有道理。

但阿德勒觉得并非如此,为什么她会患上脸红恐惧症呢?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呢?那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我们不能一味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这样就会陷入到一种绝对的论断: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观点叫做“原因论”。

而阿德勒倡导的,是一种“目的论”。之所以女孩会患上脸红综合征,又总是治不好,不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疗法,而是因为,她的这种不幸,是自己的选择。

在阿德勒看来,她对自己没有自信,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问题来。

但只要有脸红综合症的存在,她就会想“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综合征”。

这样就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去告白,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抱着“如果脸红恐惧症好了,我也可以拥有爱情”之类的想法,一直活在幻想中。

因此,现在的不幸是自己的选择,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你无法下定决心去改变,反过来说就是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这也就衍生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下。

什么是自卑感?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

例如,有的人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或者同龄人过的比自己好也会有感到自卑。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使用“自卑感”的人,就是阿德勒。阿德勒用的是德语,德语里的这个词也表示“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也就是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觉自己微不足道。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一种主观臆断。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事。为什么呢?阿德勒说,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并且每个人都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于是人人都会追求优越,人人都渴望进步。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感越强,人就会变得越消极,最终肯定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阿德勒说,这种情况,就不应该叫“自卑感”了,应该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指的是,有些人会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就像是“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找不到对象”,或者“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

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结论,就已经超过了自卑感的范畴,是一种自卑情结。阿德勒特别强调,这种自卑情结,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自卑情结”呢?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

他们都“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在阿德勒看来,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为什么呢?一旦想要实现“不在一段关系中受伤”这个目的,大多数人会怎么做。只需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介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和别人发生关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伤害,还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可以说,只要选择把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来用,那人就会一直需要这种不幸。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叫做“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

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也就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就是到处跟人比,充分地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别人的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

他们事事总想压别人一头。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快乐。只要他觉得有人超过了自己,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夺回优越感。

任何人,只要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就都会感到烦恼。所以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消除烦恼,恐怕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从“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这个观点出发,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三大人生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阿德勒说,处理好这大三课题,不靠别人,还是靠自己。

阿德勒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为什么?

例如,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可能你会说,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有时候甚至还可能会扯耳朵。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吧。

那么,被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学习,那你最终喜欢上学习了吗?很遗憾,没能喜欢上学习。为了学校或者考试的学习只是应付而已。

从阿德勒心理学角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当眼前有“学习”这个课题的时候,阿德勒心理学会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如果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这样就免不了冲突。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可能很多会认为,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课题啊,其实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

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在推崇放任主义。放任主义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阿德勒的思想不是放任主义,阿德勒提倡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保护。

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去指手画脚。

这就是课题分离,你需要把帮助孩子成才的课题,和孩子对自己学习的课题区分开来。

2、不追求他人认可

在阿德勒看来,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有勇气被别人讨厌。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天然就喜欢得到认可,没有人喜欢被人指责、被人讨厌的感觉。

但是,请你这样想: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如果周围有10个人,那就发誓忠诚于10个人。如果这样的话,暂时就可以不招任何人讨厌了。

但是,此时有一个大矛盾在等着你。因为一心不想招人讨厌,所以就发誓忠诚于全部10个人,但是没有人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之前的这种承诺,不久后就会被拆穿,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信用,让自己感到更加痛苦。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相反,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追求他人的认可。阿德勒说,正是对别人认可的追求,扼杀了你的自由。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别人讨厌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一种状态。阿德勒是想告诉我们,“被讨厌”是自由生活的一种证据,是你按照自己方式生活的表现。

也就是说“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事情,但“你是否讨厌我”,和我无关,那是你的课题。

3、价值感和幸福感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就是获得“共同体的感觉”,也就获得了价值感和幸福感。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关键一点。作者岸见一郎说,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阿德勒心理学。那什么才是“共同体感觉”呢?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持续的贡献感。

比如,家庭、学校、单位。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你的幸福来自于被家人需要。在单位这个共同体中,你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也能感受到幸福。

再比如,有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有了精神。因为他们不再被需要,这就是突然失去了那种在共同体中的“贡献感”,他们感到不幸福。

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共同体感觉”,是一种持续有价值的,对他人的贡献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贡献感,依然与他人无关,阿德勒反对为共同体牺牲自己。

阿德勒强调,这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来实现,只要存在就有价值。你追求幸福的起点和终点,依然汇聚在自己身上。

你的贡献和价值,虽然是在这个共同体中得以体现,但最后的结果依然与他人无关,你不需要他人的肯定或者回报。

阿德勒其实是想要帮我们挣脱三个束缚。

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阿德勒的哲学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关于厌恶生活德语,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