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文登德语培训老师?海迪常青不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文登德语培训老师的一些知识点,和海迪常青不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文登德语培训老师?海迪常青不老

汉族,1955年生于济南,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

1960年,五岁的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与轮椅为伴,她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病痛,精益求精地进行着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

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

撰写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生命的追问》再版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83年,中共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深入地向张海迪学习。各种名誉鲜花光环纷纷而来,被称为活雷锋和当代保尔。

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

2016年8月,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

2016年10月27日,张海迪就任康复国际主席。

2017年6月19日,张海迪获得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参选提名。

2019年1月,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女性新闻人物。

2019年12月25日在德国柏林近日举行的康复国际会员代表大会上,残联主席、现任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高票当选下一届主席,任期为2020年至2024年。

每个人生来都是一粒微茫,在亿万细胞中脱颖而出,再通过不断地吸收养分来到人间。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最坚强的时候,从细胞到主体,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细胞组成,这个过程是多么的伟大。那些抱怨人生苦难多灾,最后自杀的人,是不是辜负了曾经在宫殿中那个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自己。

“鲁豫曾经采访过这么一个名声显赫,不屈而又脆弱的灵魂。好奇吗?为什么不是大明星,知名演员,却是灵魂?因为这个灵魂向世界证明了,生命中没有绝对的黑暗,只有自我发光才能够在黑暗中勇往直前。”

她是张海迪,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曾说她要跟许多女孩一样,跳芭蕾,玩跳绳,跋山涉水,看遍山河光景,她甚至想飞翔。她说,要不是自己五岁的时候患上了高位截瘫,她一定可以做到……

1955年,张海迪出生于济南,五岁时便因血管瘤患上了高位截瘫,卧病在床。为了不让自己整日在床上和轮椅上平平度过,张海迪开始学习书籍。病床上,为了看书,她只能靠反光镜进行阅读,惊人的毅力不仅让她学会了4国语言(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靠着一双手整整翻译了几十本国外名著。

1970年,那年张海迪刚满15岁,就随着父母一起去了乡村生活。15岁的年纪,对于每个女孩子那都是含苞待放的年纪,本应该在学校接受书籍的熏陶,但张海迪却当上了老师。在70年代那个还没恢复高考的时期,张海迪意识到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便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达给了乡村中的孩子。学校没有音乐老师,她便学习音乐知识,自己当上了音乐老师。

(1)一个需要救助的人,却成了别人的天使

在乡下生活的那段时期里,张海迪当上了医生,她读完了各类医学专业书籍,其中包括《人体解刨学》《内科学》《针灸学》《内科》《儿科》在内的等等医学用书。

在学习针灸之时,因为针灸是一门不仅知识难懂,还需要有熟练操作经验医学技术,张海迪用自己的身体做为“小白鼠”,不断进行扎针练习。几年下来,谁也没想到,那个曾经被认作是病人需要同情和救助的存在,成了村中上万人心中的名医。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位瘫痪在床上多年的老人,张海迪用自己的耐心给老人赋予信心,加上翻阅无数的相关书籍,最终奇迹般地让大爷走起路来。医者不能够自医,这听起来多么的可笑。

她靠演讲和歌声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她上福利院,去特教学校,看望残疾人家庭,守护孤寡老人以及同她一样的残疾儿童。她建小学,帮助贫困残疾儿童治疗,她为灾区捐款,捐献自己的几万稿酬。她呼吁人们关注残疾人士,帮助他们自主成长。

张海迪说过,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位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克服自身精神障碍,用自己的经验,为每一个残疾人士获得知识这件事上当个领路人。

快乐很难,带给别人快乐却很简单

1983年,张海迪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先后翻译《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丽贝卡在新学校》《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创作《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上百万字作品。她靠一只笔讲述自己的人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带给每一个人快乐。

她生活品质极高,“写小说,画画,跳舞,拍电影,歌唱,考硕士。”

(2)看似即将一帆风顺的弱女子,其实只是依靠自己苦苦支撑着船帆

1991年的时候,刚获得中国残联授予的“自强模范”称号,厄运便再次降临。“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一个只有老年人才常见皮肤病,出现在了张海迪的鼻子上。大面积的皮肤溃烂,鼻子骨头都裸露了出来。

眼看着完好的面容也即将接受摧毁,却又接到了需要无麻醉进行手术的消息。绝望之下,再附加身体上的的痛苦。

手术前,她向自己的丈夫王佐良说:“如果我活下来,当然非常幸运,我希望还能和你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我死去,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拖累你,我跟朋友们讲了,如果我死了,让他们给你找一个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

整个手术过程中,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因为没有进行麻醉,即使是上海最好的医生为她手术,还是令张海迪无比痛苦。鼻子上那一小块的地方,从剥离开始,就已经是最煎熬的一个过程。缝合的时候,又整整缝了四十多针,细小的针就在鼻子那一小块地方,不停地在皮肤里穿梭。对张海迪而言,那每一条穿过的线都像布满了刺,刮擦着血肉和神经。

张海迪说:她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术后,张海迪全身凉透,因为疼,她不停地颤着,走出手术室,她来到爱人面前摸着爱人的手。却发现爱人的手比她自己还凉。张海迪甚至侃言道,如果她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她什么也不会说。然后她问丈夫说会招供吗?丈夫说自己也不说,张海迪便无情揭穿了丈夫,说他一定会。那番搞笑的对话,丝毫不像一个刚刚经历了如同“刮骨疗毒”般治疗的女人所能表现出来的心态。但她太疼,不敢笑。

张海迪感性却又坚强,即使手术那么疼,她却不掉一滴眼泪,没发出一声哭喊,但她却会对身边人的别离而泪眼婆娑。

术后即使身体已大不如前,她依然坚持学习,自己曾经热爱的哲学,她便攻读吉林大学哲学系,考研究生。仅用了两年,她便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同时也成了国内首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3)爱情是尝遍天下滋味,如果只有甜美,没有疼痛,那么一个女人是不完整的

渴望爱情,是那个时期所有女孩的天性,张海迪也不例外。早在十五岁那年,张海迪情窦初开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也非常喜欢她。他们一起长大,结果没几年,那个男孩便带着个女孩来到了张海迪的面前,便谎称是他的表妹。张海迪理解男孩在爱情和世俗面前,会偏向世俗,因为张海迪知道自己的残疾真的太严重。她也像大部分女孩一样柔情,即使知道这个男孩疏远了她,但她还是念念不忘。直到有一次张海迪的朋友推她看电影回去的路上,再次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带着他所谓的表妹亲昵的时候,张海迪的心再次被狠狠戳伤。

一句看似不足挂齿的话,足以让一个人充满期待。第二次,张海迪又碰到一个男人,是她的好友。这个男人在看望她的时候,撂下了一句让张海迪挂念许久的话语。“海迪,下次我来,你一定会真的觉得自己获得了幸福”。这充满愿景的承诺,换哪个小女孩会不胡思乱想一番,况且是张海迪。

几年后,男人给张海迪寄来一封信,信中却是男人和自己老婆的亲密合照,是的,那个男人结婚了,张海迪又被现实狠狠煽了一巴掌。冷酷无情的现实,不仅让她的身体饱受摧残,还在自己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次次设下迷雾陷阱。

“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命运总算是眷顾了一次张海迪。

最后一次,张海迪遇到了她少女梦时期的那个白马王子王佐良。

丈夫王佐良是一位外语老师,两人经过张海迪的朋友介绍认识,一拍即合,在1982年的时候成了婚,而那时候的张海迪,还未成名。

与丈夫的共结连理甚至是悄无声息的,有次媒体采访的时候,有人说张海迪这样的情况能结婚吗?他们带着嘲讽的意味询问张海迪,却不知道她早已成家。

原先,王佐良的家人还有些顾虑,但可爱的王佐良劝说父母的时候极其耐心,最后靠着诚恳而又小心翼翼的一句:“行吗?”劝服了父母。

夫妻两人没有孩子,感情却日益增长,几次重大手术,丈夫王佐良都陪伴在张海迪的身边。他们共作油画,丈夫做画框,张海迪画画;他们共同做饭,轮椅进不去厨房,张海迪便指挥着王佐良做她想吃的味道;它们共同翻译书籍,张海迪感性,碰到伤感的片段,王佐良会充当他的副手;他们共同抚养了一个陪伴十多年的“孩子”,一只叫“板凳”的狗;最后,它们还共同约定一起去养老院……

(4)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谣言止于智者”,历经百难的海迪,怎会因为一句造谣而坠落。

张海迪出名之后,遭到了国籍的质疑,说张海迪是德国国籍。但这位坚强的女人表示:自己有能力澄清国籍,让造谣者无地自容。

他们甚至不放过一个被命运百般折磨的残疾人,张海迪宽容谣言,但宽容换来的是几何倍数的谣言夸大。

整整几年下来,无人问晓,无人制止,任其谣言猖狂。张海迪不愿屈服,她独自抗争谣言,谣言将她拉下声望的高台,却不知道她本就不需要这些。她在意的是,当舆论和祖国挂钩的时候,她一定不会让祖国名誉受到影响。于是她再次提笔,用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情况证明,自己是祖国那朵绚丽茁壮的花朵!

如今的张海迪,活出了最完美的自己,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有限制的生命发挥出了无限的力量,但最令她渴望的仍然是做个健康的普通女人!

“当折翼天使降临人间之时,她依旧是天使,即使曾经坠落深渊,即使身体行动不便,她仍然能够教会每一个人爬出去的方法!”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19年第19期

2019年7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发布会上,人们又见到了张海迪。作为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介绍白皮书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她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向人们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成为综合性社会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今年64岁了,见证了新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一些变化。”张海迪5岁残疾,那时她渴望上学,母亲曾背着她去过很多学校,但是学校的回答都是不招收“残废”的孩子。张海迪说,那时候很多像她一样的残疾孩子都没有进过学校,50多年前残疾人曾被叫作“残废人”。

从青年楷模、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政协常委,到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时代偶像张海迪已常青三十多年。如今,她脸上依然带着青春的热情,充满自信。

这个名字的意蕴是丰沛而日新的。1983年至2019年,世事迭新,如浩渺沧海,张海迪不是守岸的旁观者,也并非舟痕渐远的过客——学习、苦读、写作,古道热肠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仍在劲帆之上,任流年如斯,时光簌簌。

“在人民大会堂,人们认识了轮椅上的我,长发飘飘的我。”——张海迪《生命的追问》

1983年3月11日,共青团中央邀请“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

“在人民大会堂,我的面前是一束束的鲜花。我的耳畔是雷鸣般的掌声。我的身边是热情的人们,中国人、外国人,记者、作家、诗人。”(张海迪《生命的追问》)

如果我们细心地回溯那个初春下午,便可轻易与那日座中听者共情,甚至频频盈泪。28岁的海迪,与既定模板中的青年榜样似有不同——黑框眼镜、冷色高领毛衣、薄呢格纹外套,长发未束、发尾卷旋,在红围巾上洒出熙熙弧纹。然而,这个“喜爱列宾油画里长卷发”的浪漫海迪,却坚韧如斯。她5岁时就瘫痪了,靠自学完成了小学到中学的课程。15岁时,她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聊城的农村,她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自学医学知识,为乡亲无偿治病一万多人次;后来,张海迪自学了英、日、德等外语。

少年人最爱强叹闲愁,身负病痛的张海迪却言笑殷润,报告间,她唱了一首八十年代初脍炙人口的金曲——“生活呀生活/多么可爱/像春天的蓓蕾芬芳多彩”(《青春多美好》)——毫无妄自菲薄,或自艾自怜。

自强、求知、热心,这正是1983年的张海迪“初印象”。

1981年,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散见报端;1983年3月下旬至4月底,根据党中央要求,团中央与山东省委各派成员,针对张海迪这位青年典型,组成15人的“宣传调查小组”;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向张海迪学习;同年3月11日,共青团中央邀请张海迪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同年5月9日,党中央批复了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当月11日,公布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学习张海迪的题词。张海迪自此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位模范人物。

《中国青年》杂志先后刊发《路,在轮椅姑娘脚下延伸》(1983年第3期)《同辈人呵,请你回答》(1983年第5期)《海迪精神,催人奋起》(1983年第7期)等报道文章。根据海迪日记编撰的《闪光的生活道路》和《张海迪书信日记选》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印数超过500万册,是继《雷锋日记》后同类书籍中发行量最高的。

“学习就是快乐,我喜欢从不会到慢慢学会的过程,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张海迪《我的德国笔记》

张海迪的故事中,“求知”无疑是关键词。从1983年的《中国青年》杂志中,我们可以窥得这位青年偶像进入读者视野的时刻:

“论学历,她没有进过一天校门;论身体,她是高位截瘫的病人,先后做过四次大手术,身体的三分之二失去了知觉和功能。面对这样的条件,她却以不息的热情,追求当代青年应有的理想、知识和充实的人生。”(1983年3期,《路,在轮椅姑娘脚下延伸》)

幼时自学不怠,张海迪回忆说,“我没有玩具,家里也没有收音机,只有一只马蹄表咔嗒咔嗒地走着,不慌不忙??当时真的是如饥似渴地想学习,想读书。一边猜,一边读,想知道书里的故事”;在吉林大学攻读哲学硕士,为了完成课业,“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导师指导要读的书,一点点地啃,论文更是一遍遍地写作。大学骨干课程的考试、研究生院的考试、论文答辩都如期完成。临考之前,累得眼都花了??我不是为学位而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哲学,探寻人生的意义。”

求知,不仅关乎视野与自省。对于张海迪而言,“探索未知的领域,始终是我们永不疲倦的目标之一,也是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有力手段”(张海迪《生命的追问》)。如今,奔忙于残疾人事业的张海迪,依旧笃信知识与教育的力量——对残疾人而言,求知便是一种远行、一帆舟楫。

2019年6月,由山东省主办,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的康复大学落地青岛,这一设想由张海迪于2014年提出,近日终成现实。揭牌仪式后,张海迪说:“在学习、就业、教育等方面,我们一定要用新的理念、更好的科技手段来发展这所大学,建造这所大学??.必须以高尚的人文情怀建设好康复大学,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组建优秀团队,把康复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以研究为基础、应用为导向的新型大学。”

张海迪特别重视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她童年因为残疾没有进过学校,但今天,她要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接受教育,她记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希望知识改变残疾人的命运。

2019年8月27日,张海迪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专题会议上的发言依旧与“特殊教育”相关:“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口中,有108.7万残疾儿童少年。由于行动、视觉、听力以及智力等障碍,一些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或者不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这就需要特殊教育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受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增长知识,维护他们和家庭的尊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更好地融合社会打下基础。”

教育与求知,对于残疾人而言,不仅意味着智识的疆界,亦关乎身心与生命、尊严与价值。正如海迪日记中的句子,因为渴求知识,才不会成为“沸腾生活的旁观者”。张海迪在知识的探寻中,也获得了知识并成了能为社会服务的人。2013年和2015年,她分别获得了英国约克大学和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我是一只白色的鸟,不知天有多高,云儿往哪里飘。

我是一只寻梦的鸟,不管路有多长,也要去寻找,

无论是风雨还是雪雾,都遮不住我的眼睛,

即使翅膀断了,心儿依然飞得更高,

我要飞,我要飞,我要向着北斗,

我要飞,我要飞,我要向着太阳,

我要飞,我要飞,我要向着未来,

我要飞,我要飞,我要向着永远??”

——张海迪,给2018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8分钟演出的歌

2008年11月12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大会结束后,面对媒体邀约和朋友的祝福,张海迪选择暂时沉默。作为专职作家的日子已是寥寥,入夜,她又坐回灯隅桌畔,修改散文集《我的德国笔记》。

几天后,张海迪撰文道尽感慨:“我知道这是信任,是一个重托。在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的那一时刻,我有很多感慨。多年来,我曾拒绝担任一些职务,因为我选择了文学的道路,我希望坚定地走下去??现在,我从一个作家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开始新的学习??今后,我将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为社会服务。少女时代我曾说,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我的理想实现了。”

自此,张海迪全心为残疾人事业奔劳,至今已经11年。她曾说:“残疾带给人的痛苦也许远远超过其他困境带给人的痛苦,我想,残疾人甘愿忍受痛苦,展示自己生命力量的欲望,或许是健全人所难以想象的。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即使肢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绝不停止迸发。这就是生命,这也是许多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生命的美丽。”

事实上,自八十年代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淡出公众视野的20年间,张海迪的追寻依旧热切。

张海迪曾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创作室主任,她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我的德国笔记》《生命的追问》《美丽的英语》;译著《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达尔文的蚯蚓》等200万字。

曾获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等。

张海迪已经连任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多年来,她为推动残疾人事业提出很多提案: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驾驶汽车、重度残疾人托养等,一些提案已经实现,今天无障碍设施已经遍布全国城市甚至一些乡镇;今天已经有27.9万残疾人考取了驾驶执照。

她的追寻是一种热望,“追求,如醉如痴的,近乎疯狂的追求,这就是我们的海迪,这就是我们的青年海迪之所以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青年,就因为亿万个伙伴在她的追求当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追求最新的知识,追求人生的真谛,他们自己也有着一模一样的渴望??.她绝不是个四平八稳、老气横秋的落伍者。海迪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与魅力活跃在生活舞台上。这魅力的最突出的标志,正是那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同辈人呵,请你回答》)

同时,她的“高频词”又有“清醒”“主见”与“宠辱不惊”。八十年代,拒绝“荣誉大学生”称号与组织安排职务的张海迪在访谈中说:“我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这样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对于“爆红”又“淡出”的过往,她说:“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要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我要沉到心底的海之中,心底的海是深蓝的,不管外面有多大的风浪,总有一天,当我再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我会看见崭新的太阳,也让大家看到崭新的我。”就这样,她最终出版了《海迪自选集》6卷本。

这个夏末,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在天津举办,张海迪会见亚洲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一行时说:“残奥会展示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2015年,她曾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代表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做了陈述:“残奥运动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全世界”——这也恰是她的生活写照。

“勇气予人激励”,一如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中的登攀故事:“人类一次次向巅峰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他们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宣部、中组部等开展了“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经各地区各部门遴选推荐、群众网上投票、组委会集中审议等程序,产生了300名“最美奋斗者”,张海迪名列其中。我们看到,奋斗者的攀登永不停歇??

2016年10月22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参加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康复国际执行委员会会议、代表大会及世界大会,并在世界大会闭幕式上正式履职康复国际主席。她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证实了生命的坚韧与刚强,为残疾人走向宽阔的人生舞台和知识海洋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范例。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

张海迪是担任康复国际主席的第一位华人女性,她是中国之光,是华人之光,是女性之光。

康复国际是一个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22年,作为拥有90多年历史、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曾引领国际残疾人运动的专业组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现在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就是由康复国际贡献给大家的。

2014年,经中央批准,张海迪参加了康复国际主席的竞选。经过演讲竞选,张海迪最终高票当选。

正如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所说,海迪主席履职康复国际主席不是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中国残联的事情,它是国际残疾人组织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认可和期待。

从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楷模到今日国际残疾人事务领袖,她提升了中国在残疾人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巨大嬗变是如何完成的?

张海迪出生在山东,她从小聪明、可爱。可是从五岁起她就因为脊髓病只能躺在床上,这一躺就是十年。她的生活中没有朋友,没有同学,一年又一年她只能从窗口看着外面一棵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然后漫天的大雪就飘落下来。张海迪说,那是她一生中最孤独的日子,但也是最初奠定坚强性格的日子。

10岁那年,母亲送给她一本日记,是红色漆皮的。母亲说:“以后就用它写日记吧。”于是,她记下了很多自学的知识,记下了对生活的渴望,还写下了对未来的理想。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海迪说,如果没有那些孤独的日子,没有那些在日记本里的描述,后来也许就不会成为作家。在那座苏式的红色楼房里,张海迪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她说,那时候读了很多书,她在自学中学会了克服困难,懂得了知识的重要,并且树立了走向未来的信心。

激流勇退是清醒,也是勇敢

时序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充满青春热血和梦想的年代,是狂飙突进的时代。内地媒体发起强烈的宣传攻势,一篇篇学习张海迪的文章,铺天盖地。神州大地涌起一场热烈的“海迪风暴”。海迪的魅力是今日任何一个超级明星都无法比拟。

那时张海迪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她每天都收到的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每天还有很多人,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到她的家里去,人们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定要见到海迪,哪怕就看她一眼。”

张海迪却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来到自己的老家威海写作,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也远离了组织上给予她的职务和上大学的机会。她说,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永远做一个努力的人。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能够选择淡出,这需要清醒、理智和非同寻常的勇气。重新开拓自己的道路,不仅意味着失去已有的机会,还意味风险和失败。别说对于病魔缠身的张海迪了,即使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风险和失败都是极大的考验。

张海迪是勇敢的,她的勇敢来自于清醒——张海迪说:“我心底的海是深蓝的,我要沉进去,不管外面怎么样,不管上面有多大的风浪,总有一天,我再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会看见崭新的太阳。”。

作家不是演员,而是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后来,张海迪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还担任过创作室主任。她认为,作家不是演员,她的位置不是在辉煌的舞台上,而应该在幕后,一个作家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从1983年到离开作家协会,张海迪出版了两百多万字的作品,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生命的追问》《不沉的船》《张海迪自选集》六卷本,她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韩国出版,还拍成了电影。她获得过很多奖项。至今她已经连续四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的委员。

《绝顶》是张海迪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她在前言中写到:人类一次次向巅峰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登山者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欲望是一种令人愉悦的需求,正是凭着这种欲望,人们才总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写这部长篇小说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最近《绝顶》英文版推出,这必将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积极的关注。事实上,张海迪也是在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

建设中国康复大学,让更多的人享有康复服务

2008年11月,张海迪接任中国残联主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对于中国残联主席这一重要职位,张海迪曾一度拒绝。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八年来,她与残联同事们同心一意,共同奋斗,张海迪做成了不少大事难事。

张海迪一向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认为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张海迪说,残疾人康复是中国残联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老年人也会有康复需求。但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康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全国2600多万持证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得到过康复服务,有的康复是低水平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康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康复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

康复专业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需要专门的大学来培养。张海迪相信,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尽快启动康复大学建设,多培养人才,帮助更多残疾人早日得到康复,让他们不再承受残疾之痛。

张海迪最牵挂的是残疾儿童的康复。连续两年全国助残日主题都和儿童有关。儿童期是康复最重要的介入期。如果及时得到康复服务,大多数残疾儿童可以重建或恢复生活自理、学习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残疾儿童早一天康复,人生就多一分希望。

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残联明确提出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的目标和任务。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残联以及康复服务机构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推进,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

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发展的根本

张海迪多次建议,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2015年4月21日,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其中有多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措施,提供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等。一些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很多残疾考生通过便利措施参加高考,2015年就有8500名残疾人被高等院校录取。

在2016年8月31日张海迪指出: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发展的根本。“十三五”时期,还要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巩固特殊教育发展基础,帮助残疾人受到更好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特别是要推行融合教育,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读书,和健康的孩子们一起拥有快乐的童年。

作为残疾人,张海迪深知无障碍建设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张海迪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无障碍环境建设惠及全社会,是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及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依法推进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2012年7月31日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的制定是为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制度依据。

小康进程:绝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张海迪最关注的是残疾人能否同步小康,能否如期摆脱贫困。残联规划了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前景。她认为面向未来,要从8500万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入手,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张海迪对贫困残疾人脱贫最牵挂,残疾人中不仅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且脱贫难度更大。只有残疾人过上小康生活,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小康进程中,残疾人不能掉队。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已纳入国家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有400多万,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张海迪指出,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运用大数据,更科学地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中国残联将继续做好残疾人工作调研,建好大数据库,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根据。同时推动政府,呼吁全社会都来帮助残疾人,相信再过五年,今天的贫困残疾人那时一定会有生活的新面貌。

体育让更多残疾人看到生活希望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向国际奥委会作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最后一次陈述。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张海迪在陈述中表示,55年前,我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了瘫痪,不得不从此以轮椅为伴,但是我的心却一直与运动员一起奔跑前进。

残奥运动员是我们身边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全世界。北京2008年残奥会为残疾人留下了伟大的遗产。我热切地期待2022年冬残奥会来到北京。结果揭晓后,张海迪在会后留下激动的泪水,她表示:“我为中国高兴,大家都非常高兴,为中国、为中国主办冬残奥会高兴,很多残疾人兄弟姐妹一定会参与到冬残奥会训练,我们会有更多无障碍设施,我们整个国家都会为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努力,使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能参与到更美好的生活中来。”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发挥出色,赢得107枚金牌、81枚银牌、51枚铜牌,打破51项世界纪录,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中国残奥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表示,这些奖牌浸透了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光的真挚感情,凝聚了他们的汗水和全社会对他们的大爱,也给予中国8500万残疾人力量,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中国残疾人事业正在走向国际舞台

张海迪担任中国残联主席以来,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国际残疾人事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残疾人事务纳入国家对外交往大局,将残疾人发展问题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为感谢中国的这一特殊成就,联合国在成立70周年之际特邀中国残联共同设计残疾人主题邮票纪念版张并联合主办首发式。中国倡导的“残疾人与经济发展事务”经过一年努力就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正式议题,中国残联代表当选为“APEC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首任主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增加了残疾人合作交流内容。联合国等机构先后向中国残联等组织颁发“联合国和平使者奖”等10余个奖项。

2003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口口荣获“联合国人权奖”,成为历史上首个获得此奖的残疾人,也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人。

2012年11月,张海迪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016年7月7日,在中国政府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10周年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高度评价中国为保障残疾人人权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时说:“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多年来在残疾人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

她是被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人文艺术及文学荣誉的博士

康复国际进入海迪时代值得期待,在候任主席期间,张海迪出席了2014年香港执委会,2015年,她成功主持了东京执委会会议。

展望康复国际的未来工作,张海迪说:“此前,在担任候任主席的两年间,我多次参与了康复国际的会议,和各国同事,执委会委员们讨论研究康复国际的工作和发展前景。我们已经多次研究,对康复国际未来发展制定了规划。我们建立了非洲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妇女和儿童。我们要努力让康复国际继续发挥积极影响,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必将为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人以务实进取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一定会交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文登德语培训老师和海迪常青不老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