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我的祖国德语版(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祖国)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我的祖国德语版和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祖国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我的祖国德语版以及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祖国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今年83岁的杨武能是名副其实的“译著等身”,其代表译著有《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阴谋与爱情》《海涅诗选》《格林童话全集》《茵梦湖》《魔山》《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名家名作。从事德语文学翻译60余载,杨武能共出版译著三十余部,字数和发行量均超千万。他还曾荣获德国总统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世界歌德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歌德金质奖章”,以及2018年获得的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我的祖国德语版(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祖国)

2、2018年,杨武能(左三)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3、杨武能表示,能够获得中国翻译界最高奖、得到国家的高度认可,自己倍感欣慰,“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80岁生日礼物。”他在采访中说道。然而,在谈到投身德语文学翻译的原因时,杨武能却概括为“走投无路、因祸得福”。

4、1958年在南京大学。穿补丁裤子的裁判就是大学时期的杨武能。

5、1938年,杨武能生于重庆十八梯下的厚慈街,祖父是农民,父亲是工人。新中国诞生的1949年,杨武能小学毕业,却没有得到升入初中的机会,沦为“失学少年”。幸运的是,他在第二年考上了重庆育才学校,从此立志当一名三峡水电站的电气工程师,投身共产主义建设。可是,初中毕业的体检报告显示,杨武能色弱,不能学理工科,只能学文科,成为电气工程师的梦想随之破灭。上高中后,杨武能得到俄语老师的启迪,重新确立了梦想——成为俄语文学翻译家,于是高中毕业后,他来到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俄语。然而,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中国俄语人才过剩,他只得于1957年转学至南京大学学习德语。这次转学成为了杨武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他在南大遇到了自己德语文学翻译的领路人——叶逢植。在恩师的鼓励下,初出茅庐的杨武能在我国当时仅有的一家外国文学期刊《世界文学》上一年连发三篇译文。杨武能称,自己就是这样“连蹦带跳地冲上了译坛”。

6、文学翻译事业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7、牛刀小试就得到了认可,这让崭露头角的杨武能备受鼓舞。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时任四川外国语学院教师的杨武能已年届40。他依然顶住压力,克服了重重障碍,成功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学者、诗人冯至。这次读研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次飞跃。三年后,其他所翻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下简称《维特》)出版,杨武能名声大噪。

8、杨译《少年维特的烦恼》部分版本,包括捐赠了稿费的盲文版。

9、他对记者说,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的译本在中国掀起“维特热”。但到了80年代,人们的语言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郭译本不再具有最初那样鲜活的生命力,为读者所不取,甚至遭到不公正的批评和贬斥,所以他萌生了重译的想法。杨武能坦言,有郭老的珠玉在前,重译《维特》的压力很大。但事实证明,正是他的“铤而走险”,让《维特》在中国重新火了起来,第一版8万册迅速销售一空,紧接着就是不断的重印和再版,没两年,总印数超过100万册。

10、1982年,杨武能(中)在参加完海德堡国际学术讨论会后随恩师冯至(右)和叶逢植在慕尼黑合影。

11、继《维特》之后,杨武能又翻译了《浮士德》《魔山》等名著,由他翻译的《格林童话全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译本,由他主编和担任主要译者的14卷精装本《歌德文集》是中国第一套大型歌德文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央视新闻在2018年6月推出的“习近平的书柜”专题报道中就有杨武能翻译的《浮士德》。今年4月,商务印书馆《杨武能译德语文学经典》正式开编,涵盖不同时期的各个流派、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25部德语文学经典,这在德语文学翻译界也是史无前例的。因其取得的翻译成就,杨武能被称作“德语界的傅雷”。对此,杨武能说:“大家把我比作傅雷,我感到很荣幸。但我要说,我不是傅雷,也成不了傅雷,我是巴蜀译翁,我要超过傅雷。这个我直言不讳。他也是我的前辈,我是受他的影响才做翻译的。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说要超过他,并无贬低的意思,因为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我们的翻译才能越做越好。”

12、山城重庆有一个文化地标叫巴蜀译翁文献馆,文献馆设于重庆图书馆四楼,其展出的最后一部分题名为精神家园—德国。

13、对此,曾有记者提问:“杨教授,一个中国人怎么能称德国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14、杨武能答道:“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要想搞清楚它,最好去巴蜀译翁文献馆认真看一看!”

15、几十年来,杨武能不仅通过译著向国内介绍了许多德国的名家名作,他还以学者的身份对德国经典文化进行阐释,为中德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16、1990年,杨武能的学术专著《歌德与中国》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其作品《走近歌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在歌德250年诞辰之前,他主编的14卷《歌德文集》面世,成为中国百年来研究、译介歌德最具规模、最为系统也最令人瞩目的成果。谈到歌德这位世界文学巨匠,杨武能赞叹道:“歌德将人性写透了!比如在《浮士德》一书中,他写出了人类的两面性,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浮士德精神”不仅仅包括许多学者所谓的‘自强不息’,更多的是人道主义和仁爱精神。”杨武能还介绍道,歌德虽然与中国没有直接接触,但通过阅读有关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后,歌德的作品传到中国,又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影响。

17、1985年,杨武能(左)在哥廷根参加国际日耳曼学家大会作报告后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

18、1982年,杨武能应邀赴海德堡,参加歌德学术讨论会。翌年,他通过研究课题《歌德与中国》获得洪堡博士后研究奖学金,之后一度在德国长期研修。1985年,在杨武能的努力下,四川外国语学院举办了“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研讨会,这是当时国内外语界举行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盛况空前,还受到当时德国总理科尔的关注。此外,杨武能还与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两次会面。他曾在《译海逐梦录》中写道,君特·格拉斯待人随和,尊重中国文化,颇了解中国情况,特别喜欢《金瓶梅》这样的真性情作品。

19、图为2004年杨武能与君特·格拉斯在欧洲译协会面

20、谈到文化交流,杨武能认为“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还需要走出去。”目前,他正通过“重庆国际交流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这一平台依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开展专题研究与国际合作,通过翻译出版多语种译著、助推优秀演出剧目走向海外等工作,提升重庆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活动。

21、2015年,重庆图书馆成立杨武能著译文献馆(现名巴蜀译翁文献馆)。图为杨武能在开馆仪式上致辞。

22、心存感恩的“巴蜀译翁”

23、年届耄耋,杨武能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巴蜀译翁”,以表达对故乡的感激之情。杨武能对记者表示,出生在重庆,成长在四川对他的影响很大。一方面,由于山城重庆的地势原因,他自幼爬坡上坎,磨练了毅力,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另一方面,巴蜀地区文风鼎盛,才子辈出,而他最钦佩的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苏东坡。“正是有了巴蜀地区的文化滋养,才让我这个农民的孙子、工人的儿子有可能成为翻译家。”

24、2019年10月16日,在来自五大洲的数十位华裔文艺家见证下,重庆武隆仙女山天衢公园巴蜀译翁亭揭幕。

25、巴蜀译翁亭附属的浮雕屏“巴蜀译翁西游记”:坐在左边的背包客为43岁时游学德国的杨武能。

26、2019年10月16日,“巴蜀译翁亭”在重庆武隆仙女山揭幕,楹联为“浮士德格林童话魔山,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和“翻译家歌德学者作家,一世书不尽的传奇”,形象而精炼地概括了杨武能一生的主要成就和建树。

27、杨武能对记者说:“我之所以有今天,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包括父母、家人、老师和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是他们造就了我。但我更想感谢的是我们的党和国家!巴蜀译翁的传奇不是我个人的传奇,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传奇。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巴蜀译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