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我来自中国的德语,领略早期中国的辉煌和浪漫

大家好,关于我来自中国的德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领略早期中国的辉煌和浪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文/徐剑梅)《史记》是刻在中华文明血脉和中国人基因里的一部书,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3000多年中国历史。问世2000多年来,它对中国史学与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尧舜禅让、大禹治水、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家喻户晓。

我来自中国的德语,领略早期中国的辉煌和浪漫

2、美国知名汉学家、翻译家倪豪士浸淫汉学六十载,精研唐代文学,并从1989年起主持《史记》英译。这一翻译工程已成为英语汉学史一大盛事。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专访了倪豪士。

3、“翻译是汉学研究的基础”

4、倪豪士有一种恂恂儒雅的气度,说话声音柔和,精神健旺。见面时,他特意带了一本英文版《史记》第十卷送给记者,手写繁体字题赠,一笔一画都很用力。

5、1962年,倪豪士进入美国陆军语言学校学习中文;1970年,他开始阅读《史记》。他说:“学习中文的人难免对《史记》产生兴趣,尤其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它。”

6、《史记》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全书130篇,52万余字。自宋代起就出现《史记》选本,如今通读《史记》全书者恐怕不多。

7、倪豪士回忆说,他最早阅读的可能是《刺客列传》,先读一段原文,再看英文译本,然后再读原文。不过他当时醉心于包括唐传奇在内的唐代文学,喜爱柳宗元、皮日休、杜甫,并未想过翻译《史记》。但有些事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倪豪士研究唐传奇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在向中国台湾学者王秋桂求教时,王秋桂建议他多读读《史记》,于是便开始阅读和研究《史记》,译介《史记》的念头也由此萌生。

8、读书容易“不求甚解”,但翻译需要把文本逐字逐句地搞明白,这样才能发现一些细微之处的问题。

9、倪豪士一向重视中国古典文献翻译。他曾在一次讲座中强调,“不是外国人喜欢做翻译,而是非做翻译不可”,就像研究古希腊文学必须先译成英法德文一样,“最重要的(汉学)研究基础就是翻译”。

10、倪豪士说,他们已经从译讫的《史记》篇目中发现了大量有待研究的问题,而且还有很多段落虽经百般查询文献和专家研讨,仍不能确凿其义。

11、同时,他把培养了一批汉学研究者视为《史记》翻译工程的主要贡献之一。“这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好方法,他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12、30多年来,从注释、翻译到研讨,已有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的近200名研究人员参与《史记》全本译介。“这是一支国际化的团队。我们至今仍在一起工作,经常需要克服时差困扰。”

13、倪豪士回忆说,在1989年启动翻译项目之初,他只计划译出《史记》中未被译成英文的部分,但不久后便下决心从本纪开始,以学术翻译方式全部重译。他当时以十年为期,但第一个十年之后,却发现仍需“比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

14、截至今年8月,倪豪士和他的团队已译介《史记》130篇中的106篇,目前正在翻译《史记》中的八书、十表,以及世家中尚未译讫的数篇。他们每周开一次会讨论进展,安排相关事宜。每卷所涉翻译工作完成后,还需约一年时间统稿编辑。

15、记者问他,何时能译完?“三到五年,但不能确定。”倪豪士笑道,“就如《史记·高祖本纪》所言,‘命乃在天’,这就是我的答案。”

16、“站在中国的传统之外”

17、翻译之信、达、雅,是各国译者共同面对的难题。在倪豪士之前,英语世界已有美国汉学名家华兹生的《史记》译本,晓畅生动,富有文学性,为“归化”译法的典范,但存在颇多“信”的问题,注释少,而且不是完整译本。

18、相形之下,倪豪士主持的《史记》全本翻译,不追求普通读者阅读体验的流畅无碍,而是采取直译的方式,力求准确,不惜在译文中频繁夹杂中文字、词、句作为参照,附以详细注疏、译者笔记与文献索引。对于这种“异化”译法,普通读者如不适应,读起来难免磕磕绊绊。

19、为何采取“异化”译法?倪豪士解释说:“这就是学术翻译的方式。从一开始,我们就只面向学者和研究者,而非普通读者。”

20、倪豪士回忆说,在着手翻译《史记》前,他泡了一周图书馆,查阅了馆内所有希腊文和拉丁文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发现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重要的翻译方式:一种面向普通读者,轻松精彩;另一种是学术翻译,附加注释等。他还查阅过日本的一些学术译著,发现也是如此。

21、上世纪80年代,为研究唐传奇和准备翻译《史记》,倪豪士在北京结识了包括钱钟书在内的很多学者,阅读了他们对《史记》的评析,受到很大影响。在多年译介和研究中,他不时发现,国际汉学家的关注点常有中国学者未能留意之处。

22、他举例说,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矣”字,往往带有目的,但在白话翻译中难以体现。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去世的措辞也很细致,对他不喜欢的皇帝,会使用“卒”字。倪豪士认为,外国人可能更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23、倪豪士对《史记》的英文书名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直译了《史记》的最早书名,即《太史公记》。在他心中,司马迁是一个严格、能自我鞭策、有使命感的人,他认定有必要写一部中国通史以观照他身处时代的国家政治,因此才能在蒙受腐刑这般残酷的刑罚后,坚持完成这部皇皇巨著。

24、倪豪士尤其欣赏司马迁青年时期的“壮游天下”,把《史记》译介过程中自己的游历、结下的友谊视为人生收获。因为《史记》的翻译工作,他多次赴华,还到访日本和欧洲多国,从各国同行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结下了深厚友谊。

25、漫漫译介路上,倪豪士常常浮想,司马迁和“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颇多相似,广游历,擅叙事。但司马迁如何获得如此丰富的史料,有多少经他亲自收集,多少来自道听途说,多少来自可靠记载?他需要多大空间存放这些资料,有多少助手帮忙整理抄录?他在竹简上写作,《史记》原稿应无副本,这部皇皇巨著又如何流传下来?可惜后世都没有确切信息。

26、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外来者,在每种文化中都能见当地人所未见,这始终是事实。我们站在你们的传统之外,能够看到你们所忽略的东西。”

27、译者笔记如小型论文

28、在英文版《史记》第十卷封底,印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报》的一段评介:“通过这样的著作,西方学术界和文学界将更多领略早期中国的辉煌和浪漫,并可更好地欣赏早期中国的伟大历史学家所呈现的人类教训。”

29、“我一直在寻找有关早期中国历史的优秀译本。这套书价格虽贵,但内容值得。”一名购买过该书的网友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留言道。

30、“倪豪士主编的新译本具有严谨的学术性……翻译非常精确。”美国权威汉学期刊《中国文学》如是评论。

31、由于倪豪士主编的《史记》英译本是学术译著,需要详细考证、力求准确,因而其注释往往比正文还长。读来最有兴味的是每篇之后的译者笔记,这些笔记犹如小型论文,另附文献索引供读者索骥,说它们是别开生面的导读也不为过。

32、比如,倪豪士在《南越列传》的译者笔记中,先探讨了“越”的意涵与由来,又从民族志角度对比司马迁对南越人和匈奴人的描述,指出他对前者的描述较为简略,而对后者比较详细,并分析个中原因。

33、又如,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助理研究员马克·尼恩贝格尔为《淮南衡山列传》写了长达四页半的译者笔记,援引明人陈子龙的《史记测议》和清人郭嵩焘的《史记札记》,探讨司马迁关于诸王“谋反”的叙事,寻找其在字里行间隐约显露的个人见解,由此认为太史公以反复交织对比的杰出手法展现了汉代皇帝的伪善。

34、尼恩贝格尔还引用了民国史家李景星的《史记评议》,“其犹豫处全在心上,是太史公独擅,他人无此手笔也。故用欲字、畏字、恐字、念字,及亦欲、时欲、偷欲、计欲等字,摹写入微”,称赞司马迁此篇“创造了真正的杰作”。

35、披读之下,记者不禁觉得,这些译者笔记很值得回译成中文结集出版,有助于国内读者了解国际汉学界对《史记》的分析和研究视角。这些文献索引更是《史记》国际研究的一份珍贵目录,亦是未来东西方文化比较分析的丰富材料。

36、“学术薪火相传最重要”

37、在倪豪士看来,即便华兹生的译本可读性很高,但对《史记》感兴趣的美国读者也很少。究其原因,他说,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阅读当代文学作品,但根本还在于,“很多美国人对文化上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38、他认为,多数美国人的这一特点与美国移民国家的属性有密切关联。他的曾祖父母1881年从德国移民美国后,就放弃了本国传统、服装、语言,一心一意地试图成为美国人。相对于其他族裔,华人拥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因而被同化的速度会慢一些。

39、英国小说家莱斯利·哈特利曾经写道:“过去也是异国他乡,人们处世方式不同。”记者一位朋友因此认为,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缺乏理解,可能是“一个双重的异域性问题。首先因为它来自异国,其次因为它来自过去,犹如一个异域之中隐藏着另一个异域”。

40、尽管如此,这并不能削弱甚至反而凸显《史记》译介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是参与译介的近200名学者的研究及其传播,就会对西方读者产生影响。

41、倪豪士说:“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对理解21世纪的中国非常重要。”遗憾的是,一些美国大学并不这么认为。他于2020年荣休后,威大麦迪逊分校不再聘请任何研究古典中国(明代之前)的教授,这令他感到难过,“但这是现在(美国大学)的一个趋势”。

42、过去十年里,许多美国年轻人受经济因素驱动或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而学习中文。倪豪士认为,如果他们想要了解现代中国,关于传统中国的知识是有用的,会让他们的理解“增加一层(厚度)”。

43、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数十年,与中国古人终日对坐、把臂闲游,还会产生新鲜感或者激发新的灵感吗?

44、“会。每天都会。”倪豪士毫不迟疑地说。

45、回首六十载的汉学研究生涯,倪豪士说,和多年前一样,他仍如苏东坡所言,身处庐山之中,但感到“享受和一些满足”。“享受”缘于喜欢学习中国的每一件事,“满足”则主要来自于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学者。

46、“学术的薪火相传是最令我满意的,这比著述或其他任何东西都更重要。”倪豪士说。

47、倪豪士和他主编的英文版《史记》第十卷(新华社)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