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希特勒骂人德语谐音歌词?千万德国人甘愿为他卖命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希特勒骂人德语谐音歌词,以及千万德国人甘愿为他卖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希特勒骂人德语谐音歌词?千万德国人甘愿为他卖命

野心勃勃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再次崛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欧洲,也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888年,威廉二世成了德意志的皇帝,这是个热血冲动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是君权神授,还很讨厌议会对他指手画脚,就连俾斯麦也被他赶走了。这位新任德皇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军事,他对武力有着谜一样的痴恋。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德国军人的地位和待遇都得到了提高。

威廉二世的出身很高贵,他的爷爷是著名的威廉大帝,外祖母则是英国女王。但不幸的是,威廉二世在出生时,遭遇了意外,导致了他左臂的萎缩,就连大脑也可能存在严重的疾病。萎缩的左臂让威廉二世感觉很自卑,总是以手套、佩剑和拐杖掩盖左手的缺陷。或许正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才导致了他对武力的崇拜。

俾斯麦在担任宰相时,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很好,而且两国之间还是姻亲的关系,威廉二世的母亲就是维多利亚公主。但俾斯麦退休后不久,威廉二世就开始频频得罪英国。最后,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糟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觉得德国应该会和英国联合起来,但结果却是英国选择了与德国作对。

1908年,威廉二世做了一件蠢事,他本来是想主动和英国搞好关系,但没想到办砸了。在接受英国报章《每日电讯报》采访的时候,威廉二世表示德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还提到了法俄两国煽动德国参加战争。最后,威廉二世还顺带捎上了日本,说德国扩建海军是针对日本,并不是想和英国一较高下。

事后,威廉二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太过火了,在之后的几个月内,都没有再接受访问,一直保持着低调,就连政府事务,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

不过威廉二世还是对军事充满着热情,不断地扩充军备。威廉二世这种举措,让英国觉得很不安。在1908年的夏天,英王爱德华七世派出了特使,向威廉二世表达了这种担心。威廉二世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只要有人试图限制德国的军备发展,那就是挑衅德国,德国会立刻反击。”

虽然英国人对威廉二世渐渐不满起来,但英国皇室却没有,在爱德华七世去世后,依旧邀请威廉二世前来参加葬礼,威廉二世的名字还占据着出席名单首位。

俾斯麦担任宰相时,所推行的政策是孤立法国。但威廉二世却想和法国搞好关系,可法国压根儿不接这茬。毕竟普法战争刚结束没多久,威廉一世耀武扬威地在凡尔赛宫举行加冕仪式,对法国人来说可是耻辱。

德国作为欧洲的后起之秀,发展得十分迅速。威廉二世所接手的德国是强大的,他想要让德国变成世界帝国的梦想是有实现基础的。但当威廉二世放眼望去时,他才发现蛋糕已经被英法等国分完了。列强是不可能主动交出手中的既得利益的,威廉二世只能选择抢,通过战争的形式为德国争夺能匹配上这个新兴帝国的一切。

不过,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就算威廉二世有这样的野心,也不能弄得尽人皆知。威廉二世到处蹦跶,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德意志的强大。在庆祝德意志帝国成立25周年纪念会上,威廉二世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发表了他的贺词:“德意志会发展成世界帝国,到时候,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里都会有德国的影子,德国的商品、知识等都会散播在世界各处。”这份贺词,在威廉二世看起来可能很普通,甚至无法表达出他内心的那份狂热,但却让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家的领导人听得心惊肉跳,这是要称霸世界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了,刺客是萨拉热窝的热血青年。威廉二世得知后,十分震惊,立刻给奥匈帝国发去了电报,怂恿奥匈帝国不要就此善罢甘休。

斐迪南大公虽然是奥匈帝国的皇储,但并不是个受欢迎的人,他被刺杀虽让人觉得意外,但也没到为他报仇而发动战争的地步。在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政要被刺杀,但都没像斐迪南一样,直接成了点燃一场世界规模战争的导火索。

最初,欧洲许多国家都对一战怀着兴奋的心情,觉得欧洲是时候打一场战争了。但一战的规模和破坏力都远远超出了各国的预估,或许正因如此,英法等国在战后才狠狠地惩罚了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他们也对一战抱着乐观的态度,有的士兵甚至觉得几个月后,战争就能结束,他们还能赶上回家过圣诞节。但这场战争却打了四年,正因为这种心理落差,一战士兵后期的反战情绪才会那么强烈,有的部队甚至出现了兵变。

一战初期,德国本想速战速决,但无奈被东西线掣肘。到了1915年,德国便开始把重点放到了西线上,这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对于英法等国来说,俄国这条东线的力量,基本上指望不上了,尼古拉二世已经被国内的起义军分散了许多兵力。

德国瞄准了法国,认为只要攻入巴黎,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是凡尔登战役打响了。凡尔登战役以法国胜利而告终,虽然法国赢得了胜利,但也损失了不少兵力。德法两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万,凡尔登战役也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陆战上的失利,让德国开始转向海战。在威廉二世的努力下,德国拥有了一支可以与英国海军叫板的海军。日德兰海战是一场十分关键的战役,英国如果失败了,不仅要退出战争,还要让出海岸线的控制权。最终,英国打赢了。

1917年,一个新兴的强大国家美国也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共同和德国作对。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

德国的战败让威廉二世成了国家的罪人,许多人都开始反对威廉二世,就连他最信任的将领都开始劝他退位。最后,威廉二世只能选择退位,不过他希望能保留普鲁士国王的身份,但还是失败了,不过他还是不愿意放弃普鲁士国王的头衔。

退位后,威廉二世来到了荷兰。荷兰在一战中是中立国,而且荷兰女王还是威廉的表妹。在荷兰,女王还看在亲戚一场的分儿上,给了威廉二世一座庄园。在巴黎和会召开时,威廉二世被定性为战犯,应该被引渡审判。这时,仗义的荷兰女王再次成了威廉二世的保护伞,硬是不交出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在荷兰的庄园里惬意地活着,就连希特勒上台时,他还活着,并给予了资金支持,或许他从希特勒身上看到了德国复兴的希望。在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突然袭击了荷兰这个中立国,几周后,荷兰就宣布投降了。而威廉二世则在1941年6月3日才去世。

自从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就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放弃了在圣彼得堡优越的生活,到一处行宫中过起了戒备森严的日子,就连被嘲笑为囚犯也毫不在意。亚历山大三世病逝后,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继位,这是俄国的最后一位沙皇。此时的俄国已经危机四伏,但尼古拉二世却对改革没什么兴趣,他更喜欢打仗,除了到处侵略扩张外,尼古拉二世也没落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让俄国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在参加一战后更为严重,忍无可忍的俄国民众开始了反抗。

1917年1月22日,工人们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示威游行,以纪念被沙皇镇压的1905年革命中牺牲的人。除了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尼古拉二世并未把这次的示威游行放在心上,直到示威游行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了反对沙皇统治的起义,这时,尼古拉二世才慌张起来。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的音译,意思是“多数派”,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布尔什维克相对应的是孟什维克,也就是“少数派”的意思。

在1917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也是俄历的2月23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工人们不仅攻占了军火库,还和军警打了起来。尼古拉二世企图派兵镇压,但却发生了兵变,只能在7天后宣布退位,把沙皇之位让给了弟弟米哈伊尔。这时的沙皇之位无异于一个烫手山芋,谁沾谁倒霉,第二天,米哈伊尔立刻做出回应,他也宣布退位。于是,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二月革命成功了。

二月革命的消息立刻传到了瑞士这个中立国,此时列宁正在瑞士避难,他离开俄国已经十余年了。列宁想要尽快回到俄国,但却由不得他自己,当时的欧洲正在打仗,交通十分不便。在瑞士社会民主党人士弗里茨·普拉廷的帮助下,列宁可以乘坐由德国安排的火车返回俄国,但前提条件是,列宁回到俄国后,必须释放关押的德国俘虏。穿越德国到瑞典的路程是漫长的,踏上归途的列宁没有回忆往日的流亡岁月,而是在阅读一份报纸——《真理报》。这份专门针对工人发行的报纸,被沙皇看作是宣扬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为了避免沙皇的查封,《真理报》的印刷工作全在国外进行,然后秘密送往俄国。在瑞典,列宁立刻找到社会民主党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地乘坐火车启程,这是一列开往彼得格勒的火车。

与绝大部分贫苦的起义工人不同,列宁出生于一个殷实的知识分子家庭。列宁的早年生活过得不错,父慈母爱,兄弟姐妹也相亲相爱。这全部是列宁父亲乌里扬诺夫努力的结果。乌里扬诺夫虽然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却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了国民教育总监。在父亲的影响下,列宁从小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

17岁时,列宁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哥哥被沙皇下令处死了。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是圣彼得堡大学的进步青年,在参加民意党刺杀沙皇的行动中不幸被捕。这件事情给列宁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同时也让他坚定了反对沙皇统治的决心。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列宁就开始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就算被开除和监视,也没有放弃自学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22岁时,列宁获得了一次旁听生参加圣彼得堡大学毕业考试的机会,列宁通过了考试,并获得了毕业证书。随后,列宁便开始在圣彼得堡工作。表面上,列宁是一个实习律师,但实际上他是个马克思主义者,经常组织工人活动。列宁在圣彼得堡所进行的无产阶级工作被政府盯上了,并在1895年12月被捕入狱。两年后,列宁被流放,在流放过程中,他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的写作。

1900年,列宁被允许返回圣彼得堡。这时,列宁依旧坚持写在政府看来危险的书籍。1903年,列宁在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思想,但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都觉得列宁的思想太激进了。双方之间的争执直接导致了社会民主党的分裂。以列宁为首的是布尔什维克,另一派则是孟什维克。

1905年革命失败后,列宁只能选择离开俄国,到西欧避难。在外流亡的日子并不好过,列宁的生活十分贫困,但就算如此,列宁也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事业,他一边坚持写作,一边参加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集会活动。

1914年,一战爆发后,社会民主党纷纷选择支持本国的战争,这让列宁很意外,同时也很愤怒。在他看来,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毫无意义,不会解决任何穷人的问题。列宁认为,只有一种战争是有意义的,那就是阶级战争,让工人阶级通过武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对于列宁,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忌惮,奥地利还曾扣押过列宁。后来,列宁便只能到瑞士这个中立的开明国家避难,一直到二月革命爆发,才回到了俄国。

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了俄国,以他的名气,自然很快就成了革命运动的领袖。列宁在获得了不少人支持的同时,还有许多反对者,反对者则诬陷列宁是德国派来的间谍,但这种脏水根本影响不了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心中的光辉形象,列宁一直都是工人和士兵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者。

列宁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二月革命,但却对俄国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并未马上组织布尔什维克进行武装夺权,而是一边静待时机,一边秘密壮大布尔什维克的力量。

1917年9月,列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由于他此时正在芬兰,便给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写了两封信,信件的内容便是武装夺取政权的方案。10月7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格勒,开始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在10月24日(俄历)的夜晚,在布尔什维克的发动下,工人和士兵纷纷起义,朝着临时政府所在地涌去。这场起义便是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1月14日,列宁遇到了一场刺杀。刺客一共有12名,在列宁所乘坐的汽车经过一座桥时,刺客们立刻向车内开枪。所幸,同行的普拉廷反应迅速,立刻把列宁的头按在了座位下,才没有中弹。

半年多后,列宁再次遭遇了一次刺杀。刺客冒充工人混在工厂里,在列宁演讲完毕,正与一位女士交谈之际,刺客突然朝着列宁开枪。列宁的左肩和左胸靠近脖子的地方都被打中,刺客还伤到了与列宁交谈的女人。

由于伤势严重,列宁当场昏迷。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列宁清醒了,他告诉随从人员,不要把他送到医院,那里也可能会被安排刺客。在列宁的安排下,他被送到了克里姆林宫,医生随后也赶到这里,为列宁治伤。这次凶险的刺杀虽未让列宁丧命,但却让列宁的健康状况变得糟糕起来。一颗子弹因为距离脊柱很近,当时的医生没有把握能安全取出子弹,这颗子弹便留在了列宁的身体里。直到四年后的一天,这颗子弹才被一个德国医生取了出来。或许正是因为颈部靠近脊柱的伤口,才导致了他的中风与瘫痪。

1918年3月,在列宁的主持下,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上,布尔什维克正式改名为俄国共产党。不久之后,宪法就颁布了,这标志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成立。

1922年5月,列宁因为中风导致右侧身体瘫痪了,便开始休养。在第二次中风后,列宁便彻底待在家中养身体。在第三次中风后,列宁便卧床不起,甚至都无法开口说话。1924年,列宁逝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年轻人志愿参军,成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中的一员,此时的他还是个普通的士兵,尽管几年后成了上等兵,还因为作战英勇获得了勋章,但威廉二世还是不知道希特勒的存在,不过几十年后,威廉二世就会知道这个名叫希特勒的人。

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他的童年并不幸福。1895年,希特勒被送入学校念书。不安分的阿洛伊斯在退休后,便经常带着一家人搬家,希特勒便只能跟随父亲不停地转学,每当希特勒好不容易熟悉学校的环境后,就会离开。

1900年,希特勒遵照父亲的安排,到林茨上中学。阿洛伊斯希望希特勒能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公务员,所以便花钱做了这样的安排。但希特勒却并不理解阿洛伊斯的苦心,他想要成为一名画家。希特勒虽然进行了反抗,但却失败了,为了表达对父亲专横的不满,希特勒不再努力学习,最后连张毕业证都没混到。

三年后,希特勒终于获得了自由,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立刻摆脱了暴君式的管束。16岁时,希特勒除了画画外,增加了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他开始对政治有了兴趣,他每天都待在图书馆里,阅读德国的历史,对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渴望了解,此时的他已经出现了狂热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征兆。

1906年,希特勒与母亲告别,踏上了去维也纳的道路,他想要学习艺术。到了维也纳后,希特勒便开始准备考试,希望能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但很遗憾,希特勒被拒绝了,还被拒绝了两次。

起初,希特勒还能得到母亲的资助,在母亲去世后,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他虽然会画画,但在周围人的眼中,他只是个三流画家,他只能给人画画明信片,以获得微薄的报酬。就算如此,希特勒也无法养活自己,除了画画外,希特勒也会干些扫雪、扛行李之类的零活。

很快,希特勒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放弃了之前租的房子,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居住,每天还依靠施粥站过活。

1913年,希特勒从维也纳搬到了慕尼黑居住,但同样还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一个在周围人看来,十分古怪的、狂热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流浪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也应征入伍,他在1916年参加索姆河战役时,被炮弹炸伤了大腿,只能暂时撤退到后方养伤。一年后,希特勒重回战场。但在1918年,希特勒因为被芥子气攻击眼睛短暂失明而继续养伤。就在希特勒想着什么时候继续上阵杀敌之际,传来了德国宣布投降的消息。

在德国,军国主义的根基十分深厚。希特勒虽然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但他也和大多数德国青年一样,都对荣誉有着强烈的渴望。德国的战败自然让希特勒等德国人觉得十分屈辱,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则让这份屈辱掺杂了憎恨的情绪。就像法国元帅福煦所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威廉二世退位后,魏玛共和国成立,虽然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总统,但却没有掌握实权,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用来承担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屈辱。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需要给战胜国巨额赔款,这足以让德国经济崩溃。后来由于美国在资金上的支持,德国的经济总算有了一丝繁荣的迹象。但这种靠借外债换来的安稳对德国来说,可谓是如履薄冰。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国内的经济都遭遇了困难,自然不可能再给德国提供帮助,为了自保,美国撤走了资金。这下,德国的经济彻底崩盘了,马克变成了废纸,通货膨胀达到了历史新高。德国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严重到买一杯牛奶都能倾家荡产。

本来魏玛共和国的支持者就不多,这下大家伙儿都吃不饱饭了,自然更加反对政府,一时间德国变得动荡起来。

对于绝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一战投降后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但对于希特勒来说,一战后的他似乎开始朝着人生巅峰前进。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纳粹党)的一分子,他不再无所事事,他每天都带着激情去工作,去演讲,让更多的人被他所宣扬的种族仇恨论所影响,让大家与他一起陷入仇恨的癫狂中。

不论日后希特勒怎么臭名昭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擅长演讲,具有演讲的天赋,能轻易地调动起听众们的情绪。纳粹党的主席也发现了希特勒的演讲才能,就破格提拔他做宣传部长,从此之后希特勒便开始平步青云,一步步成为纳粹党的骨干。当然,纳粹党在希特勒的煽动下,也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和追随者。

1921年,希特勒成了纳粹党的党魁,在党内享有最高权力,党章、选举、委员会等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俨然已成了纳粹独裁者。但希特勒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掌握更大的权力,这一次他盯上了政府。

1923年,在希特勒的煽动下,纳粹党举行了暴动,史称“啤酒馆暴动”。这场暴动,希特勒准备得并不充分,他所掌握的武力十分有限。或者说,他并没想通过武力推翻政府,他觉得凭借自己的狂热再加上追随者,就能成功。

1923年11月9日上午,希特勒等人和警察产生了冲突。本来,警察和希特勒都没想开枪,但不知是谁突然朝着示威人群开了一枪。这声枪响,让事态变得不可控起来,示威人群开始袭击警察,于是一场混战开始了,从示威游行转变成了暴动。

希特勒本人虽未在这场暴动中受伤,但却在失败后被关进了监狱。但在审判的时候,法官考虑到希特勒所宣传的并不是什么危险的异端邪说,便只判了他5年监禁。监狱的生活对希特勒来说十分惬意,他被关在了条件最好的牢房,还能自由地通信和散步,时不时还会有亲友前来探望,除了不能走出监狱大门外,希特勒是监狱里最自由的犯人。在监狱里,希特勒完成了《我的奋斗》这本书。9个月后,希特勒被提前释放了。

啤酒馆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并未给希特勒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反而让希特勒的名气变得更大了,还让希特勒得到了一条经验教训,军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纳粹党却被取缔了,成了不合法的政党,相关报刊也被查封。

出狱后的希特勒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他主动承认错误,并承诺一定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不久之后,纳粹党重新合法化,就连纳粹党的报刊也被解除了禁令。几年后,美国的华尔街出现了大崩盘,美国政府便撤走了在德国的资金。希特勒趁此机会煽动群众反对政府的统治。

1933年,希特勒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总理,不过他的权力却被议会所限制,尤其是德国共产党,这个党派的议员占据了议会总人数的17%,是希特勒最大的阻碍。1933年2月27日,德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希特勒把国会纵火案的罪名安在了共产党的身上,这下希特勒就成了德国的一把手。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希特勒便到处许下承诺。面对群众,希特勒说他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面对军队,希特勒承诺一定会扩充军队,重新恢复德国的荣耀。希特勒为了赢得天主教会的支持,甚至允许天主教徒保有原来的信仰。

除此之外,希特勒还在纳粹党内部开展了大清洗,在1934年6月30日进行了血腥屠杀,清除以恩斯特·罗姆为首的反对者。这起历史事件也因此被称为“罗姆政变”或“长剑之夜”。

生死存亡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的凌晨时分,德国突然进攻波兰。与装备优良的德军相比,波兰显然不是德国的对手。很快,德国的空军就消灭了波兰空军。陆地上的战况更为惨烈,波兰人除了要提防空中德军的轰炸外,还得面对德军的坦克。此时的波兰人开始寄希望于法国的增援,他们相信法国人不会任由德国这样肆虐,但他们没有等来法国的军队。

希特勒在闪击波兰之前,找了许多借口,但依旧引起了英法等国的警惕,法国立刻开始向马其诺防线增兵。马其诺防线是法国人专门针对德国而修建的,每年法国政府都会划拨大量资金修缮这条防线,这条防线在当时可谓是铜墙铁壁。

就在英法联军聚集在马其诺防线,准备与德军干场硬仗时,德军却绕过了马其诺防线,从卢森堡的阿登森林穿越过来,迅速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从背后打了英法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在此之前,英法两国虽然也想到了阿登这个薄弱环节,但考虑到阿登的地形不利于坦克通行,便没有在此地派重兵把守。

为了保存实力,英法联军只能不停地撤退,直到敦刻尔克这个靠近英国的港口城市。英国政府立刻开始组织跨海撤退行动,把所能用上的一切船只都派到了敦刻尔克,不论是军用的舰船,还是民用的木船,只要能在水上漂就行。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撤退,一共有33.5万人通过这次行动撤退到英国。人虽然撤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但英国所支援的重型武器装备,例如坦克、飞机、汽车等都滞留在法国,成了希特勒的战利品。

法国的沦陷对于希特勒来说,是重大的胜利,占领西欧对于他来说,已如探囊取物般了。希特勒希望英国能像荷兰等国那样,乖乖缴械投降。但希特勒却遇到了顽强抵抗的英国,此时英国的首相是刚刚上任的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是个经历过战火的贵族子弟。在丘吉尔21岁时,他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往古巴,参与了西班牙和古巴的战争。四年后,丘吉尔再次以记者的身份到南非参与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这次,丘吉尔被布尔人俘虏了。布尔人在丘吉尔的身上搜到了武器,便以此为由拒绝释放丘吉尔。几个月后,丘吉尔便开始计划越狱,在一个英国人的帮助下,丘吉尔成功了,并因此获得了不小的名气。1900年3月,丘吉尔回到了英国。

进入政坛后,丘吉尔成了一名保守党议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英国海军在攻占达达尼尔海峡时,不仅失败了,而且损失巨大。而批准这个作战计划的人正是丘吉尔,丘吉尔因此被免去了海军大臣的职务,事业一下子跌入谷底。

1917年,丘吉尔的事业迎来了转机,他被任命为军需大臣。在丘吉尔任职期间,英国坦克、飞机等军备的生产规模都被迅速扩大。

一战结束后,大部分英国人都觉得不会再爆发战争,就开始着手准备裁军。但丘吉尔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德国就是欧洲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在议会中,丘吉尔以此为由反对裁军,甚至还鼓励盟友法国加强戒备。丘吉尔的这种提议在当时的英国是不被欢迎的,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直到二战爆发后,丘吉尔才进入内阁,再次成了海军大臣。

1940年5月8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提出了辞职,他卸任前向国王推荐了丘吉尔。丘吉尔成为首相后,通过演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要做的就是争取胜利,不论付出多少代价,也要获得胜利,没有胜利我们就无法生存。”丘吉尔的这番演讲在下议院获得了全部支持。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丘吉尔便亲自到法国去游说,希望法国能坚守住,但法国政府已经投降了。丘吉尔只能和已经被贬职的主战将军戴高乐合作。1940年6月17日,戴高乐秘密前往英国。6月28日,丘吉尔宣布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代表。此外,丘吉尔还允许戴高乐的法国部队停留在英国。

很快,希特勒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从9月份开始,英国领空经常会出现德军的飞机。丘吉尔派出英国空军进行拦截。

不过,英国也并未一味地防守,还派出空军去轰炸德国。这下,把希特勒彻底惹恼了。希特勒立刻下令轰炸伦敦,之后的57天内,英国伦敦每天都要被德国的飞机轰炸。1941年10月12日,希特勒遭遇了空战失败,他只能暂时放弃入侵英国。

在丘吉尔看来,仅靠英国和法国的实力,是无法击败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的,他便开始努力寻求盟友,希望能把美国拉到欧洲的战场上。当然如果再拉上苏联就更好了,苏联可以在东线拖住德国。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为英国争取到了苏联这个盟友。这次,希特勒依旧选择了速战速决的策略,猝不及防的苏联人当时根本没想到战火会烧到自己的国家。

苏联人被迫参战。这场保卫战,苏联人打得十分辛苦,德军步步紧逼,已经深入苏联腹地。

1941年12月7日,日军轰炸了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宣布参加战争。这对斯大林来说,可是个好消息,这样他就能把防备日本的部分部队调遣到西线对付德军,因为日军此时正在太平洋全力以赴地和美国打仗,威胁不到苏联边境的安全。

苏联的寒冬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擅长闪击战的德军并没有准备过冬衣物,就来攻打苏联,结果到了冬天也没攻克莫斯科。在苏联的冰天雪地里,许多德国士兵虽然没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但却死在了严寒中。

1942年6月28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了。这场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为反法西斯同盟赢得了优势,德军也因此栽了大跟头,丧失了先前的优势。历史证明,苏联这块寒冷之地是不能随意深入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和法国皇帝拿破仑都在这里失败过。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召开。在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经过商议决定在欧洲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从西线进攻德军,缓解红军在东线的压力。这次行动被称为“霸王行动”,也就是诺曼底登陆。

按照作战计划,美国的空军会先进行轰炸,轰炸的重点是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运输通道,这样德军就无法迅速增援。轰炸过后,盟军开始登陆诺曼底。最终,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

1945年4月12日,就在柏林会战打响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了。希特勒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认为转败为胜的时机到了。但美国却并未因此退出战争,副总统杜鲁门迅速完成了就职仪式。四天后,柏林会战开始了。

随着反法西斯盟军的逼近,希特勒渐渐变得绝望起来,但他并不想投降,他下令,让柏林14岁以上的男性都参与到保卫柏林的战斗中。4月28日,希特勒开始准备后事。他和情妇爱娃·布劳恩举行了结婚仪式。两天后,希特勒开枪自杀了,爱娃则服毒自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胜利。

文章分享结束,希特勒骂人德语谐音歌词和千万德国人甘愿为他卖命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