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希特勒故事德语,听听希特勒在纽伦堡说了什么

很多朋友对于希特勒故事德语和听听希特勒在纽伦堡说了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希特勒故事德语,听听希特勒在纽伦堡说了什么

这个问题不能成为历史争论的问题——希特勒的下一步计划——“对捷克斯洛伐克没有恶意”——勃鲁姆先生做出保证——我于1938年3月去巴黎访问——勃鲁姆先生的总理职位由达拉第先生接替了——英国和意大利签订协议——同苏台德领袖的对话——德国将领带着恐惧和怀疑进行抗争——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关系——贝奈斯和斯大林的关系——德国国内的清洗和阴谋——6月12日达拉第发表声明——希特勒对凯尔特做出承诺——维德曼上尉担负着使命前往伦敦——我于8月27日在塞顿·布瓦对选民的演讲——我于8月31日写给哈利法克斯勋爵的信——我在恰特韦尔庄园接受苏联大使的访问——我交给外交部的报告——《泰晤士报》9月7日发表社论——博内先生的提问和英国的回复——希特勒在纽伦堡发表危机演讲

有那么几年,似乎英法在慕尼黑事件中的做法,将要成为一个长期争论的历史问题,可那到底是聪明之举还是愚蠢之为呢?根据分析战后从德国取得的资料和在纽伦堡的审判中看出结论并非如此。争论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希特勒若是看到英国和法国行动坚决,是否会让步,是否会引发德国政变,令希特勒倒台?第二,从慕尼黑战争爆发的这段时间看,西方大国的地位比1938年9月慕尼黑危机是更高了还更低了?

已经有很多著作讨论了在慕尼黑危机时的事件,该事件的结束是因为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今后,还会有人继续探讨这件事情。这里有几件主要的事情需要提出来,这些事件的联系也要说清楚。这些事实都是不可避免的。希特勒相信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对和平十分钟爱,在没有重整军备的情况下,根本不想开战,而他早就决心将日耳曼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并向东扩张。他对捷克斯洛伐克采用的手段,已经是娴熟的伎俩了。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有不满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在希特勒扩大化后,就被利用了。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讲,他第一次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攻击。他在演讲中说“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生活着一千多万的日耳曼人”,德国有责任对这些日耳曼同胞加以保护,必须为他们争得“一般意义的自由,不但要有人身自由,还要享有政治和思想上的自由”。

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日耳曼人的地位,德国政府公开表示了关注。与此关系密切的是德国在欧洲境内展开的秘密计划和所进行的政治攻击。纳粹德国政府之所以要公开宣称自己的目的,主要是出于两点原因:第一,先将德国以外的日耳曼民族纳入德国版图;第二,以谋求向东方扩展德国的生存土壤。德国那些不太公开的政策就属于军事性质了。将捷克斯洛伐克摧毁,这样开战后,苏联就无法以捷克斯洛伐克为空军基地,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捷克斯洛伐克也不能成为提供供给的力量。早在1937年6月,德国参谋部就已经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开始忙着拟定侵略和毁掉捷克斯洛伐克的步骤了。

德国的目的是要在战争开始和战争中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否则,其会对德军西线作战的后方造成威胁,所以德国武装部队要进行突袭,这样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空军基地才不会被苏联的空军利用。[1]

德国征服了奥地利,西方民主国家竟然接受了这一事实。希特勒由此受到了鼓舞,加紧了对捷克斯洛伐克计划步骤的实施。实际上,控制奥地利的领土,其实是在做准备,因为这是进攻波西米亚堡垒不可或缺的一步。希特勒在侵略奥地利最紧张的时刻,还坐在汽车里对哈尔德将军说:“捷克斯洛伐克在这种情况下,就极为不方便了。”对这句话,哈尔德将军立刻明白希特勒的意思,他由此看到了未来的形势。希特勒的意图已经明白地表达给他,同时,由此也可以看出希特勒懂得军事。他说:“德国部队要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想要从南面进攻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不符合实际。那条穿过林茨的单轨轨道会彻底暴露,所以也不可能搞突袭。”可是,希特勒的主要政治战略观点并没有错。德国本土正在加强“西面的壁垒”,这要很久之后才能建成。但这已经令法国军队感到恐怖了,在松姆和帕森达勒的那些记忆又被点燃了。希特勒可以肯定一点,法国或者英国都不想打仗。

就在德国军队开往奥地利的那天,法国驻柏林大使向巴黎汇报了情况,说捷克斯洛伐克的公使曾得到戈林的严肃保证,戈林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没有歹意。法国总理勃鲁姆先生在3月14日对巴黎的捷克斯洛伐克驻公使提出严正声明。声明说:法国将对捷克斯洛伐克尽全力履行义务。残酷的现实是不能被这种外交上的保证所遮蔽的。大陆的战略形势已经不同往日了。德国人不仅将话题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已经将大部队开往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边境。这些边境地区居住的是日耳曼民族,他们有一个日耳曼国家主义党,这个党不但活跃还喜欢借题发挥,只要有什么乱子发生,他们就充当第五纵队。

我于3月底到巴黎去了。在那里,我同法国领导人进行了谈话,共同探索了一些问题。政府赞同我同法国恢复接触的举动。我住在英国大使馆,前后会见了法国的很多重量级人物,有法国总理勃鲁姆、弗朗丹、甘默林将军、保罗·雷诺、皮埃尔·科特、赫里欧、路易·马兰和其他一些人。一次,我同勃鲁姆谈话,我说:“德国的野战榴弹炮据说要比你们已改装的七点五公分口径重炮好,在射程和打击力量方面都更优秀。”他回答说:“难道法国的炮兵问题还要你告诉我?”我说:“当然不用啦。可是你最好问问你们的技术专科学校,不久前他们办了一个展览,比较了新款七点五公分炮的火力,可他们却没有完全信服。”他立刻换做一副亲切友好样子。雷诺在同我谈话时说:“英国是不会使用征兵制度的,我们非常相信这一点。那么,你们怎么不打造一支机械化部队呢?假如你们的部队有六支装甲师,那么你们的陆军部队就非常强大了。”我记得当时有一本被多方面批评的书,是戴高乐上校写的,他在书中阐述了现代装甲车辆的攻击能力。

我与大使先生、弗朗丹一起吃中午饭,这顿饭吃了很长时间。1936年,我见过弗朗丹。那时候他因为有责任在身,显得情绪激动,现在他显得冷静而且平和,因为他目前没有担任官职。他深信法国唯有同德国妥协,此外没有出路。我们的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甘默林也来同我见面,他对法国当时的陆军非常有信心,而我问及他们的炮兵时,因为他对此非常了解,所以显出不太高兴的样子。他总是在法国政治制度之内全心全力地做事。当时法国内部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不久之后勃鲁姆内阁就倒台了。法国的注意力被分散,对于欧洲大陆上显现出的危险并没有注意到。这时候就需要明确地做出规定,当危机全面爆发的时候,将两个国家应共同承担的、相互承担的责任确定下来,这样才能免除误会。法国政府在4月10日改组,达拉第先生接任了总理的职位,外交部长由博内担任。法国政策的责任将由这两个人担负,他们在未来那关乎生死命运的关键时刻负责管理法国。

英国政府为了能阻止德国下一步的侵略计划,根据张伯伦先生的决定,希望同意大利在地中海方面达成谅解。法国的地位会因此而加强,英法两国也可以将力量集中起来,这样就等于共同应对中欧的问题了。墨索里尼在艾登下台这件事上,已经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他不会对英国这种前来认错的行为表示拒绝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谈条件的地位已经提高了。英国和意大利在1938年4月16日签订了一个协定,协定的内容其实就是英国赞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自由活动,这是对意大利的回报,因为它对中欧表示了无可估量的友好。外交部并不相信这个交易。张伯伦先生的私人传记作者对我们说,张伯伦先生在自己的私人通信中写了这样的话:“去看看外交部给我的草案吧,简直能冻死一只北极熊。”

我跟外交部一样,对此事表示怀疑:

当然,对于墨索里尼来说,意大利协定完全是他的胜利。他在地中海设防,目的是对付我们。他侵占了埃塞俄比亚,还在西班牙肆意妄为。英国却真诚地接受了它。协定中有一点对英国非常不利,那就是规定我们如果未经“事前商议”就不能在塞浦路斯设防。其他规定在我的理解中,无非是随便拼凑几句做个填充而已。

可是,我还认为,要是想反对这个协定,就要审慎为之。目前,这件事情已经确定下来,还说是向和平迈进了。可以相信,由于这个协定,地中海的火星是不会引起欧洲大战了。另外,法国为了自保,也必须效法,这样才不至于同英国各自行动。最后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墨索里尼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德国涉足多瑙河盆地时,会加以阻止。

我在确定之前,当然想多了解你的想法和态度。我认为,第一步是英意协定,第二步就将是同德国试图达成一个更为庄严和盛大的协定,这样英国人民可以得到抚慰,德国的军事力量也将受到限制,不能继续增长,以免他们东欧计划的准备越来越充足。

张伯伦在上周曾经秘密对全国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保守党协会)说,他本人还是希望“能同德国达成协议”。但没有得到热烈的反应。

我们此时空军方面的进展也越来越不尽人意了……

……我同意你在信中所表示的在意大利协定方面的意见。墨索里尼只是把曾经答应我们的东西破坏了,现在又重新答应了一次而已。此外,新内容仅有从利比亚撤出军队这一点,他之前将部队派遣到这里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搅乱秩序。现在的情形同我之前的料想一样,在罗马会谈以后,墨索里尼还是接着干预西班牙事务。如果佛朗哥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进行这种干预,如果是这样,谁还会相信墨索里尼会停止干预,那他可就是太乐观了。

如果把这个协定中的所有规定当成是外交的手段,恐怕在想要实施的时候会遇到重重困难。要等西班牙的意大利军队撤出后协定才能生效,可这至少必须要等一个月之后才可能完成,这一点几乎是确定无疑的。还有重要的一点,意大利步兵是否待在西班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专家和德国人坚持认为有权利留在那,这样想要确定是否撤退,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不过,有人可能不在乎这些。

还有一个问题是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地位如何。根据我的了解,那里的情形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我们此时承认意大利的地位,我担心在那里的几百万有色英国臣民会对英国不再信任。

我完全赞同你所说的对待这层关系必须持审慎态度。现在这个协定毕竟还没有正式生效,如果我说了什么话,被认为是妨碍协定的实现,那必然是我的不当之处。在我的辞职演说和在利明顿发表的演说中,曾经保证过不会那么做。

我认为国际形势中最让人感到焦虑的是暂时缓和紧张的局势问题。有些人或者会将这些当作国防不够努力的借口。考虑到形势严峻,这种努力还远远不够……

目前,希特勒对局势的关注非常警惕,因为,在欧洲危机中,能最后让意大利站在他那一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和参谋长们在4月底举行了会议,此时他们考虑加快行动的速度。墨索里尼希望自己能在埃塞俄比亚自由活动,虽然他在这样的冒险行动中得到了英国政府的默认,但依然不能缺少德国的支持。但是要接受支持,就必须接受交换条件,该条件为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所采取的行动。这个问题不能不解决,只有如此,当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时候,意大利才会站到德国那边去。对英法两国政治家的公开言论,柏林当然要进行研究,这两个西方大国对捷克斯洛伐克人进行了劝导,说为了全欧洲的和平必须保持理性,他们希望柏林对这种意图能感到满意。苏台德纳粹党在亨莱因的领导下又提出要求,想在与德国相邻的区域内实行自治。4月24日,亨莱因在卡尔斯巴发表过演说,宣布了他们的步骤。随后,布拉格的英法公使前去拜见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部长,他们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府能全力以赴”。

捷克斯洛伐克的日耳曼人在5月份奉命加快了煽动活动。亨莱因于5月12日到伦敦访问,他的目的是将自己同胞受害的事实详尽地汇报给英国政府。他说想同我见个面。于是,我把见面的时间安排在了第二天。我们在莫佩思大厦见面时,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爵士也在场。林德曼教授担任了翻译工作。

应在布拉格设立一个主管国防、外交、经济和交通等事务的中央议会。在议会中,各个政党可以自由发表见解,政府实施多数票的决议。可以由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在边疆要塞驻扎防务,当然,他们开到边疆并不会受到阻碍。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应该实施地方自治的政策,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自己的城乡参议会要有一个区议会。可以在区议会上辩论关于地方性的事务,这些地区的界限必须是提前界定好的。在实际问题上,比如划分边界的问题,他希望交给一个公正的法庭或国际联盟委任的法庭裁决。各个政党自由组织和竞选。每个自治区都设有公正的法庭。在使用德语的地区,地方官吏应由讲德国民族语言的人担任,例如警官、邮政和铁路等。从总的税收中分出适当的比例,作为该地区的行政费用。

驻伦敦的捷克斯洛伐克公使是马萨里克先生,他事后知道了这次会谈的内容,对这种解决办法表示同意。这样一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独立就可以不受影响了,种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解决。如果德国是善意的,而且信守承诺,那么做到这些并不难。但我对这个条件没有一丝一毫的幻想。

亨莱因在5月17日,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进行了谈判,解决苏台德的问题。他从英国返回捷克斯洛伐克的途中,去访问了希特勒。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正要举行地方选举,为了这次选举,德国政府精心计划了神经战。现在,谣言流传开了,说德国军队正开往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英国政府在5月20日要求驻德大使内维尔·亨德森爵士在柏林打听一下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德国否认这件事,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仍然心中忐忑。5月20至21日的夜晚,他们向军队下达了局部动员的命令。

此时非常有必要对德国的企图做一些研究。一直以来,希特勒深信法国和英国绝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开战。他在5月28日召集主要顾问开会,下令让他们做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此后,直到1939年1月30日,他才在国会演说中公开了这个决定。

看到这样的挑衅,简直令人难以容忍……我决定彻底解决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问题,以后再也用不着操心了。我在5月28日,下达了命令:在10月2日前,其一,做好准备,对这个国家采取军事行动;其二,马上将我们在西线的防御工事迅速扩大。

虽然他满怀信心,可是他的军事顾问们却并非如此。德国将军考虑到协约国的军事实力,除了空军之外,依然比德国强大许多,因此,他们不相信元首在发出挑战后,英国和法国会做出屈服的举动。所以必须出动三十五个师才能先击溃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然后再包抄或者进攻波西米亚防线。希特勒接到了德国参谋部将领的提醒,希望他能注意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效率很高,且配有最新式的武器和装备。“齐格菲防线”又称“西墙”的野战工事已经建好,可是整个防务结构还远远没有完成。德国在向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时,只能调遣出五至八个后备师,用来保护西线,因为法国若是进攻的话,可以供调动的有一百个师。听说要冒这样大的风险,将领们都感到非常震惊。要是再推迟几年,德国军队就能重新占据优势地位。德国在实行征兵制、进入莱茵兰、抢夺奥地利时,因为协约国软弱、奉行和平主义,而使得希特勒的政治判断显得非常正确,可德国最高统帅部不相信希特勒会在第四次假造声势的恐吓中再次获得胜利。那些胜利的大国军事优势犹存,若是他们再次放弃自己的荣誉和职责,对他们而言虽是谨慎和一般的途径,不过,那也太不符合常理了。还有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同它都属于斯拉夫种族。此时的苏联对德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关系始终是友好团结的,苏联同贝奈斯总统的个人关系也一直很亲密。种族关系是这种关系的原因之一,另外,同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也有关系。在这里必须把这几件事情说明白。1944年1月贝奈斯总统到马拉喀什来看望我时,把这些事讲给我听。希特勒在1935年向他建议说,若是在德法战争中,捷克斯洛伐克保证宣布中立,他就可以保证,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尊重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权。贝奈斯声明说,如果发生那种情况,他同法国将一致行动,这是他的条约义务。德国大使回答他说:条约不必废除,开战以后,只要不派遣军队,也不进行动员,条约就毫无疑问地被破坏了。因为这个小小的共和国处于这种地位,即使对这种建议不满,也无法宣泄自己的愤怒。德国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可怕的,特别是因为德国可能随时都会把苏台德-日耳曼人的问题提出来,或者对这些日耳曼人煽风点火,捷克斯洛伐克完全可能因此而陷入艰难的困境,或者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险。因此他们对这个建议的态度是,既不批评也不提倡,总之就是不置一词,任由这个建议放在那里,根本不谈。此后的一年多,这件事情都没有被再提起过。1936年秋天,贝奈斯总统收到德国高级军事部门送来的一封信件,大致内容是让他考虑,若是愿意接受元首的建议就立刻行动,因为苏联很快就会发生重大变故,到那时,即使他愿意为德国效力,德国也不再需要了。

这个让人惊恐的暗示让贝奈斯陷入了沉思,就在这时,他发现苏联驻布拉格的大使馆频频传递德国和苏联政府要人之间的信件。这就是所谓的共产党老赤卫队和军人之间叛国阴谋的一部分活动。他们想推翻斯大林,以亲德政策为基础建立一个新政权。贝奈斯总统立刻将他了解到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了斯大林先生。随后,苏联就展开了无情的大清洗运动,这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是非常有必要的。1937年1月,接连不断地进行审判,检察官维辛斯基在这件事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斯大林将共产党老赤卫队和军事将领赶出来了,虽然前者不太可能同后者合作,反之后者也一样。他们对斯大林当然是记恨的,因此,在集权国家里必然的准则是将他们全部清除干净。被枪毙的人非常多,像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革命时期的老领导人,还有不少的陆军高级军官都被枪毙了,哈切夫斯基元帅曾经被苏联派到伦敦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加冕仪式,也被枪决了。被“清算”的文官和上尉以上的军官,总计大约为五千多人。苏联军队将亲德分子都清洗了,其代价是军队的效率也降低了。苏联政府明显地更倾向于反德国。对贝奈斯总统,斯大林自然心怀感激。苏联政府对贝奈斯个人和他国家所受到的纳粹威胁,非常乐于伸出援手,帮助他抵抗危险。对这些事情,希特勒当然是非常了解的。可是英国和法国是否也知道,我就不得而知了。张伯伦先生和英国参谋部、法国参谋部认为,1937年苏联清党完全是因为苏联军队内部分裂造成的,是仇恨和残忍的复仇使苏联陷入了分裂的状态。这种看法或许太极端了,一个政府制度如果以恐怖为根基,以无情为保护政权的手段,则政府的地位是会变得坚固的。这段叙述中所显示出来的,就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和俄罗斯之间,贝奈斯和斯大林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

外界对贝奈斯和斯大林之间的关系都不了解,对德国紧张的内部关系也不了解。英国和法国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公使对这些浑然不觉。虽然齐格菲防线尚未竣工,但已经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障碍了。

德国陆军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很难精确地估计出它的人数,其战斗力如何更不得而知,而且明显有些夸张。此外还有一种危险,那些不设防的城市可能会遭到空袭。民主国家的人民内心对战争是仇恨的,这才是关键。

达拉第的前任在3月14日曾经作出保证,尽管现在形势如此,可6月12日达拉第先生重申了那个保证,宣布法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负有“神圣的”和“不可逃避的”义务。此前,有些人认为,东欧的一切问题在没有签订洛迦诺公约前,都是没有意义的空话,这就是十三年前签订条约所反映的问题,因此,当达拉第发表这个重要声明后,这些议论也就平息了。1924年,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条约,在历史面前,这个条约无疑从法律上或者事实上都具备完全的效力。在1938年这个多事之秋,法国政府的历届元首都要在这一点上进行重申。

可是,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却深信唯独他的判断才具有正确性。于是,他在6月18日宣布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命令。在此期间,德国的军事将领们感到焦虑不安,希特勒不断向他们做出保证。

只有我坚定地相信法国不会进军,就像我们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一样。因而英国也不会参与进来,由此,我决定向捷克斯洛伐克进军。[2]

希特勒为了用假象迷惑人,还派他的随从副官维德曼上尉来到了伦敦。7月8日,哈利法克斯勋爵接见了这位特使先生,在表面上德国大使馆也装作不知道这件事。维德曼说:英国对元首的建议没有响应,元首很不高兴,英国政府能不能同意戈林到伦敦来讨论细节。德国在某种情况下,是有可能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向后推迟一年的。张伯伦先生在几天后同德国大使探讨了这种可能性。英国首相此前为了让布拉格的局势明朗化,曾经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建议,派一名人员到捷克斯洛伐克去视察,以方便促成和平的协议。7月20日,英王前往巴黎,这样哈利法克斯就有机会同法国政府探讨这个建议了。在简单地表明各自的态度后,两国都同意进行调解。

张伯伦在1938年7月26日的会议上宣布派朗西曼勋爵前往布拉格。他的目的是促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亨莱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天,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少数民族问题草案发表,这也将成为他们谈判的依据。同日,哈利法克斯勋爵在会上发言:“我不相信欧洲各国的领导人现在都想打仗。”朗西曼勋爵于8月3日到达布拉格,并同各方进行了一系列谈判,这些谈判极复杂和繁冗。谈判进行了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就破裂了。此后的局势发展更加迅猛。

已担任外交部长的里宾特洛甫8月27日报告说,意大利驻柏林的大使曾经前来拜访他,并对他说:“墨索里尼再次下达了书面指示,德国将在什么时间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他希望德国能尽快告诉他”。墨索里尼要求通知他,这样他才能“在法国边境,于合适的时间采取必须的手段”。

令人感到不安的局势在八月份更加严重了。我在27日,对我的选区选民说:

在赛顿·布瓦的这个原始森林中,我们仅凭这个名字就能联想到诺曼的时代。那些爱好和平、奉公守法的英国人民的内心,在这里是很难明白为什么欧洲盛行一种残暴的情绪。你们在这个充满焦虑情绪的一个月中,能从报纸上看到各种报道,前一星期还是好的,下一星期就变成坏的了。可是,我必须对你们说,欧洲和全世界的大局势正不断走向一个制高点,到达顶点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拖延的了。

战争并非必须打响,和平所受威胁是不可免除的,因为德国开始从家庭中征兵,它数目庞大的军队是不会解除的。并没有哪个国家对它带有威胁,它也不必害怕任何别的国家,可是它却将一百五十万士兵的编制按照战时的标准执行,这个举动非常严重……我想我必须坦诚地告诉你们,将如此巨大的力量按战时编制的目的,就是想在最短的时间能实现某种目的……

我们赞同朗西曼前往布拉格,政府已经派他去了。我们确实希望他能够调解成功,我们为他祈祷。从目前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也在对国内的情况做调整,他们全力这样做,对所有的要求尽力加以接受,只要还没有令他们的国家四分五裂就可以了……可是协议却被更嚣张和巨大的野心阻碍着。如果是这种情况,德国纳粹的要求就必然指向欧洲和文明世界,或者德国纳粹党突然就会做出残暴的事情,对小国家发动战争,企图将其征服。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不仅是要进攻捷克斯洛伐克,而且是残忍地对待全世界的文明和自由……

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政府应该让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知道,也必须让他们知道:英国和英帝国,一定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在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是怎么样做的,现在就还会怎么做。

我在这些日子中与大臣们有些交流。因为我与政府在国防问题和外交问题上有着严重的政治观点分歧,所以我与哈利法克斯勋爵的关系也多少受到了影响。我的想法和艾登的主要观点是一致的,可是我对他的下一任却不能说这样的话。即使这样,我们见面的时候还是朋友关系,况且我们已经做了多年的同事。我有时写信给他,或者他也请我抽空去看他。

贝奈斯若是已经做出妥协,且朗西曼认为他的建议公平合理,但是对方仍然不肯接受,那么,我认为在这周就只能做两件事才能加强力量阻止希特勒的暴行,而且,这两件事都不会导致你因为可怕的保证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第一步,英法俄能否提出一个联合照会,以便说明几个问题:(1)他们渴望和平;(2)对德国的军事部署,他们都感到忧心忡忡;(3)对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争端如何解决的问题,他们都很关切;(4)若是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实施侵略,这三个国家将视其为严重问题。联合照会拟定以后,三国驻美大使就应将它交给罗斯福总统看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应尽力取得罗斯福的支持。

我分析,罗斯福总统极有可能致信给希特勒,他会指出局势非常严重,并认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会引发世界大战,因此

他还会提出友好和平地解决问题的希望。

并且,我认为,德国官方的和平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到了坚持己见的最佳机会,希特勒若是同罗斯福会谈,也许等于给自己找到了退却的借口。不过,这样的事情当然是难以预料的,仅仅是一些愿望而已。提出一个联合照会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步,能够挽救局势的举动是调动舰队,再将后备小舰队和巡洋舰队编入现役舰队。我所指的并非将皇家后备舰队召集起来,也并非是进行动员。我的意思是,将五六个小舰队编制成第一舰队的规模,还能为了反潜艇而利用两百艘左右的拖网船。采取这些措施和其他一些措施,海军港口就能造大声势,产生震慑力,可以用来阻止德国发动战争。若是战争爆发了,这些也可以及时起到戒备的作用。总之,这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做法。

很冒昧我希望你不要见怪,对一个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日子的人提出的建议。迅速地行动很明显是至关重要的。

我在9月2日下午,接到苏联大使的信件,说他马上要来恰特韦尔见我,因为有一个问题非常紧急。我和麦斯基大使的友谊由来已久,他跟我的儿子伦道夫也常常见面。我接见了这位大使,说了几句客套话后,他告诉我一些事情。他讲得严肃而仔细,我在他开始讲述不久就明白了,苏联政府宁可通过我提出建议,也不愿意直接由外交部提出,他们担心被拒绝,因此大使才能同我进行这样的私人谈话。很明显,他们的意图是让我将自己的所闻汇报给政府。可以推断虽然大使没有说出口,但是他也没有对我说“要保守秘密”。当时,我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小心谨慎地转告给政府。一定要避免将我的个人意见掺杂进去,另外还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我们之间争论的语言,因为那样可能导致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在考虑问题时受到影响。

我得到了一些情报,来源非常可靠。我认为向您汇报是我的责任,虽然并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如此。9月2日也就是昨天,驻莫斯科法国代办(大使在休假)去访问了李维诺夫。他站在法国的立场上,询问了一个问题:当德国袭击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苏联能怎样进行援助;当波兰和罗马西亚站在中立的立场时,形势将非常困难,那时候苏联又会做些什么。李维诺夫则说担负直接责任的是法国,苏联的行动要根据法国的举措来定夺,因此,他反问法国有什么计划。法国代办对这个问题没有作答。李维诺夫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对他说道:苏联当然决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能预见到波兰和罗马尼亚的态度会带来困难,可是他也认为罗马尼亚方面的困难完全可以克服。

罗马尼亚政府在最近几个月对苏联的态度非常友善,两国的关系已经有所改观。李维诺夫认为罗马尼亚必然会有些勉强,最好通过国际联盟帮它克服这种情绪。可以这样做,由国际联盟确定德国是入侵国,而捷克斯洛伐克为被侵略国,或许这样罗马尼亚可以同意苏联的陆军和空军从自己的过境通过。法国代办说国际联盟的行政院也许无法形成统一认识。可李维诺夫回答他说,只要有多数票就足够了。在行政院表决的时候,罗马尼亚很可能站在多数一方。李维诺夫由此提出意见,他说根据第十一条规定,可以提出由于面临战争的危险,必须由国联各个会员召开国联行政院会议,共同商讨对策。他还指出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打算这样做就应尽早付出行动。他后来对法国代办又说道:法国、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参谋部应当马上召开一次会议,针对援助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如果召开会议,苏联准备参与。李维诺夫说,在3月17日他曾经发表谈话,其副本在外交部应当有备份。他在那次谈话中提出就维护和平的问题,各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进行磋商,得出一个最为稳妥的方法。如果能由法国、苏联和英国共同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就好了。他相信出于道义,美国会给以必要的支持。他以苏联政府的名义说了这些话,也就是说苏联政府认为这样做是最好的阻止战争的方法。

我需要指出一点,希特勒的态度从今天的消息看来,好像有所缓和。我因此可以推论出,若是亨莱因与贝奈斯没有出现新的裂痕(即使有裂痕,也应该不会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责任),英国政府就不会决议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果希特勒的态度果真改为倾向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要再惹恼他了。

当然,我认为你也可以从其他的途径得到这些信息,可李维诺夫的谈话是极其重要的。我还认为我们应该对此作出响应,因此才向你汇报。

我口授的报告一写好就送交哈利法克斯勋爵了。9月5日,他用非常慎重的口气做了答复。他说,他认为如果根据第十一条规定,此时采取行动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不过,他会始终考虑这件事情的。“我认为,你说的对,应该在亨莱因从贝希特斯加登回来以后,根据他的报告对整个形势重新认定。”他还说目前的局势非常令人担忧。

9月7日,《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

苏台德人最近提出建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已经表示同意接受,若是苏台德人又增加了新要求,那么唯一可能的结论是,德国不单单是为了解救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那些生活疾苦、毫不自由的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考虑的是应不应该将某些方面所支持的计划废除掉。该计划是割让与其他民族国家接壤的地区,这样那些居住着其他种族居民的地方将不再属于捷克斯洛伐克,而能令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变得更为单纯。

这个计划将意味着必须交出波西米亚要塞防线上的全部地区。英国政府立刻声明《泰晤士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并非政府的意见,尽管如此,外国舆论还是无法安心,特别是法国。9月7日,也就是同一天,驻伦敦的法国大使前来面见哈利法克斯勋爵,他代表法国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英国政府能将自己的态度清楚阐述,假如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时,英国的立场是怎样的。法国外交部长博内先生那时候曾宣布,1938年9月10日,他曾经向驻巴黎的英国大使埃里克·菲普斯爵士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许明天,希特勒就会对捷克斯洛伐克大举进犯了,我们法国会在那时候立刻行动。法国国会将转过头来问英国‘我们将要出兵,你们呢?跟我们一同行动吗?’不知道英国会如果回答这个问题?”

12日,哈利法克斯勋爵交给菲普斯爵士一份经过内阁同意的答复,请他转交法国。答复的内容如下:

我们非常明白,对法国政府来说,英国政府在这个问题的上的回答是多么重要。可这个问题也像你对博内指出的那样,虽然简单明了,可是却不能单独考虑,还必须考虑到发生这个问题时的态势。就目前考虑,这些情况还属于臆测。

另外,英王陛下政府在这件事情中,当然不可能仅仅考虑自己的情况,事实上,不管英国政府的决定和行动是什么,各自治领都会承担同样的责任。当然,在事情尚未发生的情况下,各自治领的政府必然不愿意已经有人替他们做出决定,它们更希望做决定的人是自己。

因此,我目前对博内先生提出的问题只能做出这样的回答:英国政府当然不会让法国面临安全威胁,可是由于现在对于形势的发展还难以准确预测,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未来采取行动的性质,也无法说明采取行动的时间。[3]

英国政府表示“绝不会让法国面临安全威胁”,因此法国政府据此发问“如果法国政府面对威胁,那么英国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博内记载了伦敦的答复:两个未经摩托化的师,自开战后计算,在六个月内,将派出一百五十架飞机援助。博内先生如若不是为了找个借口,以便把捷克斯洛伐克抛给命运的话,那么我想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同一天,也就是9月12日,在纽伦堡党员大会上,希特勒发表了演讲,他声称将对捷克斯洛伐克大举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一些地区于第二天实施了戒严,这算是回应德国的举动。9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同亨莱因的谈判彻底破碎。苏台德的这位领导人在15日逃跑了,他去了德国。

[1]《纽伦堡文件》第二编,第4页。——原注

[2]《纽伦堡文件》第二编,第10号。——原注

[3]乔治?博内的《从华盛顿到法国外交部》,第360、361页。——原注

关于希特勒故事德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