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小学体育德语?孩子们的差距又有多大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小学体育德语,以及孩子们的差距又有多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速度,是20世纪的1000倍,这一点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深有体会,我们越来越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了。对比下我们的成长环境和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不管是能接收的信息还是教育资源,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小学体育德语?孩子们的差距又有多大

这是时代纬度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无从改变,也不用担忧。家长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经度”上的差距。

打个比方,我们以时间作为纬度,同一纬度上的人,也就是同龄人。同一时间出生的孩子,有的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英文,有的三年级还背不熟字母表。说到底,经度上的差距,也就是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孩子现在学什么,直接决定了他5年后、10年后、20年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顶尖的教育不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还是课程设置,都是值得学习的。

其实,从世界各国的课程表中,我们就可以窥见那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强国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想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们就带着家长们来扒一扒欧美的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些什么。

一切都是科学:美国基础教育中的科学课理念

在纽约市一所小学的校长FrederickC.Wright和科学课教师LoriBerkowitz和ChrisTang向记者提供的美国五年级课表中,美国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培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美国小学五年级具体课表(ClassSchedule)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孩子学习的科目有MATH(数学)、ELA(英语)、S.S.(社会科学)、Sci(科学)、Com(计算机)、Art(艺术)。

和国内相比,美国S.S(社会科学)和Sci(科学)占的比例要大得多,一周35节课里,竟然有6节社会科学和科学课,和国内一周一节的社会课和科学课比起来,确实是有诚意多了。

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陈丁鸿女士也曾晒出过一张自家儿子在美国学校的课程表,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会有Science(科学)和SocialStudies(社会科学)的内容,和数学、英语的比例甚至不相上下。

美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孩子的占比是40%,中国只有6%,在美国,男孩女孩的梦想已经不再是成为王子公主,而是成为科学家、程序员和艺术家,去改变世界。

下面这张课程表由一位英国的小学老师分享。英国小学一共开设英语、数学、科学三门主科(国家考试科目)和艺术、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辅课。

英国的小学更看重孩子的综合能力,他们希望孩子在和别人交流时能落落大方,历史、地理让孩子胸中有干货有谈资,而数学、计算机和科学则帮助孩子锻炼起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做到井井有条。

在英国著名的StJohn'sSchool的官网上,也有这所学校的孩子们的课程表,它分为A周和B周,交替使用课表。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科目几乎占据了孩子们课程的半壁江山,这一点和上面所提的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理念也不谋而合。

▽StJohn'sSchool学校的孩子在上课

这张图是德国一所重点小学的课表。

为了方便大家,把它翻译成中文:

星期一体育常识德语数学

星期二数学体育音乐宗教宗教

星期三音乐数学德语常识宗教

星期四德语德语数学英语常识

星期五数学体育德语艺术艺术

在这周课程里,体育一共出现了3次,宗教课出现了3次,艺术课出现2,德语出现5次,数学出现5次,英语只出现了1次。明显,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除了重视自家国家的语言德语,和能给孩子严谨逻辑的数学外,德国人更追求孩子精神世界的充沛,用宗教、艺术为孩子打磨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国小学生:鸡血与素质教育同在

下图来自上海市一所相当知名的小学,这间学校开设的科目其实还是老样子:语数外音体美,但是,确实也加入了STEM和国际理解比较有新意的科目。

在课表上,每周一共5节英语课,5节语文课,5节数学课,除此之外,其他科目基本上都是一周1~2节。

还有浙江省某实验小学的课表……

不得不承认,和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孩子真的花了太多时间去死磕语数外了。

当他们的孩子在感受历史地理天文科学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学语数外;

当他们的的孩子在做手工、接受艺术熏陶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学语数外;

当他们的孩子在做思维训练,锻炼逻辑思辨能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仍然在学语数外。

甚至,在很多孩子心中,学习=语数外=分数。

然而大多数人却忘记了,和分数相比,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审美、有思辨能力的人,对孩子来说,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在未来,社会进步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未来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竞争。

如果只是死板地记忆语数外知识,机械地背套路和刷题,那机器无疑要比我们做得好得多,在未来,只有高分却没有综合能力的孩子,无疑面临着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最高风险。

或许,你觉得人工智能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早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

据《每日邮报》报道,到2030年英国将有1000万左右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占全部工作岗位的30%

在亚洲,这个数字更可怕了,日本、中国将有分别55%51%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

不好意思,会计在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有97.6%。

现在多家公司出品的翻译器,已经实现了多语种实时互译,准确率高到让同声传译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这意味着,在未来,只掌握单一技能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被社会无情淘汰。

人工智能时代的Leader,一定是文理兼备的,学科融合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合格的人才一定既要着理工科的逻辑和数据思维,懂得和人工智能和平相处;同时,又要有着人文学科的底蕴,有着人工智能不能企及的精神高度。

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一定也是:

注重培养文理融合的教育

注重培养非知识型内容的教育

注重艺术的教育

注重动手及人的社会性的教育

这一点,从欧美小学的课表上,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

历史、地理、科学、技术、艺术,都变得愈加重要,他们正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博古知今、能把知识融会贯通的全才。

为了面向未来,美国政府甚至还特地推行了STEA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而它也被称为美国的素质教育

甚至,说未来是STEAM时代的未来,也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国外的孩子已经开始接受历史、地理、艺术、宗教、科学的熏陶时,我们的孩子却还在学校疯狂地补习语数外,这无疑浪费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应试教育带给我们一种繁荣假象。诚然,这种制度是最为公平的,只要孩子付出努力就能胜出的,但是却也把我们的目光视野锁在了国内。

但是在全球化日趋成熟的现代,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绝不仅仅只是国内的竞争者,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

想让孩子在未来的世界更具竞争力,不能光靠学校教育,更需要家长自身的努力。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