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叙利亚德语,古代叙利亚的阿拉米文化

大家好,关于叙利亚德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代叙利亚的阿拉米文化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叙利亚德语,古代叙利亚的阿拉米文化

在公元前2千纪中期,阿拉米人已经在幼发拉底河中段定居下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民族的语言——阿拉米语。“阿拉米人”一词大约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末前后)开始流行开来并被广泛接受。从亚述国王的年代记及一些铭文中推断,在公元前14、13世纪,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地区和叙利亚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塞姆人已显现出阿拉米人的特征。亚摩利人、胡里安人以及赫梯人聚居的奥沦河河谷地带以及以北地区逐渐被阿拉米人所占据,或被阿拉米人所同化。黎巴嫩山阻碍了阿拉米人的西进,因而使黎巴嫩山区的亚摩利人等种群得以继续存在,沿海地区的迦南人(即腓尼基人)免受冲击。阿拉米人在他们新的家园逐渐吸收了亚摩利人和迦南人的文化,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尤其是阿拉米语被保留下来。

公元前13世纪末,阿拉米人迁徙基本结束。他们的早期国家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叙利亚之间的广袤区域。在公元前13世纪亚述人的铭文中,屡屡出现一个名称为“阿拉木纳哈拉姆”的阿拉米人国家,其地理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哈布尔河上游地区。约在公元前8世纪后,在亚述帝国的打击下,这个国家逐渐消失了。另一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拉米人国家称为“帕丹阿拉木”,国都豪兰。豪兰位于重要的商路上,是阿拉米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在阿拉米人建立的诸多小王国中,有个起先建都于祖巴赫,而后迁都大马士革的王国较重要,影响也大。这个国家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后期,与南部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处于同一时代。它的管辖区域,东北方延伸至幼发拉底河流域,西南至雅尔穆克河,北部与亚述帝国征服的小亚细亚南缘接壤,南部与希伯来人王国相邻,西部是黎巴嫩山区。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这一广阔的区域都在大马士革阿拉米人控制之下。至公元前9世纪中叶时,大马士革阿拉米人国家还一度将南部的以色列国(犹太国)变成它的附属国。阿拉米人与早先迁入叙利亚的塞姆人一样,从未建立过统一的国家。阿拉米人建立的祖巴赫和大马士革国家只是一个阿拉米人诸王国中的一个。阿拉米人时代正值亚述帝国崛起强盛时期,阿拉米人后期不断遭到亚述人的入侵。公元前732年,大马士革被亚述帝国的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攻陷,国王被处死,居民被放逐,大马士革阿拉米人国家在亚述人的铁蹄下沦为废墟,从此阿拉米人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走向终结。

阿拉米人的商业活动和文化影响远胜于他们的政治军事活动。阿拉米文化在公元前9、8世纪达到巅峰时期。阿拉米人商旅遍布整个新月地带,甚至远及底格里斯河的上游地区。阿拉米商人曾垄断了叙利亚地区商业贸易达数世纪之久。阿拉米人联盟的政治中心大马士革曾经是各方商贾云集之地。阿拉米商人同时还是文化的传播者,尤其是他们把阿拉米语传播给了邻近的民族。公元前约500年前后,原本是叙利亚商人社会的阿拉米语言成了整个新月地带商业、文化和政府的官方语言,本地区的居民们更是把阿拉米语作为本民族的本土语言广泛使用。阿拉米语甚至取代了希伯来语成为希伯来后裔们的通用语。阿拉米语的传播甚至超越了塞姆语语系地区,在大流士(公元前521-前486)执政时期的波斯帝国,阿拉米语还成了西部省区的官方语言,并持续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时期。这种不依靠帝国征服或官方干预、仅以其商业活动及文化传播取代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许仅此一例。

伴随着阿拉米语的传播,腓尼基字母传播到了亚洲其他语系地区。希伯来人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接受了腓尼基字母,希伯来经文使用的方块字就是由阿拉米语发展而成的;阿拉伯半岛北部的阿拉伯人是通过使用阿拉米语的奈伯特人接受了腓尼基字母;亚美尼亚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则是直接通过阿拉米人接受了腓尼基字母;帕莱威语、梵语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拉米语;佛教僧侣将梵语带到了中国;腓尼基字母与文字通过阿拉米语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地区,通过希腊语传到欧洲各地。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阿拉米语逐渐演变为几种不同的方言:西部有阿拉米语、帕尔米拉语、奈伯特语及其他方言,东部有曼德语和古叙利亚。古叙利亚语通过与本土方言的结合,后来演变为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基督教通用语言,至公元13世纪才被阿拉伯语所取代。古叙利亚语今天仍在黎巴嫩个别地区的马龙派教徒及叙利亚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中使用。

阿拉米语言文字是阿拉米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阿拉米人的物质文明也达到较高的水准。阿拉米人在与本地区的民族交往与融合中,接受了他们的文化。在叙利亚的北部,他们继承赫梯、亚述文化,在中部他们成为迦南人文化的继承者。西北部的沙玛尔古城、北都的哈兰和赫拉帕里斯古城,以及中部的哈马和大马士革古城,都是阿拉米叙利亚文化中的宝贵遗产。阿拉米人的建筑、制陶、雕塑和壁画等艺术融会了本地区其他民族的特点,并且与宗教文化相联系。在沙玛尔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就曾发掘到帕纳穆一世为祭拜阿拉米人的主神哈达德而制作的巨型塑像。塑像高达9英尺,显示出较高制作工艺。赫拉帕里斯古城建有哈达德主神庙,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也发掘到祭奠哈达德的神庙,从阿拉米人把哈达德主神(专司雷电)与太阳神相联系的现象判断,叙利亚的阿拉米人还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准的农耕民族。帕纳穆一世制作的哈达德塑像铭文中就记载了大麦、小麦、大蒜以及耕作土地、葡萄园种植等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阿拉米人崇拜的主神哈达德专司雷鸣与闪电。哈达德主神具有善恶双重特征,他既可带来雨水滋润土地,也会带来暴风与洪水,涂炭生灵。哈达德主神在不同地区又名玛达德或阿杜,也称哈达德——雷蒙。大马士革的国王们将哈达德称为纳阿曼。哈达德妻室配偶与亚摩利人时代女性主神不同,她被称为阿塔伽提斯(Atangatis)。阿塔伽提斯女神是塞姆人的土地之神,有象征土地母亲的含义。在赫拉帕里斯出土的一些硬币上,阿塔伽提斯头戴城冠,有的硬币上她与雄狮为伴。在卡尼昂(位于今叙利亚南部德拉市西北11英里处)也有一处祭拜阿塔伽提斯的神殿。南部的巴勒斯坦阿什克伦是崇拜阿塔伽提斯女神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出土的硬币上,阿塔伽提斯女神头戴面纱,这一现象与帕尔米拉太阳神殿发现的浮雕中,妇女头蒙面纱的情形极为相似。在叙利亚希腊和罗马时代,哈达德主神与阿塔伽提斯女神又与希腊罗马人宗教崇拜相融合,尤其是在塞琉古王国时期,希腊罗马人对阿塔伽提斯的崇拜十分流行,甚至在罗马帝国的本土建立了以阿塔伽提斯命名的神庙。

在哈达德主神和阿塔伽提斯女神之下还有众多神灵受阿拉米人的崇拜。如拉卡布—艾勒神(Rakkab-EL)原为亚述太阳神,传入叙利亚后演变为驾驭战车的战神。亚述沙玛什神(Shamash)被所有塞姆人誉为太阳神,雷舒夫神(Reshuf)象征全副武装的战士。撒哈尔神(Sahar)为月亮神。这些神都在帕纳穆一世的墓碑铭文中出现过。

叙利亚德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古代叙利亚的阿拉米文化、叙利亚德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