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阅读

为什么而举杯德语,举杯莫扎特

其实为什么而举杯德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举杯莫扎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而举杯德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歌剧、交响曲、协奏曲这三种体裁,是人们提到莫扎特时首先想起的“符号”,在这些大部头作品的辉煌背后,人们似乎忽略了他还有大量别具韵味的室内乐。实际上,莫扎特几乎涉足了古典主义时期所有的室内乐体裁,其中,八首钢琴三重奏仿佛一颗颗暗室明珠,唯有近距离细细品味,方可窥得无穷奥妙所在。

钢琴三重奏是什么?在今人看来,钢琴三重奏是由一架钢琴与两件弦乐器组成,这种组合已然成为“标配”。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中,键盘乐器主要充当着通奏低音这一配角,直到巴洛克晚期,它才逐步处于主导地位。这时已经有很多作曲家开始寻找三重奏的最理想形式,但此阶段还是遵循着巴洛克“三重奏鸣曲”的特定写作形式(即两把小提琴演奏两个声部,低音乐器演奏一个声部)。最初的钢琴三重奏以钢琴为主导,弦乐处于伴奏地位,缺乏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合作。这一状况直到J.C.巴赫的晚期作品才有了明显的改变,小提琴声部慢慢独立出来,有时候与大提琴呈现主要旋律线条,使三种乐器产生合作关系,而非之前的主从关系。

为什么而举杯德语,举杯莫扎特

真正将这一体裁发展至完善的,还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海顿一生创作了40余首钢琴三重奏,作品数量仅次于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海顿早期钢琴三重奏作品依然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至晚期才将小提琴部分独立出来,但大提琴声部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仅起到勾勒低音线条的作用(同时期的莫扎特已经将大提琴声独立出来)。后世的音乐学家推测,海顿有可能考虑到三种乐器的音色融合问题,所以才没有做出那样的变化。他在晚期运用了一些精美的复调手法,为这一体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贝多芬在莫扎特的基础上将三乐章的钢琴三重奏扩展至四乐章,把谐谑曲加入钢琴三重奏的体裁中,增强了音乐的戏剧冲突,并且慢乐章的沉思性质增多,常常使用渐强后的突轻或者鲜明的强弱对比。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10余首钢琴三重奏,其中演奏最多的是“大公”和“鬼魂”两部。在贝多芬这里,钢琴三重奏逐渐走向巅峰。

1765年,9岁的莫扎特在伦敦演出期间写了一套六首奏鸣曲,基本编制是键盘加小提琴或长笛,允许大提琴加入自由演奏,这算是小莫扎特迈向钢琴三重奏创作的第一步。十年后,他再次涉足此类体裁,在萨尔茨堡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三件乐器写出《降B大调嬉游曲》(K.254)。又十年后,定居维也纳的莫扎特在7月至11月期间一口气创作了《G大调三重奏》(K.496)《降E大调三重奏》(K.498)《降b大调三重奏》(K.502)。1788年,莫扎特连续谱出《E大调三重奏》(K.542)《C大调三重奏》(K.548)以及《G大调三重奏》(K.564)。此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d小调三重奏》(K.442,1783),但只创作了一部分,1798年,斯塔德勒应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茨的请求,将这部作品续写完成。

莫扎特的钢琴三重奏与海顿的风格最为贴近,但他最先摆脱了旧有模式的影响,使各乐器的地位平等,让各声部均衡地发展,全部运用三乐章套曲结构,并使首尾两个乐章的结构程式化,使钢琴三重奏成为一种成熟的体裁。

在莫扎特创作的八首钢琴三重奏中,最经典的是1786年和1788年间创作的六首三重奏。《G大调三重奏》(K.496)第一乐章中的大提琴“戏份”已经有所增多,虽然呈示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充当低音线条处理的,但是到了展开部,在一段齐奏后,大提琴部分正式登上“舞台”,小提琴与钢琴为乐曲加入戏剧性,在这种气氛烘托下,大提琴开始和钢琴进行“辩论”,如同两个智者思维的碰撞。第二乐章,莫扎特将模仿对位的作曲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几乎贯穿乐曲始终,大提琴部分也参与其中。第三乐章的第四变奏中有一段大提琴独白,卡尔·马盖尔认为:“在这里,大提琴已经不是弦乐低音,不是最低的乐器,不是声部中的一个,而是一个作为个体的大提琴,它演奏的主题既不可能委托给小提琴、钢琴,也不可能委托给管乐器。”可见在此处,无论是结构上还是音色上,大提琴都已获得完全的独立。

在莫扎特之前,钢琴三重奏结构一直没有确立。海顿的钢琴三重奏作品中有二乐章、三乐章以及四乐章并存,例如他的《G大调三重奏》为三乐章结构,然而在《降e小调三重奏》中却只有两个乐章。曲式方面,莫扎特使首、尾两乐章程式化。这最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七部钢琴三重奏全部运用奏鸣曲式。《降b调嬉游曲》(K.254)《G大调三重奏》(K.496)以及《降E大调三重奏》(K.498)为奏鸣曲式,《E大调三重奏》(K.542)和《C大调三重奏》(K.548)为回旋曲式,《G大调三重奏》(K.564)为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方面,除了《G大调三重奏》为变奏曲式外,其余则都属于回旋曲式。由此可见,莫扎特将第一乐章规定为奏鸣曲式,将末乐章确立为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这种结构套路一直为后世音乐家所沿用。

在莫扎特时代,单簧管的形制尚未发展完善,比较难吹奏,所以在此之前,极少有人为这件乐器创作乐曲。单簧管所发出的时而忧郁神秘、时而温暖甜美的声音,与中提琴深沉柔和的音色具有近似的特点,于是莫扎特将中提琴与单簧管组合,首次创作出中提琴、单簧管和钢琴这一组合的三重奏——《降E大调三重奏》(K.498)。这部三重奏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Kegelstatttrio”,德语单词“Kegelstatt”意为“一个玩滚球戏的地方”,类似于一个保龄球场。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莫扎特使用了这个昵称,它应是后人附加上去的。

第一乐章的主题由中提琴和钢琴一起强有力地奏出,之后突然变弱,形成一种反差,仿佛是在叫醒“沉睡”的单簧管部分。接下来单簧管“从困意中醒来”,悠扬地奏出主题旋律,下方则由钢琴和中提琴连续琶音构成,赋予作品流动性。第二主题先由单簧管奏出,钢琴续接。展开部首先由单簧管主奏,接下来是由中提琴与钢琴相互追逐,单簧管部分随后加入其中。再现部由钢琴首先奏出,之后三件乐器彼此模仿进行发展,这期间更突出中提琴部分,结尾处三件乐器又开始“争论”,预示着进入辩论的“高潮”。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大量采用模仿对位的作曲手法,以及不同声部的反向进行,以增添音乐的张力;乐器之间“互相反驳争论”,中段部分频繁的转调,达到“辩论”的高潮阶段,最后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结束。

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小快板”,回旋曲主题共出现六次,第一插部是由单簧管优美的旋律与钢琴快速音群结合,而第三插部中有中提琴三连音符的进行。流线型旋律增多,营造出一种愉快的氛围,乐器之间“相互倾听”,“争执”得到了“和解”;然而在乐章末端,戏剧性增强,仿佛要展开一轮新的“辩论”,这时单簧管首先奏出悠扬的旋律似乎是建议改天再“争论”,中提琴随声附和,最后三件乐器达成一致,乐曲结束。

音乐学家菲利普·唐斯曾评价这部作品:“有些令人惊讶的是这部具有强烈的竞奏性和炫技因素,这是在别的三重奏中未曾发现的。”这种极富新意的乐器组合也影响了其后的作曲家采用这种组合进行创作,浪漫主义时期,舒曼的《中提琴、单簧管、钢琴三重奏》(Op.132)和布鲁赫的《为中提琴、单簧管、钢琴写的三重奏》(Op.83)皆沿用了莫扎特首创使用的乐器编制,散发出新的美丽——由此,莫扎特对后世德奥室内乐发展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无论是《C大调三重奏》(K.548)的悲情元素,还是《降E大调三重奏》(K.498)的创新元素,都使其至今仍受到演奏家们的青睐。美艺三重奏录制了莫扎特所有的钢琴三重奏,无疑是首选版本。还有几个版本的莫扎特钢琴三重奏各有千秋,例如由阿尔潘海姆、安东尼与克劳迪奥(阿里昂三重奏)演奏的版本中,少了几分委婉细腻,却多了几分对情感的直接表达。

在维奥兰特、古列尔莫和皮奥瓦诺的复古版本中,采用拨弦古钢琴演奏,音色尖锐清晰,意在还原当时的乐器色彩,听罢方知18世纪的室内乐究竟是何面貌。斯塔克、詹博尔与维克托阿伊泰的版本则更具当代气息,乐曲速度与其他版本相比较为缓慢,更为抒情浪漫。杜梅、王健和皮雷斯演奏的版本,低音部分深沉有力,整体音色拿捏到位,使人即使在快乐章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细腻与浪漫——可惜,这三位演奏家仅合作录制了莫扎特的三部钢琴三重奏(K.254、K.496和K.502)。

这些清新典雅的三重奏,传递着两百年前亲密无间的友情,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莫扎特对于朋友的真挚情感在这里一览无遗,三件乐器在他手中化为最华美的酒杯,向朋友们诉说内心的一切。如果你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这份美好,就请“举杯莫扎特,对影成三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