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词汇

蔑是什么意思、读音,《说文解字》第721课:轻蔑的“蔑”,最初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蔑是什么意思、读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说文解字》第721课:轻蔑的“蔑”,最初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mò部的两个字:“miè(GB字库已无此字,以拼音代替)、蔑”。“蔑”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里。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蔑”。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蔑是什么意思、读音,《说文解字》第721课:轻蔑的“蔑”,最初是什么意思?

1、miè。读miè。具体字形见下面的字形演变图,《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miè,火不明也。从mo,从火,mo亦声。”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目不明。

miè的字形,上部是mo,是部首汉字,本义是目不正,再加上下面燃烧的火,合起来表达目不明的本义,因为火熏双眼,致使双眼不明。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火当作目,浅人所改也。”所以,这里的“火不明也”,当作“目不明也。”

本义之外,mie还通“蔑”。纤细。《说文·mo部》:“mie……《周书》曰:‘布重mie席。’织弱席也。”段玉裁改“织”为“纤”,注云:《顾命》文。今作‘敷重蔑席’。”

2、蔑。读miè。《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蔑,劳,目无精也。从mo,人劳则蔑然,从戍。”会意字。本义是眼睛没有神,十分疲劳,无精打采。

早期的“蔑”字,上面是mo,下面是“戈”或“戊”,指的都是兵器。于是有了两个会意方向:

1、人持兵器戍守,因疲劳而眼神无精打采;2、人被兵器敲击头部,因头晕而眼神无精打采。其实,这两种解说,有相关性,在戍守过程中,既会因为长时间劳作而疲劳,也会因为被人击打而眼神无精打采。长沙方言里还说“蔑劳”,说的也是十分疲劳的意思。无论遵从哪种解说,蔑的本义都是目无精。即眼神无精打采。

许慎的解说,认为是第1说,王筠《说文句读》也补充解释说:“戍守乃劳事也。”戍守是容易疲劳的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是第2说,他说:“按许说此字误也。当云从mo,伐声,结字似戍耳。”所不同的,是朱骏声认为是形声字,非会意字。

(1)削;消灭。《易·剥》:“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王弼注:“蔑,犹削也。”陆德明释文:“荀(爽)作灭。”辛弃疾《美芹十论》:“宋、齐、梁、陈之间,其君臣又皆以一战之胜灭其君而夺之位。”

(2)微小。《方言》卷二:“木细枝谓之杪、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注:“蔑,小貌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胡三省注:“蔑者,微之甚,几于无也。”乐松、江览等人都出身微贱,不过是才识短浅的斗筲小人。

(3)末尾。《小尔雅·广言》:“蔑,末也。”《逸周书·祭公》:“兹申予小子追学于文、武之蔑,用克囗绍成、康之业。”王念孙《读书杂志》:“蔑,与末同。穆王在武王后四世,故曰追学于文、武之末。……《汉书·韦玄成传》曰:‘于蔑小子’,蔑即末也。”

(4)抛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现在陈国忘记了周朝在的大德,抛弃我们的大恩。

(5)轻侮。《国语·周语中》:“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而郑国没有违背周室的典制,陛下却轻侮它,这是不表彰贤人。

(6)通“?”。眼眶红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即(上蔑下目)之俗字,(上蔑下目)又蔑之俗字也。”

(7)无,没有。跟“有”相反。《左传·僖公十年》:“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下臣赶走晋国国君,国王让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没有不成功的。

(8)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左传·成公十六年》:“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宁可事奉齐国和楚国,哪怕亡国,也不要跟从晋国了。

(9)春秋时鲁国地名。即姑蔑。地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

(【说文解字】之72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关于蔑是什么意思、读音和《说文解字》第721课:轻蔑的“蔑”,最初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