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词汇

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审美和审美距离丨每日读第107期)

大家好,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审美和审美距离丨每日读第107期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和审美和审美距离丨每日读第107期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审美和审美距离丨每日读第107期)

1、想做个每日精选一篇书摘的小栏目

2、从译文社的书中,摘一些有趣或无趣的内容

3、“尽管审美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条件,但这个条件也不是我们事先就知道的。我们只有获得了审美体验才能意识得到,它才存在。必须有一个审美场合,我们以审美的方式体验到了它才是审美的,这是个循环论证。”

4、文|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译|陈毅平

5、摘自|《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6、原发于公众号|拜德雅Paideia

7、-声明:刊发已获授权,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8、重复一遍:审美体验就是价值判断,是由价值判断构成的。我还写过这样的话,一个审美价值判断可以只看作一个包含了原因的结果,或者是一个包含了问题的答案;任何审美体验中明确为审美的东西,因为它是审美判断,所以可以——不,必须——看作结果或答案,从艺术品或审美体验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转到另一个方面或另一个部分,意味着从结果转到结果的结果,或者说从答案转到答案的答案,以此类推。起初可能看似原因或问题的东西,仔细审查后居然变成结果或答案;如果后面看似还有原因或问题,再仔细看看,又会变成结果或答案。

9、当一个习惯推理的人探讨艺术品或审美体验,希望解释其特殊的审美特性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它总是与价值判断这个简单的事实背道而驰——说“简单”是因为直觉行为是理智无法拆分的。

10、这一切与(打个比方)从内部看审美体验有关。如果退后从外部看审美,审美体验的外观就跟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这时我们会发现它正在成形,而不是已经存在。以前是只有结果,而现在一切都成了纯粹的手段(但还不是原因),获得审美结果的手段,但只要还不是审美结果,只要它还保留着审美以外的地位,那种“外部的”地位,因而还没有完全融入审美体验,我们就只能把它当作手段来看、来想、来讨论。仅仅是材料的画布和颜料,单独来考虑的声音或音质,只当作身体看待的演员的身体,词典或认知性释义中孤立的词语和意义:在审美环境下,当我们这样来考虑的时候,这些就是手段或变成手段,因为它们是在艺术之前、独立于艺术而存在的,它们是“普通的”物理或心理现象。但这种区别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不同媒体的物质特点或纯认知特点。这种区别也适用于任何包含在媒体中或由媒体传达的东西,任何被媒体或通过媒体描述的、表达的、操纵的、所指的、所涉及的、所暗含的、所暗示的东西。而且,这种区别也适用于任何针对非形式化艺术的体验——即自我审美体验——因为感官印象自身就起到媒体的作用(比如自然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审美体验)。

11、审美与审美之外的区别现在我们逐渐称之为“审美距离”。“距离”这里是指与实际现实分开,离开我们平常生活的现实,一般意义上的现实,充满行为、结果和信息的现实。任何达到存在状态的事物,那些不是即将成为审美结果的手段——即为结果所包含——都会在一般的实际中多少被剥夺“重量”,即实际的、理论上的具体引力。(这里说的“多少”很重要,后面再谈。)从它对现实的影响来看,可以说它凝固了。有了审美距离,你无论观察、观看、体验什么,都不会把它跟你这个活生生的有希望和害怕、有欢喜与忧愁的人联系起来。你把自己和自己分开了(叔本华语)。审美距离让你跟一切保持距离,甚至包括你的感情,你的欢乐和痛苦。我承认,以审美的方式体验自己的痛苦不大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原则上不能排除(除了审美距离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做到自我超脱——如顺从等——事实上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1]

12、尽管审美距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条件,但这个条件也不是我们事先就知道的。我们只有获得了审美体验才能意识得到,它才存在。必须有一个审美场合,我们以审美的方式体验到了它才是审美的,这是个循环论证。审美距离和审美体验是一起来的。审美距离作为审美体验可能性的一个条件,仅仅是在那种非时间的“逻辑”意义上“先于”审美体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评价“先于”从艺术中得到的快感或不快感。(这里,话语为了把握审美体验的实际情况又兜了一个圈子。)

13、但是,将审美距离等同于审美体验还不全面。你可以事先决定或选择有一种审美距离,让自己处于一种准备产生审美距离的心理状态。当你走进音乐厅、剧院或美术馆的时候,当你走进大自然的时候,你可以做好这种心理准备。艺术家开始工作之前就会选择提前准备好审美距离,或者说他应该这样做。但这并不是说你只要决定有审美距离就会产生审美距离;你只不过是准备好了而已。审美距离以及审美体验也能在你不召唤的时候自行产生,你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像审美体验和构成审美体验的评价一样,审美距离——审美注意,重点关注——可能是无意中不知不觉产生的,你完全不在审美状态它就发挥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仿佛是先有审美场合,后来才产生审美距离。某个相貌,某种声音,或者是某种触觉、味道、嗅觉进入到你的意识空间,在你还没有作出决定的时候,就一下子产生了审美距离,即“审美态度”。从来都是如此。我在其他场合说过,到处都潜伏着审美,跟常人想象的不同,你要获得某种程度上的审美体验,不需要做特殊的准备。[2]

14、在西方文化中,其他文化不知道怎么样,最容易诱发审美距离和审美态度的是形式化艺术和任何类似的东西。

15、[1]康德其实也提过审美距离,他说“趣味判断……对客体的存在是不关心的”;他还说,“趣味是通过一种全然无功利性的满足或不满足,对客体进行判断的官能,或者是表达客体的一种方法。”有关审美距离的经典文章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1913)。美国哲学家约翰·霍斯珀斯也写过一篇重要文章《审美态度》(1967),对布洛观点的某些方面发表过争议。这两篇文章——我对它们的某些方面也有不同看法——收录在梅尔文·雷德编辑的《现代美学读本》。也可参见哈罗德·奥斯本《欣赏的艺术》第八章。

16、[2]在这个方面,内省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充分注意到。在某些方面,其他文化可能已经在审美体验的思考上走在我们前面。问题在于,印度、中国、日本还没有像西方哲学和美学那样,以一种一以贯之的逻辑方式对审美体验进行抽象或系统化。所以我感觉他们对审美的洞察不像康德那么可行。源于希腊的逻辑学使西方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在这种逻辑学的压力之下,针对审美体验中哪些是可以说清楚的东西,西方思想至少在下功夫制定一些指导原则。

17、《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18、[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

19、重庆原样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什么是美?一个古老而烦难的问题,从古至今都从不缺少思想的巨人为之争辩不已。20世纪艺术批评巨匠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一个艺术与生活含混不清的时代里重新回到康德,以晓畅而通俗的语言参与美学大师的论争。本书收录了格林伯格未曾结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宁顿学院系列研讨会演讲稿,反映了他对艺术趣味与品质的最广泛见解。

21、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诚

22、[日]三岛由纪夫|著

23、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以对青春肉体与灵魂关系的多元化探索,透视男性理想同女性现实之龃龉。另收入同作者的十篇短篇小说,三岛由纪夫以其独到的眼光和语言手法洞悉着人间的情感与爱欲。每篇都是可以品味出三岛的想象力及其才气的力作。

24、完整每日读目录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25、《没有麻烦,就没有生意

26、《在诗人那轰鸣的梦中

27、《他们是受操控的媒介,也是复仇和惩罚的实施者

28、《夏目漱石:诗究竟在哪里

29、《他们相信他,为了他而自相残杀

30、海译文

31、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32、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审美和审美距离丨每日读第107期、审美距离的是什么意思、读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