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词汇

北京建筑书店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古建+书店,是最绝妙的组合)

大家好,关于北京建筑书店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建+书店,是最绝妙的组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北京,全国书店最多的城市,拥有超过2100家实体书店,还有6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你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书的痕迹,街侧、商场、校园、社区,以及得以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

北京建筑书店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古建+书店,是最绝妙的组合)

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老空间,曾经由于种种原因,或沉寂,或消失。而如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它们带着城市的风韵和时间的烙印,重新向公众敞开。其中一部分与书香京城建设相结合,由书店和图书馆进驻,提供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探索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可能。

于是人们有机会在近800年前修筑的古塔下品读北京风貌,在名人故居中阅读休憩。而书香的浸润,也令文物建筑再度焕发生机。

北京砖读空间院内矗立着元代的万松老人塔。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走过北京西四南大街,人们很难忽视那座挺拔庄严的万松老人塔和环绕它的小院。这处始建于元代的古物,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殷切希望。

文物安全如何得到保障、文物如何被合理利用、又该如何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是北京市近年来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创新。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参与。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提到,要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包括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202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明确了参与内容、方式和程序等。这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首次专门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对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和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万松老人塔下,北京砖读空间作为北京西城区第一个公共阅读空间,正式向公众开放。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事实上,北京早就开始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活化利用进行了探索,特别是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的西城区,2016年起便启动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总投入45亿多元,已经腾退文物34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上形成了“西城模式”,让文物不断焕发新风采。

北京历史地理研究专家朱祖希认为,文物保护应该遵循历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想要在保护的同时利用文物,开书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对外开放,还可以保护原有格局。

2014年,“阅读空间”概念在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被提出,它既能为市民读书学习提供优美的场所,也能为阅读活动落地基层提供保障。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也在同年提出推进“书香西城”建设,为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扎实基础。

阅读空间参与文物活化利用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将文物保护与实体书店结合起来的初次尝试,就这样开始了。

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西城区率先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在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万松老人塔下,北京砖读空间作为西城区第一个公共阅读空间,正式向公众开放。“砖”取“专”字谐音,意为“读书要专心”,也暗含这里的一砖一瓦历史悠久。

公共阅读空间是“书香西城”的品牌,也是西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模式。砖读空间的运营方、正阳书局的创始人崔勇,长期致力于北京历史文献保护开发及利用,他创办书局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继而热爱并保护这座城市,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

3月25日,顾客在看砖读空间墙上的老地图。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时隔近10年,崔勇还记得第一次踏足小院的心情:“对我来说,这是以往仅在历史文献中才能看到的北京古城文化的地标性建筑,面对这座尘封数百年的文物,更多的是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敬畏之心。”

作为首个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活化的参与者,崔勇希望能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让老百姓更加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并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由于古建大多是砖木结构,消防安全是文物利用的工作重点,西城区在砖读空间全院安装了无死角的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值守,配备了最高标准的消防设施,制定了详尽的日常管理办法。周围加装了围栏和缓冲绿化带,既不影响访客参观,又能更好保护文物。

而除了古塔,小院还陈列着50多万册与北京有关的藏书,从历史影像到地图、从档案到古籍,回溯过往3000多年,从不同时期、视野,更加深入系统地介绍北京,如同一个窗口,呈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滋养的灿烂文化,以实业之名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这是全国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探索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首例尝试,也是西城区大力促进“书香西城”建设的切实举措。

在西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运营方的努力下,砖读空间设立9年来,吸引了大批读者,书局被赞为“老北京的精神奢侈品店”,这里也获评“北京最美阅读空间”。

古塔赋予这个空间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悠悠书香也为古塔增添了更多魅力。书店开张后,一些已经搬走的老街坊,特意过来看看这个新的文化地标。在他们眼中,小院终于找到了最契合的来客。

北京各级政府在统筹社会力量与区域资源建立公共阅读空间方面,持续做出大量工作和尝试。

以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西城区为例,2020年,西城区专门成立了阅读推广中心,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深入推进“书香西城”的建设。2021年8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运营模式获评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22年,西城区的公共阅读空间服务读者110万余人次,开展阅读活动763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近50万人次。

林白水故居变身百姓书苑

2021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鼓励历史建筑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和服务功能;鼓励历史名园采取多种方式开放,使历史名园贴近市民生活。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曾对媒体表示的那样,如今不仅是把建筑本身保护起来,更要探索让古建融入人们的生活环境,让古建蕴含的文化在当代生活中得以传承。

在北京,通过引入书香让古建重焕生机的案例还有很多。

椿树书苑开在复建的林白水故居中,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这里作为椿树街道公共图书馆和林白水烈士纪念馆向公众开放。2022年,按照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的标准,椿树书苑通过了考评,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椿树书苑开在复建的林白水故居中,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墨绿色的丝绒桌布和绿色玻璃灯罩装饰着阅读室中央两张大长桌,旁边的书架摆满文学、历史等书籍,读者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小院主人林白水曾生活过的民国时期,总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压低声音,投入到专注的阅读中。

为了让人们对林白水有更多了解,阅读空间的运营方在搜集整理图片及烈士遗书等重要文献资料300余份,挖掘整理文字资料3万余字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梳理和提炼,设计了林白水故居的展陈。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对着纪念馆的林白水雕像有些精巧的小设计,整体高度为1.926米,1926正是林白水牺牲的年份;宽度为52公分,52正是林白水牺牲时的年龄。

椿树书苑设立以来,广受市民喜爱,这里不仅开放了全市首个“党建书房”,又陆续设立了椿树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工作站和椿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阅读空间会定期举办观影、讲座、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响应“全民阅读”的倡议,让大家爱上阅读,更重要的是,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隅安静阅读的角落。

这里最晚营业到晚上九点,直到闭馆,仍有不少人落座阅读,日均客流量达三四十人。有的人特意下班之后过来学习,有的人几乎每天都来,书页摩擦的沙沙声,窗外偶尔的鸟啼声,为读者阅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椿树书苑实现了让“书香飘入寻常百姓家”。

3月25日,一位女孩在椿树书苑看书。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质的有效提升,量的持续增加

寒来暑往,文物建筑见证着时代与行业的变迁。

10年前,实体书店并不好过,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实体书店接连倒闭,但随着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特别是自2016年起,北京市财政设置专项资金,每年给予实体书店1800万元的资金扶持,每年支持70家书店,两年累计扶持书店100余家。到了2020年,市级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总金额达到1亿元,全市资金超过2.4亿元。2022年,北京317家实体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

北京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是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书香京城工作部署,按照《北京市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书店进行纾困帮扶、提振信心、促进发展的一项长期举措,为书店市场的回暖蓄积了充足力量,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实体书店多年来的发展成果。

在北京,区级政府也为实体书店发展注入能量。

椿树书苑坐落于林白水故居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图书。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2020年3月,西城区发布《北京市西城区实体书店、阅读空间扶持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并结合实践经验,于2022年对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从扶持范围、扶持力度、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近年来,西城区对约90家次书店及阅读空间给予了近2300万元的资金扶持,极大程度缓解了新冠疫情对实体书店、阅读空间的负面影响;2021年8月,东城区出台引导支持实体书店“四进”政策——北京市首个针对实体书店进商场、进楼宇、进社区、进园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包含专属政务服务、人才交流培训、文化项目合作、专项经费支持四大类19项创新举措,并配套制定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努力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市区两级扶持政策的合力推动下,北京实体书店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续增加。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北京拥有实体书店超过2100家,位列全国第一;万人拥有书店超过0.94个,再创新高;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书城达到48家,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综合书城7家,“一区一书城”成为各区标配。2020年北京被评为“年度书店之都”。

“文物+”蕴含大文章

实体书店渐渐回暖,并试图确立自身的定位。这些开在古建里的书店,正在探索一条更为艰难却颇有意义的路。

2022年10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北京市要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专业)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十五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阅读需求。

书店本不属于公共文化设施,但北京市尤其是西城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创新推进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打造了公共阅读空间的品牌“悦读湾”。

它是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为广大读者提供公益阅读服务的新型文化空间,内设可供免费阅读的固定座席,开展公益阅读活动。

顾客正在万松老人塔下的砖读空间撸猫。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推进,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包括书店在内的社会力量承担起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盘活了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来。

由于政府对书店的支持,书店可以投入更多力量在升级转型——并非仅仅向“书店+咖啡”“书店+轻餐饮”等“书店+”模式转型,而是始终在文化产业守正创新,不断考虑如何在北京历史文化内容上进行深耕和升级转型,比如砖读空间和椿树书苑。

2018年,崔勇开始涉足出版业,至今已发行十几种图书,有的书获得了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有的书在各大电商平台销量领先。这些书的作者中,有海内外的学者,有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的爱好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书局的读者。他们的主题无一例外,都是关于北京城市文化的研究和记忆。

“把优质出版物奉献给社会,这是对社会的反哺。”崔勇表示,可能这些书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相对薄弱,很多老前辈无法出版,最终带着这份遗憾离开,但书局要承担起这部分的传播工作:“政府为我们免去了房租,我们希望把原本用于房租的经营预算成立出版基金,用于鼓励优秀选题的出版工作,用于扶持鼓励这些文保的爱好者和志愿者,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去弥补他们的遗憾。”

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提到,要让“文物+”这篇大文章效果彰显。

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文物资源为支撑的研学、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红色文化等主题旅游,规范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推介一批经典文化探访线路。深入挖掘、阐释文物价值,推出一批影响力大、传播力广的北京文物主题出版物。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方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注重全过程和全媒体传播。积极推动数字文物文化体验展示活动,加大“数字圆明园”推广力度,加强中轴线、大运河、长城等文物IP建设,推出一批数字化展示项目。以工业遗产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进新首钢地区、二七机车厂、京张铁路等文物建筑的综合利用。提升北京奥运博物馆展示、传播水平,彰显“双奥之城”品牌魅力。

在当下的北京,这些正逐步推进落地。

椿树书苑开在复建的林白水故居中,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这里作为椿树街道公共图书馆和林白水烈士纪念馆向公众开放。2022年,按照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的标准,椿树书苑通过了考评,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的文物活化利用的运营者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以主题阅读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还以展览和数字等方式创新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用科技手段突破文物空间的内容承载壁垒,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体验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内容,为文物的活化赋能。

而在政府层面,深入打造新型文化空间也成为西城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包括在内容传播上下功夫,引导阅读空间以打造传播红色文化、老北京文化,各类文化艺术主题特色、非遗民俗文化特色等为核心的主题性阅读空间,促进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图书的内容价值与精神力量引领作用;在扶持政策上下功夫,依托实体书店及阅读空间扶持办法及考评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和书香西城建设,引导公共阅读空间朝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在平台搭建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常态化培训、交流、活动共享及空间管理等机制,促进公共阅读空间运营模式作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项目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京城。书香将浸润古建,浸润城市的每一处角落。

北京建筑书店的是什么意思、读音和古建+书店,是最绝妙的组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