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词汇

译的词源(一词的由来)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译的词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译的词源的知识,包括一词的由来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叫做翻译。当然,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也叫翻译。

2、现在,看到翻译二字,我们就一目了然地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最早把这个事叫做翻译,或者称为译的,又是来自何处呢?

译的词源(一词的由来)

3、成书于南宋的《翻译名义集》,其开篇提到:“《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至而译《四十二章》,因称译也。”

4、查《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5、按《周礼》记载,当时负责语言文字转录的,东南西北,各司其职,各管一块,而且,各个方向叫法不一。应该是一直沿用的,只是到了汉代,因为北方事多,东南西与外族交通相对较少,而随着业务的扩大,负责北方的译者,兼而对来自西方的语言文字也比较熟悉,可能把这项工作也承担了不少。渐渐的,译,也就突显出来,慢慢取代了寄、象和狄鞮,成为语言文字转录工作的通称。

6、再后发展,加入译的主观意项,也就是翻,二字合称,翻译一词形成,固定下来,成为现在大家一望而知的一个联合词。

7、同时,这个词的两个字义,也都得以最好的保存,因此,翻译,也可以在不同语境下,单独使用。“把这篇文章给我翻一下,译一下”,都是可行了。

8、《翻译名义集》,佛教辞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为平江(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纂,七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

9、寄,本身有托付、传递、传达之意,将甲种语言文字传达为乙种语言文字,因此寄就这个翻译的意思。

10、象,今也作像,其意如象形,象声,相似,比照,把甲种语言文字比作乙种语言文字,翻译的意思也是很明显的。

11、译,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定义为:传译四夷之言者。可见当时已经普遍采用译字代表东南西北的翻译之义。

12、惟有转译西方语言文字的狄鞮二字,按字面看,狄自然是西部民族之称,鞮是皮制的长筒靴子,西方民族的长筒靴子,有这种功能吗。

好了,关于译的词源和一词的由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