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道德语法教师教学特色,浅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大家好,关于道德语法教师教学特色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浅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浅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修改后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不仅明确地指出了要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而且还指出,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把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列入语文教学目的之中,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也许有人会说: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美育不就包含在德育之中了嘛。不错,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甚是密切,但二者毕竟有着质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是完成德育的一条途径,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浓厚的情感性和丰富的趣味性,它会使德育的内容变得更为多彩丰富,鲜明活泼。德育的主要特点是晓之以理,而美育的主要特点是动之以情。审美教育是通过它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

我觉得,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陶冶他们的心灵,纯化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才能和积极性。本文试从范围和途径两个方面做点探讨。

第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范围。

六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经过探索和尝试,我得到的感受是,审美教学应该抓“四美”:心灵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结构之美。

心灵之美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美,这种内在之美必然地表现为人物的外部之美,即言语和行为方面的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给读者塑造了许多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坚持正道,为理想而奋斗,明知“路漫漫其修远”,偏要“上下而求索”;爱国志士蔺相如,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民族英雄文天祥,不亢不卑,有礼有节,正然浩气,“留取丹心照汗青”;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象众多,不胜枚举。

心灵之美是客观存在着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因素,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从人物形象的心灵之美中得到陶冶,这样,学生就会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去追求心灵之美,用高尚美好的精神情操充实自己的人生。

为了使学生对心灵之美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教师不妨使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以及中间人物形象,使学生懂得心灵的美与丑在质上的不同。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阴险狠毒,奸诈狡黠,贪婪自私,他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交易”;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路瓦栽夫人,醉心于虚荣,终日用梦来欺骗自己,一个晚上的欢乐落得十年的悲剧;资本家的代表周朴园,假仁假义,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而以“精神胜利”驰名中外的阿Q,则是自欺欺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

作家们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段对生活中各种丑恶事物本质的揭示和批判,实际上是从反面对美进行了推崇和赞赏,因而同样具有审美价值。教师在讲述这些人物形象时,要紧扣作品的语言,剖析人物的性格、心理,指导学生把这些“丑”的心灵和那些美的心灵对照起来认识。这样,就会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语言之美指的是语言合乎语法规范,遵守逻辑要求,调动一定的修辞手法,以至产生的正确性、鲜明性和生动形象性。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教学中有一条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以至运用典范的语言。离开了语言,就没有文学作品,也就没有了语文。

作家们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写作时无不字斟句酌。自然,语文课本中的语言并非都是语言的精华,但美的语言比比皆是,大多数的语言还是典范的,值得学习和运用的。

朱自清的语言婉转清丽,富有诗情画意。移觉手法的运用,使他的语言别具一格,令人寻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读来使人从嗅觉上享受了美以后又在听觉上得了更多的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语言,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便是巧用比喻。《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中,大量地应用了鲜明生动、具体形象的比喻。“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大理石的颜色,白里泛红,岂不就是少女青春脸面上的光泽?这个比喻,突出了颜色的艳丽、鲜明、且富有青春的活力。毛泽东的语言是杰出的典范,准确、鲜明,也不缺乏生动。鲁迅的语言呢?则是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尖刻犀利,讽刺辛辣,入骨七分,赛如匕首和投枪。总之,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神笔妙用,变幻多姿,各放异彩,真是举不胜举。直率和含蓄,朴实和奇丽,热烈和沉郁,诸如此类,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现着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一定要对学生加以指点,让学生真正地懂得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对表情达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之美指的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环境气氛的高度和谐的统一性。具有优美意境的文学作品感染力强,因为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联想,这种想象和联想甚至比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和情境更美妙。因此,对优美意境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点。

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里展现的意境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清幽寂静的夜晚,流水似的月光,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荷花,歌声似的清香,加上作者那孑孓徘徊的影子……这美妙的境界,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则给人展现了另一番意境:先是怒号的秋风,飞卷的茅草,盗草的群童,倚杖叹息的诗人,后是墨色的云,昏黑的天,被生活折腾得疲惫不堪的诗人在这样的情境里,竭力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情此景,难道不能让人走进诗人所塑造的意境中去,同诗人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吗?茅盾的《风景谈》,可以说,全文就是通过作者创造的六个情景交融的画面而构成的完美和谐的意境。请看作者笔下的最后的一个画面: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真不愧为大手笔之下的意境,声、光、形、色、情浑然一体,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当读完这一段的时候,谁都会仿佛置身在战士的身旁,甚至觉得作者笔下的战士不是别人,而是读者自己了。在这里,读者通过优美的意境而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远远超过于一席空洞的道德说教。

作家创造意境是一门艺术,而教师要把意境再现在学生面前,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非常美妙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讲意境,把学生带到意境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感染和熏陶,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

美的结构是作者思维的集中表现,是对整个作品的精心设计。结构,体现着线索的确定,顺序的安排,材料的布置等等。教师若在这方面加以指点,让学生得到结构美的陶冶和感染,那对学生的作文肯定是有很多益处的,他们会以课文的结构为样板,来为自己的作文谋篇布局。

课本中结构美的课文是不乏其例的。鲁迅的《药》,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构成独具一格的双线结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纵横交错,形成典型的经纬结构;《风景谈》采用六个画面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是典型的并列结构;《六国论》是典型的“总————分”结构。而莫泊桑的《项链》则是按照时间的推移,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实际上在意料之中,小说前后三次为结尾作过伏笔),在小说结尾时,一语道破天机,给读者留下十分丰富的想象的天地,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中学语文课中美育教学的途径。

1.选好入口,诱发感情。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教育就是美感教育,而在这个美感教育中,感情则是关键。人是万物之灵,孰能无情?或是对美好纯洁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坚贞节操的赞叹不已,或是对催人泪下的悲痛事物泣不成声,或是对腐朽罪恶的事物怒不可遏……人类感情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微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时机,选好入口,在关键处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从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在这里,选好诱发感情的入口是关键,因而对于一篇文章就要研究一下从哪里入手讲起,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启开他们心扉,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我在给学生讲《天山景物记》的时候,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作为入口:(1)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学到有关天山的哪些知识?(2)天山是很美的,那么,同学们愿不愿意在天山上“走一走”?(3)当同学们“走进天山”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感情?三个问题提出以后,让学生略略讨论,他们情感的火花点燃了,于是,抓紧时机,教师挑选课文中精彩的段落进行朗读,进一步撩拨学生心灵的琴弦,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全文,这样,学生就带着极大的兴趣进入作者所展现的天山景物中,在享受美丽景色的同时,心中激起了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强烈感情。

要达到诱发感情的预期效果,教师的语言本身就应该具有强烈的渲染性和吸引力。声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要适宜。教师的语言,或如大江东去,汹涌澎湃;或如春雨潇潇,沁人肺腑;或凝炼厚重,发人深思;或严肃沉郁,催人泪下……教师的语言如果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学生心灵的火花就易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进入作品。

2.加强诵读,引诱联想,启发想象。反复朗读确实能够使学生对诗文加深理解,使作者的感情和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和语言,使作者心中美的境界化作学生心中美的境界。实践证明,多读多诵,不但能提高语文水平,也能够增强审美能力。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要反复诵读,学生就会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心生其情,那怒号的秋风,那飞卷的茅草,抱草的群童,呐喊的诗人,全会在字里行间破纸而出。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铺路搭桥,引诱联想,启发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达到美感享受的两条途径,再创造性的美感享受就在其中。讲《风景谈》,如引诱学生联想,学生就会联想到许许多多优美的画面来。想象是更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想象中力求把作者所创造的境界再现出来,甚至增添上自己所理想的情景。在审美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之一是在审美对象(即文学作品)和学生的审美意识之间巧妙地建立一种审美联系,给学生搭起一座审美的大桥。那么,如何建立联系,搭起大桥呢?这就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审美创造条件,指明角度,解疑释难,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审美过程。

事实证明,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很深的。当诵读《天山景物记》《绿》《雨中登泰山》的时候,就感到了大自然的迷人,祖国河山的壮丽;当读《风景谈》的时候,就感到了社会的美,生活的美;当读《项链》《守财奴》《阿Q正传》的时候,就从对假、恶、丑的描写中更能感到我们生活的真、善、美来。这样,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全渗透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了。

3.抓字词。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紧扣字词去分析,把审美教育渗透在字词分析之中,使学生增强和提高审美能力。我们既不赞成离开字词而架空了讲美育,也不赞成抛开美育而孤立地讲字词。如果抓住了字词,就有可能很快地把学生带进美的境界中去。

《风景谈》里有这样一段话:“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头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进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作者在这里写的是夕阳之下,山坳里一队人(鲁艺学员)生产归来的情景。一个“幻”字,烘托出惚恍迷离、绚丽多彩的神话般的境界。那个“跌”字,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珍珠般的水珠跌落在石头上;而那个“喷”字则表明了以后的情景:石头上不是溅起水花,而是喷射出零珠碎玉。那个“织”字呢?实为妙用!不是“构成”,也不是“组成”,也不是“绘成”,更不是“形成”,而是“织成”!织成的绢锦色彩最鲜艳,线条最分明,立体感最强。这样一幅气韵流动的画面,不正体现着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和青春的活力吗?身心处在这样美妙的画中,谁能不陶醉呢?

再举一例。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几句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字表明了石峰颀高而锋锐,大有刺透天空之势;“拍”字体现了惊吼狂叫的江涛凶猛地拍击着江岸;而“卷”字则表现了江水汹涌澎湃,所向披靡;“雪”呢?它体现了江涛耀眼的颜色。教师在讲授时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的词语,诱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就会把学生立刻带进作家所创造的那种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意境中去,他们就会被这波澜壮阔的画面所陶醉,从而热爱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

以上所谈的审美教育中应该涉及的范围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而是辩证地相互渗透和依赖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运用相互联系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得到美的享受。

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虽然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进行的,但这并不排斥在非文学作品中也进行审美教育,比如语言的审美教育,结构的审美教育,则完全可以渗透在非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去。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地注意到美育这个问题,用美吸引学生,用美感染学生,用美教育学生,语文课的教学将会别开生面,收到更好的效果。

(初载1987年第1期《庆阳师专学报》,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

OK,关于道德语法教师教学特色和浅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