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自学德语翻译成功的人(四川简阳60后刘荣跃翻译出国内最系统全面的欧文著作)

大家好,自学德语翻译成功的人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四川简阳60后刘荣跃翻译出国内最系统全面的欧文著作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自学德语翻译成功的人和四川简阳60后刘荣跃翻译出国内最系统全面的欧文著作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刘荣跃于第九次作代会张杰摄影

2、11月1日至2日,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封面新闻记者在大会现场独家采访到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简阳作家、文学翻译家刘荣跃。

3、刘荣跃从事文学翻译的工作已有30余年,翻译英文著作33部,共约700万字。主编近40部(套)约800万字。其中包括《简·爱》《野性的呼唤》《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无名的裘德》等等。现在是四川省译协智库专家,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理事。近些年来,他集中精力专注于华盛顿·欧文的作品翻译工作,

4、最全面的“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著作

5、刘荣跃翻译作品

6、刘荣跃翻译作品

7、刘荣跃翻译作品

8、近几年来,刘荣跃集中精力翻译“美国文学之父”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的作品,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他先后翻译、出版了欧文的《见闻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2007年1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英汉对照本,2008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书名《英伦见闻录》)、《征服格拉纳达》(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和《欧美见闻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另外,由刘荣跃主编的该作家的《西部还没有牛仔》(即《博纳维尔上尉探险记》)曾于2008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

9、刘荣跃翻译作品

10、刘荣跃翻译作品

11、刘荣跃翻译的欧文的成名作《纽约外史》、《美国见闻录》和《华盛顿·欧文传》,也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2月出版,同时再版了《见闻札记》。

12、2021年9月,刘荣跃翻译华盛顿·欧文的作品系列第二辑四部新书《欧美见闻录》《征服格拉纳达》《布雷斯布里奇庄园》和《阿尔罕布拉宫的故事》四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欧文代表作《见闻札记》,19世纪在英国出版时曾引起轰动,被誉为美国富有想象力的第一部真正杰作,“组成了它所属的那个民族文学的新时代”,作者也被誉为“新世界文坛送往旧世界的第一位使节”。

13、面对这样一位在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刘荣跃十几年如一日地翻译、研究他的著作,最终形成了“由一位译者独立翻译的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欧文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文学翻译的某些空白,并有所突破和创新,其毅力和勇气让人钦佩。

14、让人感到传奇的是,刘荣跃的英语,是全靠自学而来的。作为一名60后,刘荣跃在最开始是靠听英文广播自学英文。如今他已经是圈内名副其实的文学翻译家。这让人好奇刘荣跃这一路是如何走过来的。面对这样的疑问,刘荣跃对封面新闻记者说道:“我一直有一种信念,就是希望一生做点自己喜欢、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

15、靠自学走出一条路

16、忆往事:记单词很苦,读文学作品是享受

17、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18、1978年,刘荣跃以初中生的身份考上了四川中药学校。当时的初中生并没有设置英文课。为了学习英文,刘荣跃站在高中课堂的窗台边听老师讲课,听收音机里的《英语九百句》等节目,由此开始了他自学英文之路。从学校毕业后,刘荣跃先后在万源县中药材公司、简阳糖酒公司工作,直到1984年工作调动至四川简阳政协,在此工作到2005年退休。工作之余,刘荣跃从没停止对英语的学习,并且顺利拿到了四川外语学院的专科文凭。

19、学英语枯燥吗?回想起从零开始的日子,苦吗?刘荣跃回答说:“学习英语很苦,记单词也很苦,但当我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用另外一种语言进入文学世界时,就是一种享受。”《嘉莉妹妹》主人翁的命运深深触动着刘荣跃,《马克吐温小说全集》浓浓的幽默讽刺意味也让他深感震动。刘荣跃开始想,如果自己能将作品译成中文,让更多读者分享领略到其文学魅力,不是很有意义吗?于是,刘荣跃开始了自己的翻译之路。当年曾阅读过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书,都已经由他翻译并出版了。

20、最初学习英语的刘荣跃,从未考虑过翻译出书一事,因为“出书是高不可攀的”。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力的累计,成为一名文学翻译家的愿望才逐渐在刘荣跃心中萌芽、深种。回想起第一部翻译作品《无名的裘德》的正式出版,刘荣跃仍旧历历在目:“那是1996年左右的一个会上,编辑先是看了我的选题,然后又审核了我的译文,这才合格了。这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无名的裘德》。”

21、翻译家杨武能的“编外弟子”

22、虽然一个从事英文翻译,一个从事德文翻译,但是刘荣跃仍旧一直尊称德语翻译家杨武能为“恩师”。在他看来,自己从杨武能教授身上学到的,更甚于翻译工作本身:“我常对老师说‘我一路跟着您走’,杨武能教授始终以他的行为、言语来影响我。”

23、20世纪80年代,刘荣跃曾把自己翻译的《野性的呼唤》交与杨武能教授指正。当时杨武能教授对照原文看完后,便认可了刘荣跃的翻译。虽然杨武能教授的研修领域是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和刘荣跃的英文翻译完全不相同。但是刘荣跃说,正是在杨武能教授的带领下,自己才找到了翻译工作中的重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欧文作品翻译。杨武能教授告诉刘荣跃的“从事翻译一定要有重点和方向”。因此,就像巴尔扎克之于傅雷,歌德之于杨武能,刘荣跃一直在寻找自己翻译工作的重点,直到他被欧文作品中体现出的文采和探索冒险的精神触动,加之当时欧文的作品在国内的译本甚少,刘荣跃这才定下了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

24、刘荣跃翻译的第一部欧文的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见闻札记》。原文的深奥古雅、散文的韵味、欧文文笔的优美,这些带给刘荣跃阅读享受的元素,却也成为了翻译过程中难过的“门槛”。生动优美的原文经过翻译,却变得黯然失色,刘荣跃这才感受到欧文作品的“难译”。

25、为了更好地把握散文翻译的规律,更“原汁原味”地传递欧文笔下的韵味,刘荣跃沉下心来,精读了不少原创和翻译的散文作品,逐渐地“悟”出了散文语言的特色和规律。随后,便推翻20多万字的初稿,逐句地修改,几乎把全文又重译了一遍。刘荣跃提到初次翻译欧文作品的感受时说道,“收获不小,让我永生难忘”。

26、追逐欧文的脚步至大洋彼岸

27、现在的刘荣跃,手中还在进行三本欧文作品的翻译工作,每本都是上百万字的工程量。他向记者介绍到,自己已然放慢了工作脚步,每天只翻译两千字左右,停下来之时,也会对以往翻译的英美经典系列进行修订工作。“一是看有没有失误,二是以现在的学识和眼光再进行修订。从整体上来说,我是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我也提醒自己,翻译就像诗歌,五六十岁写的东西,不一定就比二三十岁时要写得好。”谈及修订工作,刘荣跃谨慎地说道。

28、有时间、有精力去做自己喜爱的翻译工作,刘荣跃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但他自己对此认识得十分透彻:“这都是从十分艰苦的努力中得来的,那种付出可能很多人做不到。之所以甘愿付出,就是有一种信念,希望一生做点自己喜欢、同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在翻译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刘荣跃也曾有进入高校任职的机会,但衡量再三,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单纯地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使我的生活非常充实和快乐,至于经济上,只能说是过得去。”这样一门心思译书的心态,刘荣跃直言“我的榜样是傅雷”。

29、欧文的游记散文在他的散文随笔中占了相当大比例。他一生曾三度赴欧,在英、法、德、西等国度过十七年。在此期间他访问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写下大量游记。它们被收录在上述各部著作中,比如在《见闻札记》《欧美见闻录》《哥伦布的同伴之航行与发现》《阿尔罕伯拉宫》等中都能读到。1826年,欧文曾游览了格拉纳达的名胜,并在阿尔罕伯拉宫停留了三个月。这几个月游历的经历,促成了《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攻克格拉纳达》《阿尔罕伯拉宫的故事》三本书的组成。

30、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翻译欧文的作品,刘荣跃也曾和夫人一起远赴美国、西班牙,亲身体验欧文书中所记载的景色。当站在阿尔罕伯拉宫俯瞰格拉纳达时,刘荣跃终于能够接近当年欧文笔下所描绘的景色。在刘荣跃看来,将这种“感性认识”,通过译文转达给读者,也是译者的责任。

31、“我们读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实际上都是译者笔下的作者,其中无不体现了译者特有的风格和学识,是再创作的艺术。而这里面可挖掘的还是很多,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努力。”在本次会议间隙的采访中,已是花甲之年的刘荣跃在说到翻译工作时,话语间仍有着对于探索的期待。

32、【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