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最好听的古典德语歌曲?入门必听的古典音乐之艺术歌曲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最好听的古典德语歌曲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最好听的古典德语歌曲的知识,包括入门必听的古典音乐之艺术歌曲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1,DasVeilchen,K.476

2、莫扎特《紫罗兰》

3、《紫罗兰》采用德国文学家歌德(J.W.vonGoethe)的抒情诗为歌词。作于1785年6月8日。歌曲为G大调,2/4拍子,具有浓郁的德奥民歌和世俗歌曲的特点。两百多年流传很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4、内容描述一朵草原上的紫罗兰,虽被少女践踏,但仍期待着她的爱恋。这首歌曲对后世的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沃尔夫都有很大的影响。

5、2,Goethe-liederMailiedOp.52No.4

6、贝多芬《五月之歌》

7、贝多芬是创作德国艺术歌曲的先驱作曲家,毕生作有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的独唱歌曲、咏叹调和合唱歌曲将近一百首。贝多芬创作的歌曲《五月之歌》,是他专门为歌德的诗谱写的抒情歌曲。

8、Goethe-liederMailiedOp.52No.4

9、在同一时期贝多芬在为奥地利作曲家乌姆劳夫的歌唱剧《美丽的女鞋匠》中的两首咏叹调重新作曲的时候,就将《五月之歌》的曲调运用到第一首咏叹调《啊,这样的生活》中。

10、3,DerLindenbaum

11、舒伯特《菩提树》

12、《菩提树》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13、《菩提树》的篇幅不长,但是舒伯特在创作中注入了严密的逻辑思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调性、结构、和声以及钢琴伴奏都严密地融合为一体。分析和学习《菩提树》创作的逻辑思维,能对舒伯特高超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对学习作曲以及演唱和欣赏这首作品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舒伯特在这首作品中的创作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舒伯特《魔王》

15、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诗所创作的叙事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著名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魔王》作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试从多个角度讨论作品中各音乐要素的特点,浅析该作品创作的风格特征。

16、《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17、5,DieForelle

18、舒伯特《鳟鱼》

19、歌曲中舒伯特不仅用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地游动的形象,并且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展示了歌词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最后明确告诫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成为天真而无辜的鳟鱼。

20、作者曾根据这首歌曲作成A大调钢琴五重奏。

21、这首艺术歌曲于1817年完成,当时舒伯特只有22岁,亦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首钢琴五重奏乐曲,是受一位非常富有的奥地利赞助商兼业余大提琴家SylvesterPaumgartne所委约创作。《鳟鱼》原本是由18世纪德国诗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诗。舒巴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舒伯特也将这首诗谱成歌曲“鳟鱼”,后来再将“鳟鱼”加以变奏谱写成五重奏的其中一个乐章,再加上其他的乐章,成为了现时的版本。

22、6,Dichterliebe,Op.48III.DieRose,dieLilie

23、舒曼《蔷薇、百合、鸽子、太阳》

24、《玫瑰、百合、鸽子、太阳》是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一首,该套曲创作于1840年,这一年舒曼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

25、《诗人之恋》共由16首歌曲组成,循环往复表达了同一个主题:鲜花、眼泪和爱情。《玫瑰、百合、鸽子、太阳》是其中第三首,它唱出了初恋者为爱情神魂颠倒的内心感受。

26、7,OnwingsofsongAufFlugelndesGesangesOp.34No.2

27、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28、《乘着歌声的翅膀》原为德国诗人海涅所作的一首诗(德文:AufFlügelndesGesanges),因门德尔松为其谱了曲(Op.34,No.2)而广为传播。其旋律舒缓、温柔、甜蜜,通常由女高音演唱。

29、《乘着歌声的翅膀》,艺术歌曲,创作于1836年。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完成了他作品第34号的六首歌曲,其中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他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曲中不时出现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30、8,FourlastsongsBeimschlafengehen

31、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入睡”

32、故事发生在作曲家的故乡,西班牙的一个美丽小山村,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定居于此准备终老余生。一个酒吧钢琴师出于对作曲家的崇拜,决定在村子里举办一个小型音乐会。他要说服作曲家古怪的遗孀,再从作曲家的情妇那里要到从未发表过的遗作,要应付作为赞助人的钟表商兄弟,傲慢放荡的钢琴家以及随从,还有他那多疑的同居女友。音乐会进展并不顺利,这时,琴师从未见面的私生女又出现了。琴师本来就是个自认为一事无成的平庸男人,现在,这些人要把他逼疯了。

33、在音乐会举办之前,所有的人物关系都需要梳理,每个人都要重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在乎的人,还有一些心结和秘密要揭开。

34、人们不难将《最后四首歌》视为华丽的浪漫主义晚期的纵容之作。然而却很难有一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其它作品能够像《最后四首歌》一样在音乐宝库文献中确立起如此巩固的地位。在最后关头,施特劳斯终于鼓足勇气完成了一部天才的惊世之作——借助女高音与整个交响乐队来忠实而又极富想象力地述说世间最为人熟知的永恒的主题。

35、9,WiegenliedOp.41No.1

36、理查?施特劳斯《摇篮曲》

37、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家庭交响曲》的摇篮曲中,采用了门德尔松的《船歌》旋律。《家庭交响曲》是写作曲家家庭生活中的一天的。摇篮曲是其中的一段。在这段音乐中有两个旋律:一个是代表孩子的旋律,也就是孩子主题。由古双簧管、大管和加了弱音器的中提琴奏出。古双簧管所吹的音比双簧管低一个小三度,是一种A调的双簧管。

38、一个是摇篮曲的旋律,它是描写母亲的歌来的。由低音单簧管吹出,开头两小节就是门德尔松的《g小调无词歌》的旋律。作者用复调的手法,把这两个旋律结合在一起。支持着这两个旋律的,是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音型,由两个大管吹出。

39、10,LiedereinesfahrendenGesellenGingheut'morgenubersfeld

40、马勒《旅行者之歌》“清晨,我越过原野”

41、创作于1883-1885年,期间,马勒因追求女演员约翰.他赫特失意,在痛苦中创作了这套由4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马勒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旅行者之歌》,他说,“这套歌曲,是描述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流浪汉走进冷暖无常的世界,永无止境的漂泊故事。

42、“清晨,我越过原野”是当中最愉快的旋律。这是一首喜乐之歌。流浪者对大自然的美景,如简单的鸟鸣声和草上的露珠等都十分欢喜和惊奇,并重复提醒著说:"它不是一个可爱的世界?"然而,流浪者在最后被提醒,尽管这一切皆美,但他的喜乐因爱人的离开而不再复来。此乐章的配器非常细致而优雅,运用了长笛和弦乐的高音音域,而三角铁在这乐章亦发挥重要的衬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章的大部份旋律,均在马勒第一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中重新运用和发展。

43、用琴声飞越丝路,用乐声架起交流——一种青年钢琴家的担当与职责

44、国家大剧院推荐|入门必听的古典音乐之舞剧合唱曲

45、?星外星古典留声室?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