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德语课电影 浅谈电影改编对现实主义小说风格的继承

很多朋友对于德语课电影和浅谈电影改编对现实主义小说风格的继承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战争片的意义就在于反思,通过在战争以及战争时期生活的重现,对过往的历史进行反思和审视。而在德国纪实疗愈系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的作品《德语课》中,反思不在是名正言顺的,趾高气昂的,而是在沉默的压抑中寻求光明,是对在人性被异化后做出的种种偏离常规行为的思考。

2、和很多优秀的反战电影相同,《德语课》也来自同名小说,作者是西格弗里德.伦茨。伦茨在1926年春天,出生在东普鲁士一座名叫吕克的小城。这座小城的居民大多都是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渔民和小官吏。在真正降临之前,这座被称为“马苏尔的珍珠”的城市祥和宁静,雾气在湖面升腾而起时,整座小城就像一幅朦胧的油画,若隐若现。

3、遗憾的是,当伦茨出生时,这座城市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吕克城外有很多练兵场,一年四季,枪炮声不绝于耳,战争破坏了这座城市的宁静,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十岁时,伦茨加入了希特勒少年团,从那时起,他就深刻的感觉到了德国纳粹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尽管一切都处于懵懂未知的状态,正是因为这种含混不明的状态,让他觉得不安。十三岁时,二战爆发,他依然不明白战争为何物,“战争开始的那一天,我站在街上,站在街边,眨着眼睛注视着这场不幸。我没抱怨我看到的一切,也不恐惧,也没去询问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既没有自我否定的愿望也没有害怕的想法: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旁观者而已。”

5、后来,伦茨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这时候战争的轮廓逐渐具体了起来,他和朋友们参加各种训练,等待着上战场,用战争证明自己的价值。十七岁时,伦茨从文理中学毕业,随即应征入伍,加入海军作战队。经过四个月的培训之后,伦茨得到了作战任务。

6、他要去波罗的海作战,在苏联海军强大的军事进攻下,伦茨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逃亡、伤亡、船只沉没,朋友拖着苟延残喘的身体向他求救。在战争最后几个月里,伦茨四处躲藏,后来被俘,在战俘营中,他为英国人做翻译,后来被释放。

7、恢复自由的伦茨来到德国汉堡,开始攻读大学学业,主修文学史、英语语言文学和哲学。在念书期间,因为贫穷,伦茨做过很多工作,甚至卖过血。他本来打算毕业之后成为教师,一次偶然,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次采访改变了他的志向,让他选择成为一名作家。

8、1951年,伦茨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苍鹰在空》,从此成为一名自由作家。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伦茨创作了多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戏剧,并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

9、站在今日回望历史,战争永远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伦茨的创作生涯中,战争是他永远的母题。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变,尤其是他参与过的、目睹过的、经历过的种种都是他写作的题材。

10、和一些流亡作家不同,西格弗里德.伦茨对战争的态度是暧昧而复杂的,在纳粹价值体系中长大的他,也曾是战争狂热分子。当战争的荒谬和残酷逐渐显露之后,他又开始怀疑曾经接受过的纳粹式的教育。信仰的崩塌让伦茨一度陷入虚无,这种虚无是他对自己选择的怀疑,对战争的怀疑,对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怀疑。

11、在伦茨第一次目睹到战争的恐怖时,他忽然也意识到了,战争的本质其实是荒谬的。他所经历过的一切,似乎不过是历史对他们这一代人的残忍捉弄。明白了战争真实的那一面,心灵上的伤痛远比肉体的伤痛来得更彻底更沉重。战争的经历不仅彻底改变了伦茨的人生态度,也在本质上决定了他的创作方向和创作主题。

12、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伦茨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都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不见军功卓越的将军,或者对战争细腻的描述,反而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他们遇到的问题或许不是惊天动地的,耸人听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他们这些人构成了历史的真实。

13、伦茨曾说,人获取的某些经验可以理解为一种任务或者责任,至少不应该与他同时代的人的经验分离。暴力,逃亡,滥用激情,无意义的死亡,这些就是我同辈人的经验,对于我来说,探讨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写作是理解外在和内在事件的最好的可能。

14、想要理解轮次,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他的作品中,其中,以父子冲突为核心的《德语课》是最好的窗口。《德语课》讲的是在德国汉堡某家教养院的少年犯西吉在德语课上发生的事情。老师布置了一篇名叫《尽职的快乐》的作文。西吉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潮澎湃,但不知道从何写起,最后只能交了空白的作业本。

15、作为惩罚,他自愿要求被关在单人间里,夜以继日的写作文。当他开始构思的时候,过去的种种浮现了出来。他开始回想自己的父亲,一位铁面无私的,德国最北部的警察哨所所长。为了执行纳粹的命令,不顾友情,严格的执行禁话令。不顾父子之情抛弃了当逃兵,并且身受重伤的儿子。当时年仅十岁的西吉,在价值观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帮助画家隐藏作品,帮助哥哥寻找安身之所。

16、战争结束之后,西吉的父亲依然偏执的执行自己的任务,最终和画家断绝了友情,和自己的长子断绝了父子关系。西吉担心画家的作品被毁,总在想办法帮助他藏匿作品,最终被父亲发现,父亲将西吉送进了教养院。西吉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之后,西吉被释放,可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自己并不知道。

17、在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小说中,父子关系是主线,伦茨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人的异化的过程,这种异化不仅是战争,还有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氛围。当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后,我们在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的镜头下,我们还能看见一个少年的成长,是艺术和政治的对抗,是战争对人性的戕害。

18、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给人们带来诸多艺术上的精彩呈现,不管是文学、戏剧亦或是电影,但凡取材于现实,我们总能嗅到沉重的一面。谈及现实主义的起源,我们不得不回溯十九世纪的欧洲历史,当时的欧洲社会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很多知识分子自愿担负起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责任,于是,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打破牢笼,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将社会弊病揭示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实主义成为他们新的武器。七十年代之后,现实主义达到巅峰,其影响遍布世界。

19、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在拍摄《德语课》的时候,选择了一种更为内敛的形式,在他的电影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极度压抑的氛围。所有的人物都不苟言笑,所有的感情都悬浮在半空中,没有根基,无法依傍。这是战争带来的影响,是战争对生活的异化,进而是对人的异化。

20、电影中的所有人物之间都有矛盾,父子之间的冲突,朋友之间的矛盾,家人之间的冷漠,如此种种构成了电影的基调。我们无法在这部电影中看见每个人最真实的样子,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没有疲于奔命,只有警报声和身负重伤的长子代表了战争的残酷。

21、有影迷表示,《德语课》不够尽兴,没有原著精彩。事实上,电影和原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况且,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本来也没有可比性。不过,对于这部电影,我是喜欢的,因为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拍出了现实主义应有的风格:客观表述、理性表现以及尊重历史。

22、在现实主义电影中有一个这样的原则,“将客观真实的再现生活作为基本原则。”这一概念来源于现实主义戏剧,在现实主义戏剧中,舞台上的表演必须严格按照生活中的逻辑来组织故事冲突和场面。不管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还是动作细节,都必须尽可能的贴近生活。

23、在《德语课》中,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沿袭了原著的风格,在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施沃霍夫精准的拿捏住了在当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那种谨小慎微的交流。比如纳粹官吏和画家之间关系的转变,对儿子态度的转变以及对妻子的态度。作为电影中的核心人物,纳粹官吏的种种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为战争对人的异化。

24、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施沃霍夫在电影中循序渐进的表现了纳粹价值观的虚妄和对普通人情感、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儿子西吉是唯一一个保持清醒的人,遗憾的是,这种清醒并没有让他找到出路。相反,在当时的环境中,清醒不过是另一种迷茫。

25、现实主义作品往往追求艺术的典型化,通过这种典型化来进行讽刺、对比或者反思。所以,我们看见的很多现实主义作品是通过选择的,这样的选择是为了实现艺术化的表达。尽管如此,讲究细节的逼真、客观理性的表现依然是关键。

26、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在《德语课》中塑造了两个家庭,一个是纳粹官吏的家庭,另一个是画家的家庭。在表现两个家庭之间的冲突时,导演并没有刻意制造矛盾冲突,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让矛盾一步一步激化。当画家的妻子去世之后,画家和纳粹官吏之间的矛盾到达顶峰。

27、面对画家的挑衅,纳粹官吏拿出腰间的手枪对准画家,残存的情感和良知让他将手枪对准了天空。枪响之后,两个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这也为之后儿子西吉藏画家的作品,被他送进教养院埋下了伏笔。在《德语课》中,每一个行为都能找到对应的解释,通过这些合理的解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人是如何被荒谬的价值观影响的,人性又是如何被扭曲的。

28、现实主义题材源于生活,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小说《德语课》取材于西格弗里德.伦茨的真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伦茨对战争的思考。电影《德语课》既有对原作的忠实,也有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的个人风格。

29、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被称为德国纪实疗愈系导演,因为他总能从冷峻的题材中提炼出人性的温暖。在《德语课》中,西吉对画家的帮助,对哥哥的帮助便是其中的人性之光。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浪漫加工源于施沃霍夫的经历。活跃广播界的父亲和母亲让施沃霍夫在很小的时候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经历,并在绘画、摄影以及音乐上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天分。

30、长大之后的施沃霍夫曾在不同的电视以及广播频道担任记者、作家以及编辑,最后施沃霍夫将电影作为自己的终身志向。在电影中,施沃霍夫充分发挥自己在摄影、音乐以及绘画上的天分。在《德语课》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精致的构图和充满诗意的空镜头。这些镜头消解了电影的沉闷和残酷,同时,这些精致绝伦的镜头也给人以希望。

31、《德语课》和奇观式战争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尊重历史”,历史是由无数个小人物构成的,小人物的喜怒悲欢才是历史最真实的样子。

32、在历史题材的电影中,我们往往可以看见一个国家对于战争的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往往经受着历史和传统的冲击。当历史走进艺术,我们在艺术中窥见的是电影创作者对战争的呈现,在这种近乎真实的呈现中,我们既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能惊叹现实主义题材对导演艺术创作的影响: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用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对题材的选择和加工,对艺术手法的创新和选择,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

关于德语课电影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