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强盗德语简介 强盗与他的孩子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强盗德语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强盗与他的孩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强盗与他的孩子

2、卡尔·弗里德里希·莱辛(德,1808~1880)

3、画作于1832年,收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

4、4800余字,阅读约需7分钟

5、一个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边,一对父子倚靠着岩石,正在歇足小憩。父亲的一只手,轻轻搭在睡梦中的儿子肩上,另一只手,撑着自己沉重的头颅。他双眼大睁,眼光却散漫失神,透出绝望中的焦虑。

6、父子俩的全部家当,只有一个包,一只水壶,和父亲怀抱里的一支枪。那孩子光滑娇嫩的小脚,竟没有一双鞋,去保护他免受满山乱石的伤害。这对父子是谁?为什么来到这个荒凉绝境之地?山下的河谷平川,一个遥远的村庄,美好如童话之境,屋群之上,正升起几缕淡淡的炊烟,一座教堂的双尖顶依稀可见。那个人世间的温馨美景,与这对父子身处其间的,裸露、荒凉又狰狞的岩壁,形成了强烈对照。

7、很显然,这个中年男人,已经在山下的那个社会人群里被打败,被驱逐了出来,他只能带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冷酷世界的边缘流浪,搏斗,挣扎求生。

8、在费城艺术博物馆,我凝视莱辛的这幅油画。如果说,画家希望用这个被社会抛弃、却气质不凡的失败者,和他对自己幼子表现出的父爱,唤起我们所有人的同情心,这位画家成功做到了。画面,在拷问观者的人性的同时,也展现了被社会抛弃者的人性。

9、莱辛绘制这幅画的时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意志还处在统一前的封建割据中,法国大革命的狂飙已经远逝,却给相对沉寂与落后的德意志民族,带来了自由、平等和人权观念的强烈冲击。德语浪漫主义文学与艺术,也在大历史的洪流中破浪而行。德语文学家与艺术家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冲突的思考,可以分别拿克莱斯特的中篇小说《米夏埃尔·科尔哈斯》,和莱辛的这幅油画《强盗与他的孩子》呈现为代表之作。

10、《米夏埃尔·科尔哈斯》讲的是十六世纪的一位商人,在诸侯统治的德意志无法维权的憋屈事儿。马贩子科尔哈斯被一个城堡贵族羞辱,申诉无门,妻子丧命,最后冲冠一怒,举火焚城,自己终结于断头台。这个高贵的失败者,与莱辛画中的强盗,都象征了那些社会不公的牺牲品。他们的形象与气质,与被逼上梁山的林冲、柴进那些人是不是很相似?

11、狼也要繁殖小狼的?

12、但是,莱辛的画中,真正让人心头猛地一下抽搐的,不是那个满脸绝望的强盗,却是他手臂环护下沉睡的年幼孩子。我仿佛听到,无数个声音在这幅画前嗡嗡响起:这个孩子的未来,将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生?长大后会不会也和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强盗?

13、“狼也要繁殖小狼的。”一个冷冷的意大利腔,从100多年前的都灵传来:“这可是我研究过的一个杀人犯自己说的。”龙勃罗梭,这位意大利犯罪人类学家,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有遗传性,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表现,可以区别于非犯罪人。这位老兄兴致勃勃地对上千名罪犯的头骨、体格与相貌进行了认真的测量,以支持他的理论。他甚至提出:面相和犯罪类型之间有相关性,比如,抢劫者与盗贼多为毛发浓密者。显然,莱辛画中这位长着连鬓胡子的强盗,就符合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那么,在他眼里,这个强盗的儿子就难以逃脱将来当强盗的命运了。

14、龙勃罗梭,这位近代犯罪学的创立者,一个意大利犹太人,他的关于种族、遗传与天生犯罪之间关系的理论,不乏科学实证精神却又充满了偏见。龙勃罗梭做梦也没想到,他死后,自己的理论被一个叫希特勒的流浪艺术家,间接借去进行了疯狂的发扬光大。无论是被龙勃罗梭所称道的犹太人,还是被他所鄙视的吉普塞人,后来统统都被纳粹党当作劣等民族,送进了死亡集中营。这大约是龙勃罗梭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吧。因此,这位老兄的名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纳粹种族灭绝的罪行所累。他的遗传因素对犯罪影响的理论,也因为政治不正确之嫌,而曾经一度被主流人类社会所疏远。

15、多年前,一部风靡全球的印度电影《流浪者》,曾经感动了我和无数观众,就是因为,当那位坚持“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的大法官,却最终发现,那位身世悲惨的年轻小偷杀人犯,竟是他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毕竟,多数心怀善良的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后天环境,而不是先天遗传,导致了一个人成为罪犯,你看哪个婴儿降生人间时,不是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

16、斗士基因,与CDH13基因

17、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基因遗传学的突破性进展,才对多数人这一基于善意的见解,重新提出了质疑。

18、美国俄勒冈州有两个女生失踪了,随后,警察在沃德·韦弗家后院的水泥板下,发现了她们的遗体,侦探马上感到似曾相识。原来凶手的父亲,老沃德,20年前曾因谋杀一对情侣而被判死刑,当时的老沃德,也是将少女埋在了后院的水泥板下!于是,科学家们对沃德父子相似的犯罪行为发生了兴趣,希望借此案一窥人类暴力的根源。

19、对比了沃德父子的详细资料之后,科学家差点惊掉了下巴:老沃德和小沃德,都曾因强奸亲戚、虐待动物的同样罪名被告上法院,都喜欢在野外活动、猎杀动物,都曾在军队服役,都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都有5个孩子。然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小沃德的成长过程中,老沃德对他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小沃德4岁时父母离异,父子两人便不在一起生活了,这就又唤起人们重新关注到犯罪遗传学的命题。事实上,不少有犯罪历史的家族,使那些探索生物学潜在影响人类行为的研究者提出以下问题:暴力行为是否真的可以由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

20、上世纪90年代初,一群困惑的荷兰女人,登门拜访了遗传学家布鲁纳,想请他找一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家中的男性普遍有暴力行为。这个家族的所有14位男性成员,除了都有学习障碍以外,还非常具有攻击性:有人成为纵火犯,有人企图强奸,更有人沦为谋杀犯。这群不幸的女人,怀疑自己家族男性的暴力行为可能具有遗传性。

21、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布鲁纳宣布,他找到了罪魁祸首:这个家族的男子全都有一个叫MAOA基因的缺陷。研究表明,MAOA基因的变异造成了缺少或者低表达,容易导致酗酒、敏感、冲动、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布鲁纳的发现引起轰动,这是首次发现某个基因的变异和人类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变异的基因又被称为“斗士基因(warriorgene)”。

22、近年,一项对芬兰犯人的大规模研究表明,严重暴力犯罪,与两种基因的不正常表达有关:斗士基因,与CDH13基因。“如果这两种基因的变异不存在,芬兰的暴力犯罪行为或许将下降半成到一成”。该项研究者蒂霍宁教授如是说。

23、那么,人类中的一部分成员,真的携带着让他们可能倾向于暴力行为的基因了。但是这些变异基因的携带者,注定会成为暴力犯罪者吗?

24、拥有“危险”基因的教授

25、或许,一位叫吉姆·法伦的美国科学家,在对自己与家族进行研究之后,提出的对遗传基因与暴力犯罪的见解,会让你觉得离真相接近了一步。

26、我观看过这位加州大学脑神经科学教授的讲课视频,他在课堂上生动风趣地讲过,为何要研究自己、家族与暴力倾向的问题。这位老兄一脸吓人的兜腮胡子,却眼光柔和,面相友善。他说,他涉足精神病领域,是因为他的同事曾请他分析过一些精神病杀手的脑袋,所以他那时,会常常向研究对象提问:“你怎会变成一名精神病杀手啊”?

27、法伦教授的妈,对儿子发飙了:儿子,听说最近你一直在讲述精神病杀手,而且那口气,好像你自己是来自一个正常的家庭哦。法伦教授吓一跳,说:妈,您老人家在胡说啥呢?于是妈妈告诉法伦教授,他的父系家谱中一些可怕的秘密:他的一个女前辈就是有名的里兹·波登,是乱斧砍死父母的女嫌犯,还有一位弑母的直系男祖先,等等,算起来至少有7个人,全是谋杀案的凶手,有杀妻的,屠杀犹太人的,奸杀修女的,总之,都是能吓你一大跳的变态杀人案。

28、里兹·波登,她的故事被编进《鹅妈妈童谣》:

29、大惊失色的法伦教授,赶紧跑去测了自己的基因,结果显示,他竟然也有能够导致暴力行为的“斗士基因”。法伦写道:我拥有的“危险”基因要比那些杀手和精神病患者多得多。但这位法伦先生,并没有追随他的那些祖先,当上杀人犯,或至少是个暴力四射的家伙,相反地,这家伙却是受人尊敬的名校教授,还开了几家公司,养三个娃,生活美满,人生赢家。这又是咋回事?

30、法伦教授认为,他潜在的暴力倾向,在自己快乐的童年保护下化解了。“如果你既有这类高危的基因,又在幼小时受到暴力或性侵,那么你成为罪犯的风险就高很多。如果你有这类基因,但是童年安稳光明,那么成为罪犯的几率就降低很多。所以单凭一个基因并不能绝对影响行为,但是一旦有一个‘催化的’环境,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

31、这个结论看上去似乎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大量罪犯既有“暴力基因史”,又有“暴力童年史”,这说明杀手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环境的因素。法伦教授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基因给犯罪上膛,环境扣下扳机。

32、因此,当基因变异,大脑损伤,环境因素,统统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倒霉的家伙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态者。这就是法伦教授提出的,有名的三脚凳理论。而其他研究人员也认同,基因遗传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而与那些充满亲情、教育良好的家庭相比,缺乏关爱的家庭更易引发冷血型人格形成。

33、如果,我是一个斗士基因的携带者

34、但我不得不提醒你,法伦教授的这个理论,并不普适于很多发生过的犯罪案例。比如,下面这个校园枪击的悲剧,媒体用“住在隔壁的魔鬼”为标题做了报道。

35、我找到了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的视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那两个高中生,端着冲锋枪在他们母校的走廊、自助餐厅,图书馆里一路射击遇到的所有人,他们搜寻、询问中枪的同学:你已经死了吗?你仍然还活着吗?住嘴!然后在受害者的哭泣和求饶声中,冷酷地杀死他们,一边哈哈狂笑着。在杀死了13位同学和老师后,两人吞枪自杀。

36、为什么媒体将这两个冷血少年杀手,称作“住在隔壁的魔鬼”?因为,他们的家庭都是亲情与教养良好、平和有爱的正常人家。就连凶手录下的最后人生自白中,少年哈里斯也说道:“我父母是他妈的我认识的最好的父母。我的父亲很伟大。我真希望我他妈是一个极端反社会的人,这样我就不会感到愧疚。”

37、类似的家教正常、却成长出暴徒的故事,我还读到过不少。限于篇幅,就不在此列举了。

38、那位身上有斗士基因的法伦教授说过:“我们不只是基因的产物,并且科学也只能解释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是的,人类对自身全部人性的认知,还有遥遥无尽的路途。

39、在美国,我曾做过让基因发生点突变的研究工作。在我看来,人类的动物本质,让我们通过无数自然发生的基因变异,随机制造出各种不同特质的人群,以应对大自然可能有的各种严酷挑战。例如,因纽特人看起来有一种能够产生更多热量的变异基因,让他们得以在北极圈内的极寒气候下生存;藏民族体内的变异基因,让他们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能适应低氧环境。而某些变异基因,比如斗士基因,造成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相对更具有暴力倾向,在人类遭遇剧烈冲突时,如狩猎,战争,这些人就更可能成为无畏的猎手,勇敢的战士,让他们的族群得以拯救与生存。但是在常态社会生活中,他们的暴力倾向却让他们较有可能犯罪。所以你看,战争英雄有几个是好脾气的?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群落整体,不得不接受基因变异带给我们的任何礼物,不管它是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没有理由害怕这些基因变异,或者不愿承认其与暴力倾向之间的关系。

40、如果我自己,是一个斗士基因的携带者,这可不是我的原罪,我会试着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与亲人朋友的理解与关爱,来尽量抵消这种基因可能给我带来的生物学影响。

41、无名火又上来了?

42、没关系,来两粒莫扎特

43、或者一杯泰戈尔加上一汤匙莫奈怎么样

44、东坡学士的味道可能更好哦

45、我会不会因为斗士基因而被人歧视?没道理,就好比我痛风时一瘸一瘸的,那是我有家族痛风的遗传倾向,注意不吃海鲜多喝水就是了,最多吃几片药,我为什么要被你歧视?

46、如何面对自己遗传带来的问题,比如犯罪,人类应有充分的自信心。你看:在亿万基因碱基对漂浮的海洋之上,人性之光闪烁如星辰。

47、强盗与他的孩子

48、因此,我们要感谢的,不仅仅是德语画家莱辛,他画出的强盗父子,令所有人生出悲悯之心;我们也要感谢意大利犯罪人类学家龙勃罗梭,他第一个对罪犯做出了实证研究。前者让我们仰望星空,让人性高贵的晶体生长;后者提醒我们留意到,人性也有黑暗的一面。

49、在西班牙人萨拉萨蒂不朽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中,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50、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口腔医学教授、医生。曾旅居欧美,在瑞典、美国从事医学研究工作。著有《追赶我的回声》等。

51、原创首发|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

关于本次强盗德语简介和强盗与他的孩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