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56德语?德语中的性别平权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56德语这个问题,德语中的性别平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以下文章来源于核桃老学姐,作者核桃酱的软软心

2、德语里任何一个和人有关的名词都要分成“男性”和“女性”两种。

3、单数derLehrer,复数dieLehrer

4、单数dieLehrerin,复数dieLehrerinnen

5、单数derStudent,复数dieStudenten

6、单数dieStudentin,复数dieStudentinnen

7、相信大家初学德语时都是这样做笔记的。还记得当年老师说这些职业名称的男性复数可以代表整个群体,无论男女(dasgenerischeMaskulinum)。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当然觉得这个没毛病,毕竟汉语里没有“Gender”这个概念,“他们”这个阳性复数也包含了所有性别。

8、但是听了这么多年默克尔的新年演讲,第一句总是“liebeMitbürgerinnenundMitbürger”,就知道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9、当年课本里学的是“Studentenausweis”,真正成了德国高校的学生,拿到手的却是“Studentinnen-Ausweis”。

10、那时的管宿舍和食堂的“大学生服务处”还叫“Studentenwerk”,几年前换了个LOGO,摇身一变成了“Studierendenwerk”。

11、“语言中的性别平权gendergerechteSprache”这个话题虽然已经被讨论了好多年,近期随着联邦大选的风潮,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2、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AnnalenaBaerbock)承诺如果当选将会注重法律条文语言中的性别平权(beieinemWahlerfolgaufgendergerechteSpracheinGesetzestextenachten.Quelle:zeit.de)

13、如何将“男性化的统称”改造成“性别平权的语言”呢?主要有这样三种形式:

14、一、同时提及:当然是按照先女后男的顺序把两种性别的复数都罗列出来,保证大家都不吃亏,例如:LehrerinnenundLehrer,可简写成Lehrer/-innen或者LehrerInnen

15、这种方式如今最为常见,缺点就是冗长繁琐,在复合词中显得非常奇怪,难道把Studentenwohnheim写成StudentInnenwohnheim?另外跨性别人群仿佛被遗忘。

16、二、中性表达:曲线救国避开有两种性别的名词。可以找中性的近义词,如用Lehrkraft取代LehrerinnenundLehrer;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动词第一分词做形容词加上词尾格构成一类人:studieren-studierend-Studierende

17、(当然有人戏称不用分“公猫derKater”和“母猫dieKatze”,直接说“喵喵叫的东西Miauende”即可)

18、但是有人偏要杠说第一分词表示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学生放假时又不学习,那么退而求其次,可以将Studenten改写成MenschenmitHochschulhintergrund,真是越改越复杂

19、三、插入符号Lehrer*innen,Lehrer_innen,Lehrer:innen

20、这里用星号、下划线或者冒号把两种性别的词组合起来,朗读的时候需要在符号处停顿。相比于LehrerinnenundLehrer,这样的写法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不再是非黑即白,把跨性别人士也包含其中。

21、这样刻意改造语言,让表达变得繁琐复杂,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根据每日镜报(tagesspiegel.de)的报道,有65%的受访者并不赞同第一、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也不太受欢迎,有56%反对,但略好于前两种。Youtube网友更将这样的改变称为“语言中的环境污染sprachlicheUmweltverschmutzung”。

22、为什么德语世界会为语言中的平权争论不休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德语真的太严谨太细致了,在汉语的土壤里根本上演不了这一出

23、想起了汉语课上德国学生问我为什么汉语里只需要说“老师”,而不用说“男老师”和“女老师”?我这么解释:“老师”仅仅表示职业,无论性别。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会细说,比如“学校里有XX个男老师,YY个女老师”。一般通过上下文中都能获悉所说的“老师”是男是女,都心知肚明了,语言就含糊些吧!

24、而德语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名词的性、数、格都交代清楚。如果要提倡平权,那么就有作精想把语言改得更彻底一些。有些名词已经不仅仅指从事职业的人也泛指一个地方,如果他们只用阳性名词的话,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平等呢?B?cker面包师、H?ndler经销商、Markler中介-如果要泛指的话,“政治正确”的表达应该是B?cker_innen、H?ndler_innen、Markler_innen,这样说话累不累?

25、而且有些负面的名词只有阳性版本,比如Ladendieb入店盗贼,Idiot白痴,Verbrecher强盗,难道为了平权也要加上阴性版本?

26、德意志果然是处女座民族,没有一个国家的售票机比德国的更复杂,没有一种语言比德语更能作。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用八个字总结了这个现象,就是“越作越改,越改越作”。作精左翼党主张改变,一旦要改人们就开始作。

27、德语作为一门极其严谨的语言,何不如把这些阳性的名词也改了?Computer和Drucker怎么可以是“男的”?要把它们“男性”的痕迹都消灭了变成Computa和Drucka才罢休。这样的改法真是作透了。当然,这里的作更多带有反讽的意味。

28、虽然语言里的“性”只是语法的性(grammatischesGender),而不是生物学上的性(biologischesGender)。但是人们读到“WelchePersonsehenSiegeeignetalsBundeskanzler?”时候,脑海里的第一印象还是男性形象,虽然16岁以下的德国小孩还没见识过男总理。可见语言比社会现实更显威力,左翼政党主张修改语言就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意识。

29、当然大多人女性并没有觉得用阳性复数的统称自己就被忽略了,所以语言中的性别平权完全不需要作天作地,上纲上线。难道使用这样的写法和符号就表示平权,不使用就不平权吗?

30、语言本身在不断演变,我们现在所说的、所学的都是通过时间积累一点点被广泛大众所接受,所以才被收录进了词典和课本。刻意专横地修改语言所产生的反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什么词好用,怎么说舒服,群众的嘴最清楚。

31、一直很喜欢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DieGrenzenmeinerSprachebedeutendieGrenzenmeinerWelt.我语言的界限也是我世界的界限”。

32、语言是一扇窗户,使用不同的语言,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比如看同一段录像里一个女子走进房子,英语母语者因为语言中有现在进行时而更注重走路这一过程,而德语母语者更看重女子走向的地点。

33、到底是语言决定了看待世界的方式,还是看待世界方式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语言?这显然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

34、不可否认由表及里的作用,嘴上说多了,心里也会这么想。更应该做的是从内心出发真正做到尊重和平等,到时候人们的意识和所说的语言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就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Fr?ulein”,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好了,关于56德语和德语中的性别平权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