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50岁可以学德语 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50岁可以学德语,以及他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金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代模范的代名词和荣誉的象征。在我国科研领域也有不少“金花”,这其中以1964年全国高教部直属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与新产品展览会上的“五朵金花”最为著名。周惠久院士所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便是当年这五朵金花中的一朵。

周惠久,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颠沛流离,不改赤子报国志

周惠久祖籍浙江绍兴,1909年3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少年时,他亲眼目睹了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心中埋下了“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种子。

1927年,周惠久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由于家境贫困,他在大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白天学习,晚上到图书馆值班。

读书时,周惠久对各种科学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曾在我国近代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刊物《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关于紫外线、基本粒子、电视、光电材料硒等科学文章。他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踏上了通往理想抱负的道路。

1931年,毕业后的周惠久来到东北大学担任助教,工作仅18天就经历了“九一八事变”。这片辽阔的土地变了颜色,满腔的报国热忱无处安放,因不愿做亡国奴,他强忍悲愤的泪水,毅然南下,最终辗转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并于1935年考取公费留学。

留美三年,周惠久顺利取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理论及应用力学硕士学位和密歇根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获得了通用汽车公司所主办的汽车学院师资班的毕业证书。扎实的理论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日后从事科研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周惠久思考再三决定提前回国,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次年,他来到西南联大执教。

1941年,为了更直接地支援抗战,周惠久应聘到地处湘西的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工作。他运用所学,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投入研制战时急需的汽车部件,着力解决了材料代用等实际问题,并为培养车辆工程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抱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回忆这段岁月时,他曾这样形容到:“前半生可以说空怀报国志,碌碌无所为。直到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才找到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这段时间,他持续攻关提升技术水平,领导研制国内稀缺而急需的机器设备,为我国生产了第一台两米立式车床、12米精密车床和麻纺机等机械产品,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机械工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步履不停,业精于勤勇攀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央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为响应党的号召,他义无反顾举家西迁,其长子周力强回忆:“随校西迁对他来讲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扎根大西北后,周惠久将全部身心都倾注在了科研和教学事业中。他发现我国引进的苏联机械产品粗大笨重且使用寿命短,不利于提高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水平。

此时,国外还没有人对多次冲击抗力问题做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决心迎难而上,率先带领师生因陋就简地自制了一台多冲试验机,进行强度、冲击、韧度互不相同的几种钢材的多冲击断裂实验。这台试验机除了主芯,零部件全是东拼西凑而成,甚至连自行车的链条都用上了。没有计数器,就用火柴棍代替,冲打一百次,摆一根火柴。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生产实践考验,他们取得了丰富的数据。

1962年至1965年,周惠久在《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科学》(英文版)上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总结并阐述了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的基本规律,指出了盲目追求塑性韧性的不合理性,为合理选择材料和制定热处理工艺指明了方向。

1964年,在全国高教部直属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与新产品展览会上,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获得高度评价,与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项目一起并列为当时五项最重大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五朵金花”。

周惠久开展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相关研究

周惠久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对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通过强烈淬火所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称为低碳马氏体。当时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低碳钢含碳量低,直接淬火达不到工程应用的强化效果,即使能获得低碳马氏体,也限于极小截面的零件,没有工程意义。

周惠久在进行多冲抗力研究时,发现淬火强化的钢随着碳含量的降低,材料的多冲抗力曲线高峰向低温回火方向转移,他独辟蹊径提出:用低碳钢直接淬火,由此获得“低碳马氏体”组织。从1958年开始,他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综合性能的研究,论证了低碳钢淬火后能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低碳马氏体,为发挥常用低碳钢的强度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在下乡进入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作时,他配合工人和技术人员,应用高强度高淬透性的低碳马氏体钢,研制出了石油钻采机具轻型吊卡。这一产品的寿命是苏联同类产品的1.5倍,并且重量减少了2/3,极大地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70年代,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钻井队采用的就是低碳马氏体钢制造的钻井工具。

经过20多个春秋寒暑,周惠久带领助手们锲而不舍,不断进取,从低碳马氏体强化工艺到创新型的“低马”钢种,终于在1983年攻克了“低碳马氏体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这一难题,成功地建立了适于不同尺寸和用途的低碳马氏体钢系列和适于不同场合的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工艺,并且经受了生产实践的反复检验。

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机械、矿山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与关注。1987年,“低碳马氏体强化理论与应用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9月,第六届国际热处理大会在美国召开。周惠久被特邀在开幕式中作关于“低碳马氏体及其工业应用”的主旨报告,大会主席称赞其论文“具有长远的文献价值”。

1987年,“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开发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周惠久从未停止振兴中国金属材料科学的探索。他心系国家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又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教书育人,深耕不辍乐奉献

周惠久不仅是一位科研人,还是一位教育者。

早在1938年,周惠久就在西南联大首次开设“金相学及热处理”“材料学”“铸造学”等课程。

转到交通大学任教授后,年届五旬的他自学俄文,不知疲倦地努力吸取苏联教材中的先进内容,翻译了苏联《金属学导论》教材,并结合我国生产实际,着手进行课程改革。

由他讲授的“金属力学性能”课程,课堂上座无虚席,连阶梯教室的台阶上、窗台上也坐满了人。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总能给听者带来极大的启发。之后,他又翻译了苏联《金属学导论》教材,并在年届六旬时学习德文。1961年,由他主编的我国第一本《金属机械性能》教材出版,在我国教育界和工程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周惠久不仅主持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和第一个铸造专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在1979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又成为第一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他非常注重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经常到各地讲学,不遗余力地推动材料强度研究及应用工作。

1982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领导与首批博士生导师合影(前排左五为周惠久)

从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周惠久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他的教育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二是提倡独立思考。他崇尚科学、严谨治学、提携后学,通过身体力行,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其中不乏院士、校长、专家教授和大批有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晚年的周惠久依然享受着科学带给他的无限乐趣,克服病痛抓紧一切时间进行科研工作。80岁时,他还与黄志明一同主编出版了《金属材料强度学》。

为了弘扬周惠久的科学精神和教育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在他九十华诞时特设立“周惠久院士基金会”,并于校园中矗立了一尊半身铜像。师生们还为铜像配诗一首:

强度理论创一流,材料力学争上游;

追求真理身影正,培植桃李遍环球;

教书育人终生业,五朵金花彰春秋;

德望常昭忠可钦,日月天地周惠久。

1999年2月9日,周惠久逝世,享年90岁。他在乱世沉浮中志存高远,在国家危难时担当奉献,他将个人成长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他矢志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定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