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2022歌德德语寒假班?德中跨文化交流再出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2歌德德语寒假班,以及德中跨文化交流再出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图为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博士(Dr.ClemensTreter)在歌德学院30周年庆典活动开幕式上讲话。(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雪峰摄)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韬彬11月19日北京报道】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也迈入了而立之年。作为最早在中国大陆出现的外国文化机构,它不仅是一扇中国人了解欧洲的窗口,更是中国逐步开放的见证。30年间,在跨文化语境下,在德中之间也串起了一幕幕文化交流的动人故事。

从最初一扇窗口,到打开了不止一扇大门

30年前的11月1日,歌德学院(中国)正式成立。当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国文化和文化中心的态度还是较为警惕。

歌德学院东亚区负责人马尔拉·施图肯贝格博士说,歌德学院(中国)的成立首先要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时任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很多德国人当时并不能理解歌德学院在中国的创立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创举,以及这对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来说是迈出了多么重大、多么富有胆识的一步。因为在之后长达16年的时间里,歌德学院(中国)一直都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独立的外国文化机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不断开放,对外国文化的接纳程度也在上升。“这为歌德学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博士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到现在,歌德学院(中国)的工作范围从最初德语教学扩展到各类文化交流领域。

21世纪初,一个由众多合作图书馆和语言中心组成的网络在北京分院建成;2008年,旨在与中国中学开展合作的PASCH项目启动;2008年至2010年,首任院长阿克曼重返中国,带领歌德学院于2008至2010年承办“德中同行”大型活动,这为歌德学院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起合作网络起到了重要助力作用。2015年,歌德学院(中国)在798艺术区的新空间开幕,由此开辟出一个更具先锋意识、美学实验和对话精神的自由空间和文化交流场所,满足了人们对“开放、对话”的需求。

不过,在成立30周年之际,歌德学院(中国)似乎并不满足于此。马尔拉·施图肯贝格为此讲述了她对“三十而立”的理解。相传在一次出行中,弟子仲由问孔子何谓“三十而立”。孔子说,“立”乃“一人”立于“一”也,此“一”即为栖息之地,随即问仲由,看看你脚下有何物?仲由发现,他脚下除了树叶和泥土,什么都没有。孔子笑言,此即为“一”,别无他物。

“我们更要着眼于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既已取得的成就只是一个‘一’,一个起点。”马尔拉·施图肯贝格说。

柯理指出,“如果说在建立之初,歌德学院(中国)曾被设想为一扇朝向欧洲的窗口,那么很快我们就打开了不止一扇大门。”现在不仅限于德中双边相关的议题,涉及对历史、社会、文化和人本身的更多议题被加入其中,更多的人群也参与其中,使得活动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比如为此次30周年庆典活动设计的30个问题,以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公众展开讨论。包括:文化和权力如何相互周旋?我们还需要学外语吗?如何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算法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何谓家庭?三十年后我们吃什么?未来我们“信”什么?人主宰自然,还是自然主宰人?

德国驻华大使葛策表示,德中能够在不同领域实现交流,包括文化、艺术等领域,发现彼此的不同,并进行合作,这体现了双方良好的意愿,“有时这种交流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但我们很希望两国的人们都能掌握对方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他期待未来30年在歌德学院(中国)看到更多深度的、存在于不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

从学习外语开始到欧中文化艺术碰撞

30年间,中国在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也是很多人与歌德北京分院“遇见”的重要时段。

最初与歌德学院(中国)产生交集的人大多数是从学习德语开始的,德语教学也是目前歌德学院的重要工作。据悉,歌德学院每年在中外分别招收18.4万和2.2万名学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是较早学习德语的一批人。当时他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学生,但学校关于德语方面学习资料很少。而此时歌德学院(中国)图书馆开馆了。

“图书馆有很多的书籍,对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德国的国情和人文风俗的录音带,听力是我们的弱点,录音带对于培养听力特别重要。”贾文键回忆道:“在开馆的仪式上,我们同学当时想的是,我们一定要好好学德语,把德语学的像阿克曼(歌德学院在中国的首任院长)的中文一样好。”

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负责人之一,贾文键还是中国教育部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年与歌德学院(中国)有着持续的合作。他说,这些成功的合作,达到了跨文化交往中的连带效应,包括不久前举办的第11届全国大学生德语辩论大赛等,对于中国日耳曼学界做出重要贡献。

与贾文键同时,受歌德学院影响的还有一批艺术家。

25年前,中央音乐学院的年轻教师贾国平获德国高等学术交流基金会(DAAD)奖学金,留学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期间其作品《TONYUN》获德国汉堡97’勃拉姆斯年现代音乐作曲比赛首奖。而他来之前正是受到阿克曼的支持,在歌德学院(中国)德语班学习。

此后,贾国平与歌德学院(中国)进行着长期合作,包括迄今为止已举办九届、为中国培养众多室内音乐人才的的青年作曲家比赛,还有与西门子基金会合作成立的第一个中西室内乐团等。

最近几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因为作为2022杭州亚运会会徽的主设计者,同时也是G20杭州峰会Logo的主设计者为更多人所知。他的设计理念也深受德国文化影响,歌德学院(中国)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交流平台。

1994年,即将毕业的袁由敏在设计方向上面临着一次重要选择,用他的话说是摆在面前的十字路口,一个是传统、现代,一个是东方、西方。

“当时香港歌德学院派遣了一位德国教授来到学校,通过与他的交流,我的十字路口似乎又划出了一条新的轨迹。”袁由敏说,“通过交流发现,过去我们平面设计关注的是点、线、面,符号的堆积这种形式,但那并不是平面设计要指向的,平面设计要指向内容,背后的思想,甚至是哲学思考,这种设计思维对我30年的设计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直以来,袁由敏与歌德学院(中国)有着不断的相遇与合作,最近的“相遇”是在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其中有一场名为“迁徙的包豪斯”的展览,这是为2019年在柏林举行的全球包豪斯百年庆典的铺垫活动,中国美术学院与歌德学院(中国)等其他机构为此开展合作。这展览是一次欧中文化艺术的碰撞之旅,包括反映了包豪斯在中国掀起的热潮。

袁由敏指出,德国包豪斯从视觉层面简单的理解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影响了现代主义崛起,其指向是少而不是多,正如过去德国给外界的印象,就像机器一样干脆、纯净、直接、理性。而这与中国老庄学派所说的大成若缺、大巧无工是相通的,这句话说的是,好的设计应该是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不要过多的纠正形态。

谈及歌德学院(中国),袁由敏说,它作为跨文化的交流平台,就像中国哲学所讲的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种多元化语境下展开更多的对话,让世界和谐共生,这是歌德学院的意义所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2022歌德德语寒假班和德中跨文化交流再出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