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2021康德语文期末(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2021康德语文期末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上海市金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1)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

3、(2)_____________,死而不亡者寿。

4、(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6、二、小阅读-课内

7、(1)下列选项,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观念截然不同的是()

8、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9、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0、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11、D.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

12、(2)分析下面人物关系图,推断这一图示结构最能体现的是《乡土中国》中的哪一概念()

13、A.礼制秩序B.长老统治C.差序格局D.乡土本色

14、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15、①现在翻起20岁时写的日记,看了一本又一本后却发现日记里记录的那段历史和自己好像没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我看不出当年发生了什么事,里面记录的文字基本没有事实、没有场景、没有描写,通篇都是“我我我”,只有情绪和结论。

16、②由此可见,不要说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准确、客观、公正、平衡,有时与人性中的本能是相抵触的。人想塑造自己,想要遮盖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想要对他人做出评价。人们总想要说自己是正确的。以及为什么是如此正确。所以,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每天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在记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新闻史,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史。如果都以我这样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将来我们回首往事,就像看见白茫茫大雾一样,一无所见,既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因为这里没有生命的实质。

17、③报道新闻就像报道自己一样,而认识自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人”常常被无知和偏见所蒙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18、④曾经有人问我,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我有理想,但不算有主义。比如我相信理想的力量,甚至我知道理想可能暂时落败,但还相信它会一点点成长。在20岁时写的日记里面我看到很多陈词滥调,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身边的人在一块儿讨论理想是什么。很多人说想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我在日记中说我的理想比这个更为高远,这页就完了。我还好奇年轻时我的理想是什么?翻过来一看,小柴当年写了一句——我想不断完善自己。

19、⑤当一个人力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内部,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由一个一个独立的人,在试图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得来的。我的起点这么低,所以这个过程才会有无限长,永无尽头。想到这一点我也就觉得踏实了。

20、⑥如果不试图抵达“独立”这两个字中的内涵,比之过去的我,就不足以匹配十年中生活从身上流过、发生过的事情。如果不去“看见”,而是视而不见,那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

21、⑦古代士大夫们总是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结。(甲)我去探知这个世界的真相,首先必须是揭开我头脑中的困惑,其次是我跟他人分享事实和语言,然后让每个人得出自己的答案。记者的道德不是谴责,也不是赞美,是“知”,你要知道这个事件,人在知识当中才能够稳定,这样就不会太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这是新闻界的责任。

22、⑧新闻工作不仅仅是我的职业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但如果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23、⑨以前,在电台做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2000年接近25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可以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24、⑩其实我现在做的是不太有热点的东西,是一种已经过去的新闻。不是热的时候非不做,而是往往热点新闻刚起来的时候,众声喧哗中,不大会有一种真的沉静地坐下来,双方辨析的机会。一大群记者都在敲门的时候,人家只有躲避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所有的记者倏忽一下全撤了,这时候你没有走,再去了,就会有一个诚恳的交谈:我为何而来。这样往往比较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

25、3.第②段加点词“白茫茫大雾”在文中具体是指。

26、4.在文中的第①段和第④段中,都提到了“20岁时写的日记”,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27、5.第⑨段画线句让人有新奇之感,请加以赏析。

28、6.将下面的句子填入第⑦段“甲”处,请你推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29、(1)但是,如果一个人自己头脑当中都始终停留在无知境界,怎能以一种英雄主义,居高临下的方式去启蒙他人呢?

30、(2)所以我在想,启蒙思想的本意是什么。

31、(3)后来在康德的书里看到这么一句话,是说启蒙是人摆脱自身蒙昧和成见的过程,这就帮我找到了一个记者自身的定义。

32、A.(1)(2)(3)B.(3)(1)(2)C.(3)(2)(1)D.(2)(1)(3)

33、7.联系全文,概述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34、8.运用第②段中作者定义的新闻报道的要求,评析下面的材料。

35、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36、(节选自《别了,“不列颠尼亚”》)

37、礼拜二午睡时刻

38、(1)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这里空气湿润,海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

39、(2)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机车的煤烟不停地吹进窗子来。小姑娘换了个座位,她把她们随身带的东西——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离开车窗,坐到对面的位子上,和妈妈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着褴褛的丧服。

40、(3)小姑娘十二岁,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儿线条,穿的衣服像件法袍,要说她是小姑娘的妈妈,她显得太老了一些。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41、(4)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停了十分钟,加足了水。小姑娘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42、(5)小姑娘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等她吃饭。妈妈递给她一片奶酪、半个玉米饼和几块甜饼干。女人把装着吃剩的食物的塑料袋卷起来,放进皮包里。这时候,从车窗里已经可以望见这个小镇的全貌。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

43、(6)车站上空无一人,小镇热得像个蒸笼。

44、(7)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

45、(8)母女俩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母亲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屋子里电风扇嗡嗡作响,听不见脚步声。又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大门轻轻地吱扭一声,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谁啊?”

46、(11)“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47、(12)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

48、(13)“请进来吧!”她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椅前。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开门的那位妇女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

49、(14)“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50、(15)“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51、(16)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

52、(18)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

53、(20)“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54、(21)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个女人,然后又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

55、(22)“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56、(23)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神父从栏杆里面走出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皮面笔记本、一支蘸水钢笔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边。

57、(24)“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58、(25)“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59、(27)“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60、(29)“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61、(30)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

62、(31)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哎呦,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63、(32)“这么说他叫卡络斯·森特诺。”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64、(33)“卡络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的独生子。”

65、(34)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柜子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在这儿签个字吧!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66、(35)女人签字回答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67、(36)神父本人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一则是因为人生经验已经多少把他变成一个怀疑主义者了,再则是因为天气实在太热。神父叮嘱她们把头包好,免得中暑。他连连打着哈欠,几乎就要睡着了。他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地。还说回来的时候不要叫门,把钥匙从门缝下塞进来就行了。那个女人听着神父的讲话,然后向他道了谢,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68、(37)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69、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70、B.加西亚·马尔克斯和海明威、契诃夫、狄更斯并称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

71、C.《百年孤独》《复活》《老人与海》《大卫·科波菲尔》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

72、D.文中第(31)段中提到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百年孤独》中是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中的人物。

73、10.从文中寻找相关信息,论证下面材料中的观点。

74、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一方面,环境影响、制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的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性格在与环境的互动甚至冲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环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情感、隐喻主题。

75、11.“母亲”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结合文本分析“母亲”形象。

76、12.对小说题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7、A.传递出了信息:故事发生的时间。

78、B.具有象征含义:小镇人在“午睡时刻”处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状态,昏睡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悯之心。

79、C.埋下伏笔和线索:“礼拜二午睡时刻”统摄全篇,预示小镇的沉沦与毁灭。

80、D.增强小说的艺术效果:“午睡时刻”小镇人的麻木和母亲的清醒形成对比。

81、13.《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揭露了人与人之间根深蒂固的孤独。有人说这篇小说也透露出“孤独”,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82、四、古代诗歌阅读

83、野有霜枯草,谷有长流川。草枯春复生,川流逝不还。

84、朱光如石火,桃杏忽已残。登垅见殡宫,丛柏翳新阡。

85、欲唤墓中人,班荆②诉烦冤。百扣(另作:叩)无一应,泪下如流泉。

86、汝坟即我坟,胡乃着先鞭!只此眼前别,沉痛摧心肝。

87、注释:①蒲松龄悼念亡逝的妻子之作。②指在地上铺开荆条坐下。

88、14.这首诗可能在以下哪本书中找到?()

89、A.《山谷外集》B.《聊斋诗集》

90、C.《柳泉诗文集》D.《宋诗别裁集》

91、15.下列关于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2、A.叙述与写景结合B.寓情于景物之中

93、C.托物言志不失自然D.铺陈和比喻兼用

94、16.有人认为,和苏轼《江城子》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比较,本作品中的画线句“更为哀苦”;但有人不以为然。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95、五、文言文阅读

96、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97、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9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9、(1)在明明德()(2)先齐其家()

100、(3)先致其知()(4)致知在格物()

101、18.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102、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上文一)

103、B.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104、D.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兼爱》)

105、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07、20.语段(二)画线句中的“此道”具体是指什么?联系语段(一)中“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观点,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108、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肤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109、②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10、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11、22.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112、A.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上文)

113、C.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114、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五石之瓠》)

115、23.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内容,分析庄子之“笑”背后的生命姿态。

116、24.“皆空语无事实”,你是否认同司马迁的评价?结合《五石之瓠》,谈谈你的观点。

117、诸子百家的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今天我们更应告诫自己,己之所欲未必是人之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118、对此,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119、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0、1.虽覆一篑不失其所者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12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22、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覆”“篑”“焉”“慎”。

1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能力。

124、“差序格局”简要解释就是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由亲到疏或由近及远,向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人群发挥影响,越往外影响越小。

125、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这里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义。

126、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里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义。

127、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和“差序格局”的含义“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由亲到疏或由近及远,向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人群发挥影响”没有关系。

128、D.“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意思是:假若天下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顺的吗?这里边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义。

1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的能力。

130、以图中的最里圈的贾宝玉为中心,由亲到疏的关系向外依次为父亲贾政,同父异母的姐姐贾探春,姑家的表妹林黛玉,向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人群发挥影响。这一点符合“差序格局”的定义,那就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131、3.没有事实、没有生命实质的空洞的新闻报道

132、4.第①段提到“20岁时写的日记”,感悟到没有实质性的记录缺少价值,目的在于引出下文关于新闻报道的观点;第④段提到“20岁时写的日记”,目的是引出关于“完善自己”的话题,引出下文关于“独立”“自我完善”的思考,从而思考一个新闻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133、5.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观察沙粒比喻自己开始走出自我世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观察自己与世界的联系;采用物理术语来表达观察的内容,也体现观察的细致,表达了一个新闻人应有的品格;比喻新奇,生动形象。

134、7.(1)不被个体情绪左右客观公正报道,具有社会责任感,认真调查并准确还原事实真相。

135、(2)要冷静理性、不无知无偏见,谦虚低调不断修养提升自己。

136、(3)要关爱生活敏感热情善于发现,关注国计民生反映生命实质,不走形式落实到位。

137、(4)要有智慧不盲目跟风,保持人格独立思想自主,善于从冷僻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138、8.(1)时间准确,精确到“分”;

139、(2)描写人物客观,不带个体感情,比如用“面色凝重”形容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的彭定康;

140、(3)看待历史事件公正,尽量尊重事实,揭示真相,比如写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不加以丝毫渲染,只说“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

141、(4)情感态度不偏不倚,理智冷静,追求情感平衡,比如交待传统时,说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这一次的不同只用转折连词“但”轻描淡写,“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耐人寻味。

142、10.①午睡时刻的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天气渐渐热起来,时间到了十二点,为神父想睡午觉,不想开门提供了依据;③十一点后商店等关门,小镇人开始午睡的环境描写象征小镇人们思想的麻木冷漠,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143、11.母亲是一个慈爱、自尊、坚忍,有抗争精神的伟大女性。①慈爱:对儿女慈爱,理解儿子做小偷的无奈,维护儿子的尊严。②坚忍:面对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忍受能力。③抗争精神:她认为神父的看法不对,指出孩子是非常好的人,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母爱和对冷漠的人们的有力抗争。④自尊,母亲虽然贫穷并丧子,但是她脊背挺直,安贫若素,镇定安详。

144、13.①小镇上的人不认识“小偷”,他光着脚死去,人们没有一点怜惜,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表现出人的孤独之感。②母亲要去看望死去的儿子,神父却因为午睡不愿被打扰,连指路都是睡意朦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表现出人的孤独之感。

14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146、A.“英国著名小说家”错误,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47、B.“加西亚·马尔克斯和海明威、契诃夫、狄更斯”错误,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148、C.“《复活》《老人与海》《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小说,只有“《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品。

14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作用的能力。

150、环境描写可以从情节、环境本身、主旨、人物等角度进行分析。

151、环境本身方面,文章开头写“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接着写“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然后写“车站上空无一人,小镇热得像个蒸笼”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152、情节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小镇越来越热,“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的描写为下文写母女俩悄悄进村,神父不想被打扰等情节做了铺垫,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依据,并推动“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等情节发展。

153、主旨方面,“快两点了,在这个时候,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以及神父的午睡象征着小镇人的混沌、麻木、冷漠,一个小偷被打死,被草草埋葬,在他们心里翻泛不起一点涟漪,他们对生与死并不真正地关心,只是惯性地活着。因此环境描写象征并揭示了主旨。

15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

155、C.“预示小镇的沉沦与毁灭”错误,过度解读,小说描写小镇人在“午睡时刻”处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状态,意在把小镇人的麻木和母亲的清醒形成强烈对比,母女的行为将唤醒这里沉睡的人们,从而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

156、16.示例一:本诗四句“更为哀苦”,诗人直抒胸臆,巧用动词“唤”“诉”“扣”“应”和比喻“如流泉”,抒发人所共鸣的真挚情感,看似违背常理却极契合常情,表达妻子不在天人永隔的悲恸之情。读之感觉诗人面对的是未亡人,喊着名字,却无奈“百”扣不应,真实、鲜活,令人叹惋唏嘘。

157、示例二:苏轼《江城子》“更为哀苦”,三句使用“对写法”,不写自己思念亡妻,而是推己及人从对方写起,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柔肠寸断,以景结情,委婉含蓄,意深,痛巨,感同身受。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法,表达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15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59、A.《山谷外集》是宋代黄庭坚所作;

160、B.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有诗集《聊斋诗集》;

161、C.《柳泉诗文集》是清人徐时栋所作;

162、D.《宋诗别裁集》原名《宋诗百一钞》,清代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

16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164、A.前八句重点写景,后八句以叙述抒情为主,可见体现了叙述与写景结合的特点。

165、B.前八句的景中融合了情,比如“桃杏忽已残”中寄寓了伤逝之情。

166、C.没有贯穿始终的物,也并非表达“志”,不是托物言志手法。

167、D.写景叙述中均有铺排,比如“野有霜枯草,谷有长流川。草枯春复生,川流逝不还”“朱光如石火”“泪下如流泉”使用了比喻修辞。

168、17.动词,彰明使……整齐、有序推及、求得、获得推究

169、19.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170、20.第一问: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71、第二问:做到“人一己百”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基础,“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追求要求人们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

17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173、(1)本句意为: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一个“明”为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弘扬。

174、(2)本句意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齐”,使……整齐、有序,即管理。

175、(3)本句意为: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致”,推及,求得。

176、(4)本句意为: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格”,推究、研究。

17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17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79、得分点:“天子”,古时称帝王为天子;“庶人”,平民百姓;“壹是”,一切;“修身”,修养品性;“本”,根本。

18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并探究评价原文观点的能力。

181、“此道”指前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即别人用一倍工夫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去做;别人用十倍工夫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去做。

18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根据前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修身为本,而“修身”需要“格物致知”“意诚心正”,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而修身为每个人之本,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才能够做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果真能做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一定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效果。

183、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84、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185、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有未学之事,必须学会,学不会决不放下。有未问之事,必须问明白,问而未知,决不放下。有未思之理,必须思而彻悟,思不彻悟,决不放下。有未辨之义,必须辨明,辨不明,决不放下。有未力行之事,必须切实奉行,行不切实,决不放下。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186、23.不受羁绊,追求自由。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进入仕途的立场,追求自由。

187、24.示例一:认同司马迁的评价。庄子善于用虚构的故事说理。在《五石之瓠》中运用虚构的“大瓠之种”的寓言故事来说理,表明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188、示例二:不认同司马迁的评价。庄子文章并非没有实事。在《五石之瓠》中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18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90、“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是一个反问句,所以应该填表反问的语气词。

191、A.“耳”,而已;罢了,表示感叹语气,不符合要求。

192、B.“矣”,表陈述语气,一般译为“了”,用在此句中不恰当。

193、C.“也”,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不符合要求。

194、D.“乎”,相当于“吗”,这是表反问、疑问或感叹语气的词,符合要求。

19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196、B.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197、C.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

198、D.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夫子固于用大拙矣”。

19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200、结合文本“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分析,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为官的立场。庄子不愿受羁绊,不愿为官,追求自由。

201、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202、“空语无事实”意思是空设言语,没有实事。

203、可以认同司马迁的评价。庄子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五石之瓠》中“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的瓠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庄子虚构的,“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庄子运用虚构的“大瓠之种”的寓言故事来说理,认为可以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不用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表明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204、可以不认同司马迁的评价。庄子文章并非没有实事。“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宋人“世世以洴澼絖为事”,“鬻技百金”;客凭借不龟手之药“大败越人”,“裂地而封”,同一事物,用法不同,价值不同,在《五石之瓠》中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205、庄子他是蒙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206、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2021康德语文期末和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