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16世纪德语(从文艺复兴走向启蒙运动)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16世纪德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16世纪德语以及从文艺复兴走向启蒙运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17世纪是德国文学从文艺复兴文学向启蒙文学过渡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德国文学一方面继承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宫廷色彩。

2、16世纪末期,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艺术、荷兰的绘画艺术、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与巴洛克诗歌、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文化等外来文化对德国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德国形成了接受外国文学传统而反对本国文学传统的局面。

3、17世纪的德国面临的最大困境一是三十年战争,二是专制主义。三十年战争是指1618年—1648年间发生在“新教联盟”与“天主教联盟”之间的长期争战。1618年捷克爆发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4、其时,德国各地诸侯势力强大,而贵族与平民无权,教会也因为宗教改革而失势。因此,这场战争其实是皇室与诸侯、市镇政权之间,德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王位、领土和霸权之争。

5、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瑞典与法国。战后,瑞典成为欧洲强国,得到了自己垂诞已久的领土,法国更是拥有了争霸欧洲的实力。德国境内则国力衰颓,外不足以御外侮、内不足以制诸侯,分崩离析、哀鸿遍野。

6、这种局面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是破败与堕落实予文学发展以重大之阻碍。盖团结心之散失,自信力之消灭,实使人民舍却本国自有的特长,而从事于盲仿外国一一尤其法国的风俗与语言;于是文学成为外国式模仿文学,语言也成为破碎的外来语盛行的语言。”

7、17世纪专制主义在欧洲盛行,“一切权力归君主”的口号广泛流布。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于一身,宫廷文化下的贵族品味和奢华建筑一时风行。

8、德国则由于战争而使得政治上更加分裂,德意志分为296个小国和66个自由市,各诸侯各据一方,皇帝实权大大削弱。而在各诸侯国内部则实行了绝对君权。因此,君主专制政体在德国变异为诸侯的垄断专权,割据加剧了国家的分裂和人民的苦难。

9、这样的政治经济形势无疑刺激了文学艺术的分野:

10、一方面,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反映,注重民生疾苦、探求人生价值与意义、剖析宗教意识矛盾与纷争的严肃主题与题材,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

11、另一方面,三十年战争的阴影笼罩朝野,百业凋敝、流离颠沛的现实使享乐主义与及时行乐思想潜滋暗长。这反映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就是思想意识矛盾驳杂,形式上则表现为标新立异、炫博耀奇,巴洛克风格盛行。

12、尽管不能说17世纪的德国文学全是巴洛克文学,但是代替16世纪的市民文学而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的确是这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的巴洛克文学。

13、其一,强调文学服务的对象是宫廷和贵族,是一种贵族化的文学,鄙视“贱民”,民间文学受到排挤。

14、其二,模仿、借鉴外国文学传统与经验,诗歌从主题到形式都师承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彼特拉克,语言精准,善用譬喻。诗体则沿袭形式固定、韵脚严格的十四行诗。直到17世纪上半叶,德国还没有自己的原创小说。17世纪末,德国宫廷盛演的依然是法国的悲剧和喜剧。

15、其三,呈现思想意识的矛盾性并具有较强的哲理意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由于处于特定的时代旋涡之中,作家的创作往往陷入善与恶、黑暗与光明、生与死、享乐与苦行等多重思想意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16、深刻的精神苦闷与美好的僮憬向往浇灌出时代文人的胸臆文字:一是反对战争、讴歌和平,二是咏唱生命与爱情;三是思考人生与宗教的诸多问题,往往带有浓厚的哲理意识与虚无色彩。

17、其四,注重纯洁德国的民族语言,到后来更是讲究文辞的典雅庄严,强调所谓的身份品味。不论讲话和书写,还是写诗作文都要使用德语,不得掺杂任何外来的拙劣的外国语词汇。

18、17世纪德国文学相对于16世纪的市民文学,在诗歌、戏剧和小说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突破。

19、巴洛克戏剧没有产生在欧洲和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之所以在德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为18世纪德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巴洛克戏剧种类繁多,有教学剧、耶稣会剧、流动戏班子、歌唱剧、歌剧等,发展平均,设有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剧种剧目。

21、诗歌与小说则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格里美尔斯豪森的长篇小说《痴儿西木传》,不仅是17世纪德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而且是德国巴洛克文学中唯一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作品,为德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22、由于17世纪德国的诗人主要来自西里西亚,文学史家把17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的诗人分别叫做“第一西里西亚派”和“第二西里西亚派”

23、“巴洛克诗歌之父”马丁·奥皮茨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实践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追随者甚众,因而有了“奥皮茨派”之称。

24、西蒙·达赫是当时诗人团体“南瓜凉亭社”的中坚力量,南瓜在西方象征力量以及生命的无常。达赫诗作的特点在于既遵守做诗的规则又能与民歌变动不拘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有的诗歌超然尘外、蕴藉深沉,如《人身以外无常物》和《友情可贵歌》。

25、保尔·弗莱明“莱比锡诗人”团体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鲁贝拉或接吻卷》、《致祖国》、《自力更生》等。

26、17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是安德烈亚斯·格吕菲乌斯。由于生活、成长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家乡西里西亚又正是军队鏖战之地,他一生坎坷多难。因此,他的诗歌既有对战争罪恶的谴责又有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叹。

27、17世纪德国文学的成就更突出地体现在小说创作上。

28、其小说也是师承西班牙和法国等流浪汉小说、官廷小说、田园牧歌小说的影响,尤其是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题材上、思想意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模仿。

29、17世纪下半叶,德国出现了自己的官廷——历史小说罗恩斯台因《阿尔米尼乌斯》是其代表作。

30、德国流浪汉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约翰·米欧尔·莫舍罗施的《费兰德尔·冯·基特瓦尔德的奇异而真实的梦境》,取材西班牙作家克维多的《梦境》。借梦境中的日耳曼人祖先对当代日耳曼人的评判,来讽刺时人民族意识与民族气节丧失的可悲现实。

31、(3)格里美尔斯豪森

32、格里美尔斯豪森出身不详,幼年父母双亡,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0岁就在军中生活,战争结束时已人到中年,因而他的长篇小说《痴儿西木传》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33、虽然《痴儿西木传》在形式上借鉴了流浪汉小说,但其内容却展现了德国三十年战争的苦难和人们寻求精神出路的时代痛感,被誉为体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色彩的“时代小说”

34、《痴儿西木传》表现了鲜明的巴洛克小说的风格特征:

35、其一,主题多义,富于哲理。

36、《痴儿西木传》的主题复杂多义。有人认为它是反战小说,作品把三十年战争的苦难展现给世人看,谴责战争的罪恶。有人认为它是成长小说,主人公西木的性格就是在冒险、流浪和战争中逐渐发展变化的。

37、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矛盾性精神内质的人物,拓展了塑造和表现的空间,他的人生经历充满变数和启迪,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38、其二,象征暗示,蕴藉丰富。

39、最值得一提的是《痴儿西木传》封面古怪的象征性人物造型,怪人上半身半男半女,头上长角,身后有海豚般的尾巴,腹部两侧是鸟的翅膀,双脚一只为鸭蹼,一只为牛脚。

40、怪人面带微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书的封面是繁复的各种图案的集合。人生就是一本绚烂多彩的书,怪人则象征着一种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精神。

41、也有人说怪人说为西木本人。通过这个荒诞的形象,表达对病态社会的针砭与批判。其实,怪人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它已成为一个蕴涵丰富的难解的谜。

42、其三,反讽悖论,极显张力。

43、《痴儿西木传》对贵族的精神面貌的刻画是充满反讽意味的,在明褒实贬的叙述中,尽显巴洛克式的铺张和渲染,极富动感、对比以及话语的张力。

44、作者还抓住上层人物放浪形骸的丑态,将他们变相为西木眼中的动物,采用陌生化的笔法,尽写他们的淫欲放浪,怪诞夸张,富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45、总而言之,《痴儿西木传》作为德国17世纪巴洛克文学的巅峰之作,的确尽显其思想意识的丰富复杂和艺术追求的新颖独到。

46、尽管20世纪3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从巴洛克流派和巴洛克风格的角度来分析《痴儿西木传》,但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与批判眼光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痴儿西木传》中巴洛克文学精神内涵的丰富性和艺术探求的多极性。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16世纪德语和从文艺复兴走向启蒙运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