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语常识

100个德语故事注释?见到德国教授用德语注释的

其实100个德语故事注释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见到德国教授用德语注释的,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100个德语故事注释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20多年前,我在欧洲读硕士,同行的还有一位北大文史哲实验班的同学,他去读哲学博士,导师是个德国人。

2、有一天我去找他,见他正在屏幕上奋笔疾书,手边却放着一本《道德经》。

3、我也没打扰他,随手翻开《道德经》,心里纳闷,一个中国人难不成还要不远万里跑来欧洲学习中国哲学?

4、打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里面每一页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更关键的是,这些批注都是德文。

5、后来才知道,他导师是个德国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西方哲学比较,《道德经》是借给他暂用的。

6、了解完他导师的背景,我居然对他的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正好学校鼓励跨学科选修,于是我就选了一学期他的课,内容就是中西方哲学比较。

7、课程中几乎涉及到了中西方所有重要的哲学家,例如他将老子与黑格尔比较,将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将释迦牟尼与叔本华比较。

8、在诸多比较中也包含了张载与莱布尼兹的比较。

9、在国内,人们对张载的了解可能比较少,即便了解,估计也只局限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

10、但在西方人眼里,张载却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11、他的“太虚”经常被用于跟西方的“本体”比较,而他的“德行所知”也经常被用于对比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12、上了一个学期的课,最后要交一篇论文,总结个人对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认识。

13、我的那篇论文就是以张载为切入点,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4、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学期课程,但我却十分明显地感受到了中西方在哲学认知上的巨大差异。

15、西方哲学更注重批判,他们专注于找到不同哲学观点中的差异,并且针对差异进行批判。

16、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他们把批判上升到了至高点。

17、相比之下,中国哲学虽然有批判,但我们最终的目的却是继承。

18、例如孔子说,“述而不作”,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新鲜观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为往圣先贤做注释罢了。

19、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我当时正好就拿张载这横渠四句作了例子。

20、中国经典中除了这四句,还有另外四句,“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话。

21、而在《尚书》中还有四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2、且先不管古文《尚书》是不是伪书,单就影响力而言,经过两千年传承,他已经成了事实上的经典。

23、我们看,中华文化中最提纲挈领的三段话,偏偏都是“四句教”,这是巧合吗?

24、其实要说巧,也不巧,因为这三段话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25、所谓“为天地立心”,是说天地本无心,有了人之后,人有心,天地因为人所以才有了心。

26、而人为天地所立的心就叫做“道心”,简称为“道”,也就是孔子说的“志于道”,当然老子、《周易》也是如此说。

27、恐怕不能这样说,因为这句话只停留在“认识论”层面,并不涉及“本体论”,所谓的“道”,就是人类认知能够为宇宙万事万物建立的那个完美模型。

28、又有人说中国人没有“本体论”。

29、中国人不但有本体论,而且对本体论早有“定论”,叫“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30、意思是本体不可知,所以也不可议论,这就是最终答案,所以中国人不去谈唯心还是唯物,中国人只在“认识论”层面“为天地立心”。

31、所谓“为生民立命”,说的是“人心”,也就是要让人心“居于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帮助人民构建价值观。

32、不具备价值观的人是小人,小人都是墙头草,没有主心骨,“立”不住。

33、只有当一个人构建起了完备自洽的价值观,价值观得出了一个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才叫做“命”,古时候叫“天命”,现在叫“使命”。

34、有了使命我们才能用尽一生去追求,才不会犹豫不决,才不会彷徨不前,才能够“虽千万人吾往矣”。

35、所谓“为往圣继绝学”,说的是“依于仁”,以“仁”为标准,不断打磨个人的价值观,也不断迭代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36、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仁”就是那个方向,就叫“中”。

37、“时中”则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38、所谓“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允执厥中”,也就是“中庸”,这是“游于艺”的目的。

39、中国人的经典从来强调“学而时习”,那个“习”就是实践,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来强调“知行合一”,知了未行便是不知。

40、“中”的标准就是“仁”,“庸”则是“用”,是时时刻刻、千秋万世的“中用”,不实践怎么能中用呢?

41、所以孔子说“游于艺”,不但要具备付诸实践的才能,还要在领域内追求极致,做到“游”,也就是“游刃有余”。

42、唯有如此,才是“君子不器(而无不器)”,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43、我想,正是因为这种“中庸”精神,才让我们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不断微调,从而能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

44、也正是因为我们从中受益,因此才愈发重视“中庸”,逐渐将其作为文明的根,并发扬光大到每一片枝叶。

45、西方的批判精神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它终究只是路径,不是终点。

46、批判不能一味地追求推倒重来,最终的目的还是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文明得到继承。

47、最后导师在给我的反馈中说,你的观点在众多论文中是最独特的一个,我判断你恐怕已经掌握了批判的精髓。

48、至于你说的继承问题,最终也在西方出现了,那就是马克思的“扬弃”。

49、西方哲学从形式逻辑切入,止于辩证法。

50、而中国哲学则由辩证法切入,目前反而在恶补形式逻辑。

51、如此看来,你的论点似乎可以更大胆一些,即便是中西方哲学,最终依然还是会殊途同归。

52、虽然我不同意他对中国形式逻辑的判断,因为中国古代有专门的“名学”。

53、儒家一再强调的“格物致知”,“正名”,其实也就是对概念的定义与分类,映射到西方则正是形式逻辑。

54、但他最后的观点我是赞成的,中西方文明看似走了两条路,但最终还是要汇聚到一起。

55、那时,人类文明高度融合,而我们也终将看到“大同世界”。

56、只可惜,那个学期是这位导师学术休假的最后一个学期,之后他便回到了哥廷根大学,我的这些观点也再没有机会同他讨论了。

57、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关于本次100个德语故事注释和见到德国教授用德语注释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