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德国生活

为什么一定要留学?变局下的教育

未来,留学是拓展世界观的必须。但与此同时,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一定是打通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他们看过世界,更了解中国;他们知道贵族的生活是什么,不发怵,看到社会底层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嫌弃。”

 

01

为什么一定要留学?变局下的教育

越是经济高速增长,人越焦虑

 

 

中国的教育现在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教育中有一种惯性:特别习惯去培养听话、懂事、不惹麻烦的孩子。那些与众不同的、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这种教育里就不太受鼓励。另外,这一代的中国父母在教育方面形成了一种共识——把教育当成了一种军备竞赛,裹挟着整个教育。

 

教育,它不只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和学校的问题,更多其实是在父母这边。但这又不只是家庭的问题,它是个社会问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往往在经济增长最高速的时候,人是最焦虑的一代,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整个社会都很慌、都焦虑,个人很难做到不慌。但是,你要提醒自己慌也没用,你要应对,因为你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社会。所以你得学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的办法,同时不要让自己完全陷入其中。

孩子也是在一个社会里,所以比如说使用智能手机这件事情,你可能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严格,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导致孩子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他们没有共同话题。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跟别人比较一样,但在这个比较一样区间里,你只要能够做得跟别人不一样,其实腾挪的空间还是蛮大的。

02

高考绝不是终点,而是真正的起点

 

高考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起点。

 

我们的孩子难道不努力吗?

15岁之前,全力备战中考;18岁之前,全力冲刺高考,每个年龄段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直行走匆忙在备考的路上。但事实发现,很多孩子在千辛万苦步入大学后反而更加迷茫,开始颓废。因为高考结束了,他没有目标了。

 

18岁之前他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单一—就是高考,考上一所好大学,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几乎就像一张白纸,最终获得的学历并不能成为走出校园之后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这是令我们焦虑和揪心的问题。

 

未来的变化太大,各方面都是变局,孩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才是他独立生活刚刚开始,离他具备应对社会的能力还相差甚远。

 

未来将会有4亿岗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再加上社会变局的风险,我们下一代所需要的生存技能和我们这一代会有很多不一样。

 

以后将不分白领蓝领,那些能够被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都会被替代。比如,原来蓝领工人搬运大件的工作,现在基本全都被机器替代;白领行业中,类似填写纳税表、做证券分析等可以被标准化的东西也都会被替代,所以金融行业就业趋势也在走下坡路......

 

因此,高考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起点。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

03

中西的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

 

 

其实教育就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就是一个:怎样能更好地激发兴趣

 

中国教育强调的是“有一些东西你如果不刻苦训练你是没兴趣的”,比如练钢琴、小提琴都会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过程,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居然能玩了,有自信心了,继而产生了兴趣。而西方教育强调的是“给你充足的自由和时间,你自己摸索出兴趣”。

 

但问题在于,这两个模式都可能出问题:中式教育如此不断地练习,有时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同样西方那种给孩子充分自由,他可能就变懒了,也不会有兴趣。

 

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才会有兴趣,有的孩子适合给他压力他会更有兴趣,因人而异。其实用压力还是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方式能够让他找到内心的召唤,找到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会不断地产生内驱力让他前行,他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

 

综合来看,亚洲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可能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结合中西方教育之优点,摒弃中西方教育之缺陷。

 

中国教育通过不断训练,可以训练出刻苦、吃苦的精神,这都是挺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我们训练的许多东西,比如刷题海战术等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后,拿到那张录取通知书只是一个开始,在真正的职场中,这些东西都是用不上的。

 

所以,面对变局我们需要的实际上是应对现实的能力,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识别人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等等。

 

04

未来成功的一定是

能够打通各社会阶层的人

 

 

要先观世界,才能有世界观。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名校之后,再处处向上攀,将来就能够出人头地。他们可能有努力向上的情结,让孩子只去接触比自己更高的社会阶层,但是不去看别的事情,但到最后你很可能既够不上更高的阶层,也忘了自己原来的阶层——按照这种培养方式,只能培养出来很多未来职业地位岌岌可危的中层,是培养不出来领袖人物的。

 

事实上,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成功的话,一定不止是拥有学历这块“敲门砖”,他一定是能够打通各个社会阶层的人。

 

当他看到贵族的时候,他知道贵族的生活是什么样,丝毫不发怵;当他看到社会底层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嫌弃。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是有义务去了解那些跟你不一样的社会阶层的。

 

 

·  给特别焦虑的家长推荐《特权》这本书,作者是美国最顶尖私校圣保罗中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又回到圣保罗担任老师。在这所中学里,有一批美国顶级精英家庭的孩子,也有来自中产阶级和弱势群体中的非常聪明的孩子。

 

最可怕的世界观,就是还没有见过世界的“世界观。”

 

改变对于出国留学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学历滤镜,走出国门的目标不是要把自己同化成某国人。而是,学会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双语人,更是一个双文化人,可以随时切换两个文化体系。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我判断意识,更加坦然从容地去面对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思考。

 

05

谁先觉醒,谁先获得“先行者红利”

 

 

现在的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教育,但问题是视野太窄。因为从自身的经历和视角出发,他确实不知道未来的孩子会遇到什么,他以他的生活经历去教育孩子时,给孩子想的出路也都非常窄,渴求安稳,未来基本就是两条路径:考研和考公务员。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有时候会堵死孩子的很多路。

 

你必须要知道,未来孩子的成长期会比我们想象的时间长很多,不应该把孩子成型的时间只槛定在20岁,而是预测他未来很可能直到30岁、40岁才会成型。作为家长,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支持孩子。

 

我们教育焦虑,很大的原因是“这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说啥都没用”,这种情况下,谁先觉醒谁就能获得“先行者红利。”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关键就在于“你敢不敢”。如果大家都用一个办法的时候,是没有超额利润的;如果你敢于走一条另外的、不一样的路,你比别人醒得早,你更有胆量,有从容的心态,就有了教育上的“特权”。

 

出国留学,其实是提供给孩子更多一种可能。让孩子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价值的回报。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